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助携手心连心 民族教育一家亲
党的十九大以来,民族教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坚持把教育作为民族地区抓团结、抓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始终“优先发展、重点支持”民族教育。依托东中部和西部较发达城市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加大内地培养少数民族人才力度。
实践证明,举办内地民族班是中国特色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伟大创举,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的生动实践,有力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切实增强了党的感召力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为加快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
近日,笔者来到了辽宁省示范高中沈阳市翔宇中学——一所拥有6500名师生员工的寄宿制学校,亲眼见证了这所学校亮丽的风景——民族教育。
2008年7月,青海省教育部门下发红头文件,即青海省教育部门“关于做好2008年内地重点高中在青海招生工作的通知”,委托沈阳市翔宇中学培养三江源藏族学生,此文件抄送国家教育部门民教机构、辽宁省教育部门等相关部门及招生学校。自此,拉开了翔宇中学民族班的序幕。
截至目前,在校青海省三江源地区学生1026人,分别来自青海省青藏高原腹地玉树州和果洛州。11年来,翔宇中学为青海藏区提供了3000个高中学位。该校共115个教学班,其中民族班19个,所有班主任都精挑细选,具备爱岗敬业、勤勉奉献、严爱相济的特点,班主任在上岗前都进行了严格培训,了解藏族文化特色、民俗风情、宗教信仰、饮食习惯、地域特点等,能迅速与学生沟通。为全力保证藏族班的教学质量,翔宇中学优选了97位授课教师,其中各学段教学主任赫然在列。
这些十五六岁的三江源孩子,远离家乡,没有父母的呵护,没有亲友的关心,翔宇中学全体教职工承担起关怀、教育的重任,让这些高原孩子在校期间能够得到全面的学习和成长。
用韩丹校长的话说,承担了内地民族班就选择了奉献、选择了坚守。她曾25次到达青海省,6次到达玉树州,6次前往果洛州,面对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气候和环境,面对高原缺氧,忍受了各种身体的不适。但因为工作需要,因为责任,因为民族教育情怀,也因为不能辜负青海省教育部门和玉树州果洛州教育部门的信任,为回馈民族教育的一份承诺,她坚持至今。
大爱育人
家是什么?是阳光,给身心温暖;是绿洲,给生命希望;是灯塔,给灵魂指路。
内地民族班的孩子为了求学,离家几千里。身为教师,首先要给他们一个家,也必须给他们一个家。可孩子不是吃穿不愁就能拥有安全感,不是参加几场活动就能产生归属感。这个家必须有家长、有关怀、有爱,而这个家里的爸爸妈妈,更不是孩子们能轻易叫出口的。
2018届毕业生曲杰在毕业晚会视频中含着泪水说:“罗老师,我就要毕业了,我想叫您一声‘爸爸’!”在场的师生无不为之动容。曲杰是孤儿,在翔宇中学,她第一次过了一个有蛋糕有蜡烛有歌声的生日,而这个生日是罗爸爸精心为她准备的。罗文龙老师在接班之后得知她的身世,便用心给她一份温暖,除了给她买学习用品买衣服给她零花钱,还接她到自己家,与爱人孩子一起给曲杰包饺子,与她聊家常,这份实实在在的家庭温馨让曲杰终生难忘。
而2019届毕业生索南求措更是把班主任许男老师认定为自己的“爸爸”。在她即将高考时,父亲因病去世了。家人为了不耽误她的高考没让她回家。一方面忍受着巨大的悲伤,一方面顶着升学的压力,索南求措感觉自己要崩溃了,而许男老师按照藏族的习惯,在沈阳市找到了一家藏传佛教的寺庙,和藏语老师一起开车带着她到寺庙去点酥油灯,转动转经筒。回到学校后又为她找到一间空教室来祷告,每一天都给她买好吃的……有了“许男爸爸”的守护,索南求措安然地度过了人生一段痛苦的时光,顺利地完成了高考。
虽然人们常说“血浓于水”,但如果水里含着爱,这份沉甸甸的浓烈似蜜甜,比酒醇,胜花香。这就是大爱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翔宇中学民族班教师有时胜似父母。因为有理性的爱,宽严相济;有感性的爱,大爱无声。
改变从点滴开始
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向往成功,可什么是成功?忠于自己热爱的事物,是成功;不断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是成功;改正缺点,端正人生态度,也是成功。
