抓住端午节这一教育好时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6-0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又到端午节,各地端午活动层出不穷,赛龙舟、挂艾菖、放纸鸢、沐兰汤……虽然各地习俗不尽一致,但传统文化氛围,仍维系着中华民族如一的文化精神。

    每到这一天,各地食堂常常会推出平时不太容易见到的食品:粽子,一种浓浓的节日味道随之弥漫开来。为什么只不过是一份小小的食品,就能让人感受到节日的氛围?这是因为这份食品背后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文化基因里,见到它,那种文化基因就活跃起来,激发起我们内在的人文情感。这是历史和传统对个体在现实中产生的精神影响。

    丰富的传统文化通过传统节日的承载得以保存和流传,这是一份珍贵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财富。可以说,传统节日已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个追忆先贤、提高民族文化自信、激发民族精神的重要形式和契机。对教育来说,尤其如此。而通过传统节日对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更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让孩子了解历史、珍惜当下的极佳的教育时机。学校和家庭应有教育设计意识,通过这一契机在学生中弘扬传统文化,让学生获得知识的积累和文化的熏陶与传承。

    如何利用节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如何进行传统教育设计?家校如何进行分工合作?教育的目标是什么?教育者在进行教育设计前首先应当找到明确答案。以端午节为例,端午节是最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核的传统节日之一,无论其起源如何,这一节日历经千年,蕴含了包括爱国主义在内的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端午节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不可能通过一次教育设计就一股脑地塞给学生,而是要通过适当的形式,将适合的内容融入到不同年龄段的教育设计之中。

    节日的教育设计,总体上应当以参与为主,知识灌输为辅,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要有所侧重。家庭教育要偏重于参与,让孩子成为节日的主体。在去年的端午节教育设计中,我让11岁的女儿参与包粽子,挂菖蒲,煮大蒜。她高高兴兴地参与其中,同时也好奇地询问为什么要做这些。让孩子产生好奇心,正是教育设计的关键环节,此时向孩子讲述节日的来源,讲述这一节日中的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主要事迹,甚至讲一讲家里多年来过这一节日的趣谈逸事,孩子会非常用心地去体会。一年两年,一次两次,传统节日就会渐渐成为孩子的“乡愁”。

    学校教育设计则应注意节日内核的升华,让学生从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让文化精神生根发芽。看过不少学校的端午节教育设计,无论是讲故事说风俗读诗词,还是深入讨论历史人物的爱国情操,都抓住了端午这一节日的内核和其中的文化精神。在家庭教育以参与亲历为主的基础之上,再通过学校对节日内核的升华教育,可以为学生播下了传统文化精神的种子。

    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弘扬传统文化的工作,从教育设计实践层面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困难,真正的困难在于时刻保持教育设计意识。相对而言,学校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在传统节日的文化教育设计上更有持续性和专业性,而家庭的教育设计意识则要淡薄不少,以至于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的相关教育设计。针对这一问题,学校教育设计应注意对家庭教育的引导,在传统节日教育设计中,以家庭作业的形式引导家庭将过节与传统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传统文化教育上的无缝对接。

    (作者系媒体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