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均衡是实现内涵均衡的基本保障
当我们在资源、师资、管理均衡上不懈努力的时候,当我们呼吁并提出建设性的均衡发展之策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想到课程均衡。课程均衡是实现均衡发展的基础性保障,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马得清
当下,由于主要受统考与分数排名的影响,不少学校的课程均衡正受到不同程度破坏,这种情况应引起高度重视。在区域教育发展中必须充分重视课程均衡的建设,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可能保持健康,义务教育均衡也才能在内涵发展层面得以保障。教育均衡发展推进至现阶段,此事再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要靠什么?国家课程计划的全面实施无疑是基本保证。如果课程的系统性遭到来自并不科学的管理、考试、评价制度的干扰,课程的完整性将被打破,学生的全面发展只能成为一句空话,必须把课程从应试教育的歧途上拯救出来。
在不少地区,导致课程失衡的原因有很多,师资短缺、学科教师难以匹配、开设相应课程的硬件不足以保障,等等。但是笔者认为,课程的失衡更多的与教育的过分功利化有关。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管理仍然过于倾向于政绩型。当不少学校的音、体、美、信息技术等课程逐渐丧失与语、数、外、理、化、生等课程本应平等的课程地位时,相关的教育管理者并未采取严格的干预措施,督促学校改正。难道是因为这些课程不重要?不,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语、数、外、理、化、生等课程是统考课程,这些课程的成绩决定着教育管理者的实际政绩——学科平均分是不是上升了,升学率是不是提高了,考入重点学校的人数是不是增多了。其极端表现就是,每到中考,一些学校就采用所谓的“盯人战术”,把抓分数落实到人头,而他们何曾对音体美等课程采取过如此激进的战术?
虽然不能把课程失衡的原因归因于教育管理,课程失衡和整个社会环境紧密相关,但是教育行政部门有责任尽快扭转当前失衡的局面。如果不能从实现内涵均衡的角度出发来对待课程问题,上述课程被边缘化的问题将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当我们在资源、师资、管理均衡上不懈努力的时候,当我们呼吁并提出建设性的均衡发展之策的时候,我们必须要想到课程均衡是实现均衡的基础性保障。毕竟,学生的全面成长要靠课程,没有课程均衡为基础,相应的均衡举措再多也难有实际意义。
这是因为,我们投入了巨大财力与精力,孜孜以求的义务教育均衡,其归宿点是区域内所有学生都应享受到相对一致的优质教育,都能得到相对一致的全面发展。成人、成才都需要来自课程的全面滋养。
落后的政绩管理模式和反科学的分数指标评价方式一直在严重地破坏着课程均衡,并塑造了畸形的课程管理观。是改变的时候了!
(作者单位:甘肃省兰州市第十中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