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刚性标准 完善工作体系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2-12-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重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近年来,在市教委的领导下,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不足:一是组织领导不足,二是师资、经费不足,三是教研、科研不足,四是均衡发展不足。我们以为这些问题在各地不乏共同性、普遍性,我们试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制度

  期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和学校领导要切实加强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并结合一定时期和阶段的重点工作、突出问题在方向上予以引导。

  1.加强机构建设。建立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规划、教研机构具体指导、中小学校积极实施的“三位一体”的工作保障机构。具体而言,教育行政方面要有领导和机构具体负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整体规划、督导评估;各级教研机构要配备专(兼)职人员,展开专题研究、帮助指导中小学校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小学校要建立健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制度,切实做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加强制度规范。教育部应尽快修订完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或出台新的指导性文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和切实可行的制度,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性质定位、机构设置、师资要求、课程建设、经费保证、考核评估制度等。

  3.加大经费投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研科研机构和中小学校,要切实履行各自的职责,加大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经费投入。

  (二)加强队伍建设,保证必要投入

  1.专才引进,持证上岗。有条件的区县教研机构和中小学校,要尽量引进心理学或教育学专业毕业,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担任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或教研员,逐渐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师资的专业化水平;有条件的地方应该要求持证上岗,并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考评认证。

  2.加强培训,提高师资。首先,要加强包括学校领导在内的全员培训,增强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掌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其次,要加强对团队干部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指导他们在具体工作中自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增强他们的信心和能力。再其次,全员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鼓励全员参与,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

  3.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一是要建立心理健康教育专项经费,保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软硬件投入。二是加大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投入和工作补贴,以提高心理教师的积极性,减少心理教师的流动性。

  (三)加强教研科研,促进专业发展

  各个区县教研科研机构要积极加强本地区中小学师生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状况的教研与科研,准确把握所辖区域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态势,组织开展切实有效的教研活动,收集资料,分析问题,总结经验,推广优秀成果和先进案例,为中小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及时的专业引导和切实的技术指导。要鼓励和引导广大中小学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教研与科研,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四)加强多元互动,推动均衡发展

  首先,各中小学校要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的规定和要求,按照“积极推进、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积极努力自主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其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机构要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薄弱的学校给予更多的关注、支持和倾斜。一方面,加大经费投入和基本设施设备的配备;另一方面,均衡合理配置心理健康教育专门人才。再其次,鼓励并引导不同学校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资源共享,如:采取“手拉手”帮扶的形式,以高中、职中带动初中、小学,城市学校带动农村学校的方式,均衡教育资源。多元互动,缩小各级各类学校间的差距,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谐开展。

  (王纬虹系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杨军系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参加本次调研的人员还有褚建和、何云山、冉霞。)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