藏族学生初来乍到,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与校园里汉族学生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恐惧感和自卑感,也产生了一些复杂的心态。为了改变他们的现实状况,王成宏老师在学生中间开展了“四小”教育活动,即“改掉一个小毛病,学会一个小本领,养成一个好习惯,取得一点小成绩”,并在班级实行量化考核,推行了自习课“六不准”。他还充分发挥学生们的自身优势和特长,如:教汉族学生一句日常藏语,但也要从汉族学生那里学习一句东北方言;为汉族师生表演锅庄舞;举办藏语硬笔书法活动和藏语诗会……这些举措拉近了同学之间的距离,增加了他们的相互了解,促进了同学间的友谊,短时间内使这些藏族孩子在校园里获得了存在感、自信力、自豪感和幸福感。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给学生一个抬抬脚就能达到的“小目标”,用目标记录和鞭策孩子们的成长。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就没有孩子们一点一滴的进步。倾听一朵花开的声音,需要教育者弯下腰来,静静地等候。
每逢节假日,学校都组织民族学生的参观活动,了解沈阳,熟悉汉族文化,所有班主任和分管领导都住校,陪伴学生过节并度过休息日。藏族学生在艺术节、体育节都表现出非凡的民族特质,并每年代表沈北新区参加沈阳市中学生文艺汇演,成为汉藏文化的传播者。学校的格桑花合唱团演唱的《瑶山夜曲》在2018年沈阳市民族学校文艺汇演舞台精彩亮相并荣获二等奖,为本次汇演增添了浓厚的民族风情,真情演绎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绚丽画卷。
何以为师
在翔宇中学走访期间,韩丹校长讲述了诸多催人泪下的故事,不禁让笔者感叹一句:作为三江源班的老师,可谓甜中带酸,酸中有泪,泪中含笑,五味杂陈。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这是寒假沈阳开往西宁的火车,班主任李庆华老师护送她的112名学生乘车返家。夜已深,学生们沉浸在梦乡里。而李老师却依然巡视于火车车厢过道,久久无法静心,内心时刻牵挂着家中即将临盆的女儿。在她途经北京时,女儿已经进了产房,一直没有消息传来。不久,电话响起,正是女儿,李老师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妈妈,母子平安,你不用惦记了,一切都很好。”“好,好,好……”李老师再也忍不住,泪水流下来,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平静下来,李老师打通了韩丹校长的电话,汇报护送孩子的情况,顺便提了一句女儿顺利生产的事。“什么?你女儿生孩子?那你知道这几天是预产期,怎么不和我说一声?哪有妈妈不在身边的!我可以安排别人护送啊!”韩丹校长着急地连连发问。“没事儿,家里还有别人,可学生们必须得有我。”韩校长哽咽了。
做了两年的三江源班的班主任,李老师早已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她逢人就讲:“我有112个藏族儿子和女儿!”
谁不爱自己的家庭?谁不愿意累的时候躺下来歇一歇?只是,顾了“大家”不得已才舍下“小家”。守护是烦琐的、劳累的,但内心是充实的、幸福的,因为她见证了学生们的成长,宛如园丁亲眼看着自己种植的小树渐渐长大。这样的故事在翔宇中学还有许多许多,三江源班的教师们用真诚的爱谱写出美丽的歌谣。年复一年,花开花落,尽管工作时那般辛苦,但当累了、倦了,抬头仰望,满天繁星宛如一个个晶莹的梦,而教师们,就是造梦者。
情牵一处
广大三江源学生积极融入沈阳新家乡,融入学校大家庭,涌现出许多表现突出的优秀学生。11年来,翔宇中学有8届毕业生全部升入高等院校,尤其2015年翔宇中学玉树毕业生的本科率达到60%,刷新玉树教育史,2018年翔宇中学玉树籍达哇才仁同学摘取了青海省藏语理科的桂冠,果洛籍才本多杰和义西卓玛分别夺得青海省理科第二名和第五名的好成绩,在青海异地民族班的历史上再次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2012年的玉树家长不会忘记,那年翔宇老师来藏区开家长会,家长们围在帐篷周围,一夜都没合眼,就是要用守护表达对老师们的爱戴和感激。
2014届学生不会忘记,毕业前最后一个晚自习,82名藏族孩子齐刷刷地跪倒在教室里,长跪不起,那跪拜礼是对恩师和学校至高无上的感谢与不舍。
2018年的高考陪考老师不会忘记,一到玉树,无数条洁白的哈达拥了上来,挂在老师们的脖颈上,那是藏族人民最质朴最真诚的欢迎!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民族教育是神圣的事业,翔宇中学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倾情致力于教育教学工作,以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严谨负责的作风从事民族教育工作,以执着不懈、坚韧不拔的意志,倾力做好本职工作,出色完成内地民族班的责任担当。在翔宇中学,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已经一步一步变为现实。用情教育学生,用爱关怀学生,用心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理念造就学生是翔宇中学永恒的追求,“完美自我,善待他人,服务社会”是翔宇中学的办学理念,“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是翔宇中学崇高的使命。全体翔宇人精诚团结,凝心聚力,敢为人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创造翔宇中学更加光辉灿烂的明天。(代果 江山)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