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大系统缺位知多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陈宝泉

  据报载,武汉市的高校毕业生可免费享受3次送岗位上门服务。全市将对2012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摸底调查,建立信息库,给有就业需求的人员提供至少3次以上就业机会。帮助大学毕业生就业需要全社会通力协作,武汉市的做法可谓深入细致。高校毕业生尽快就业、高质量就业既是社会发展基础之一,也是教育、企业、政府各负其责、深层次分工合作的结果,还反映社会文化的进步程度。这里面有若干问题需要分析。

  毕业生的当年就业率反映高校办学方向是否对路与培养质量高低,也受供求关系、经济形势影响。高等教育经历大发展,单一学科领域的院校纷纷变身综合大学,众多院校增设新专业、涉足新领域。如果新专业的上马未经充分调研、论证,缺少相邻强势学科专业的支撑。比如缺少有实力的中文、法律、经济、历史专业的支撑,“横空出世”的新闻、传媒等专业,被行内人称为“孤岛专业”,就很难培养出有竞争力的学生来。走出计划模式,许多新专业不具备行业背景。教师不了解企业,学生缺少能力训练与实践锻炼,教育与行业文化脱节,“不接地气”,毕业生自然不受欢迎。高校的办学、招生需要关注就业市场,但是权威的就业市场信息谁来提供?在政府、社会的职能不够时,高校的专家、学者能否组织开展就业市场调查与信息发布?要知道这项工作比搞一些大学排行榜更有意义,更体现能力、水平。

  企业的重要社会责任之一就是襄助教育为行业、社会培养高素质新人。有专家指出,工业国家的企业、行业协作组织这点意识很强。尤其是大企业,都积极资助教育、与高校开展协作、组织实习,责无旁贷。大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300人,可能自己仅需要150人或更少,其中有选优的意图,也有为全行业培养人的意愿。小企业财力、岗位有限,可能用几个人就提供给几个实习岗位,或者“搭便车”——只接收毕业生。专家指出,国内的行业、大企业有这种责任感的不多。许多大企业也“搭便车”,甚至抱着对社会“捞一把”的心态,不仅不出钱出力,还在招聘时打出“只接收有工作经历者”的招牌。对于这些行径,应修订劳动就业法规,给予制约。

  更重要的还有社会文化。我国的独生子女已进入第二代。对子女过度娇惯、过度保护、过度替代的倾向由城市向乡镇扩展。有媒体报道,湖北某镇一男生离家上学,妈妈竟给准备了30双袜子,还约定一个月后到学校为儿子做“总清洗”。而中学对学生的期望也是笼统的考高分、上名校,并没有兴趣志向的培养。这一倾向也在向高校蔓延。许多高校错误理解“高教大众化”,再加上教育外部的诉求,把大学生仍作为未成年人来对待、施教,放松对学生学业、操行的要求,淘汰率极低。实习、实践不是真刀真枪地体验、锻炼;只是一味地在改善食宿、提升安全呵护上下功夫,似乎把学生照顾好就万事大吉了。有专家认为,这种“抱着走”的培养模式会使毕业生走上社会、面对竞争时落差很大,难以适应。职业研究专家指出,市场机制成熟的工业国家,对年轻人的培养从小就强调自立自强,并给予孩子建立自己的兴趣、志向乃至职业准备以指导和空间。接受高等教育只是其中一段。学业结束后还要求年轻人依志趣选择单位从“根上”做起。比如想当厨师长,不妨从洗碗工、杂役做起。保证饭店的卫生安全、清理仓库、给主厨打下手这些活都很重要,也受尊重。粗活细活都干一遍,才能真正了解企业、了解行业,才能得心应手,产生创造的智慧。成熟的工业社会不主张小孩子在学业上过度竞争,“吃得苦中苦”,提倡儿童快乐成长,但是要求成年人特别是年轻人勤奋、敬业、吃苦耐劳,鄙视投机取巧。社会也不提供很多可乘之机。

  高校的扩招给更多年轻人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机会。但是一项工作取得突破后,其他各项工作包括社会机制的改革调整、社会意识的更新要跟上来。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如此。双向选择无疑是就业制度的一大进步,但是家庭、学校、社会要增强下一代自立自强的意识和能力。平心而论,毕业生如果就业还要别人上门送机会,那么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成功吗?能说他是个人才吗?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