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日记”谱写家校共建新曲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7-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据央广网报道,来自于南京市科利华中学紫东分校的葛盛老师最近火了。这位出生于1992年的“90后”,花了4年时间,利用假期时间,陆续走访了近100名学生的家庭,总行程达2000公里。这个用心的大男孩将每一次的家访过程,都记录下来,形成近10万字的“暖心日记”。不少学生感到这位班主任特别亲近,而亲昵地称他为“葛大爷”。

    在不少人眼里,家访这一传统的家校联通方式,在微信、QQ等通讯工具不断冲击下,变成了简单易行的“网络访”“电话访”。因空间距离而造成家校之间的联通困难与协作障碍,正在被技术不断克服和超越,但彼此的心理距离却没有拉近。

    家访以传统的方式回归,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一方面,传统教育下的经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依然奏效。这一点,可以从社会、家长、学生对家访的普遍态度中得到印证。浓浓的师生情谊不是隔着手机屏幕可以建立的,对于教育来说,即时通信恰是某种形式的阻滞,符号化、面谱式的例行沟通(如在微信群中发布通知等),替代不了家访的人情味。

    另一方面,对社会来说,教师通过实地走访家庭,尤其是大规模、长时间、成系统的坚持,可以在公共舆论、文化心理、情感认识等各个方面,起到某种促进、谅解或缓冲的效果。当社会发现教师除了在校园里坐而论道,还能走进社区、街道、乡村,传播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达成家校间最普遍的价值追求和心理认同,那么,无论是教育的长远发展,还是当下实境中的绩效、反思与改革,都将大大释放压力,得到更有力的支持和推动。

    尤其还得点赞的是,葛老师的家访日记,让平平常常的家访成为了师生成长、家校共建的宝贵见证。让成长看得见不是一句空话,一个都不能少也不是一句口号。我们可以体会,当教师远行20公里而来,花上一天或半天时间,只为了聚焦某一个家庭、某一个孩子,开诚布公地聊一聊学习、生活、情感,怎会不被大家所尊敬?在一切讲究效率的今天,一个傻傻的“葛大爷”居然用4年时间去一家一户地走访、记录和陪伴,这份稀缺的傻劲,又怎能不感动万千网友?

    当然,家访也应在传承中进行创新。比如,家长要是常年不在家,或者孩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不愿与家长沟通,怎么办?透过“葛大爷”的暖心日记,我们了解到,针对上述情况的学生,他选择用行走南京的集体出游方式替代家访。家庭是社会的细胞,而社会也可以看作是一个更广泛意义的家庭,在这个天地中锻炼孩子的才干,形成做人、笃行、求知的一箭三雕,不正是家访的初衷吗?

    真正走进学生内心是“葛大爷”暖心日记中的核心理念。身处万物互联的大数据时代,最需要的恰恰不是物质,而是心理层面的互联互通。只要走入孩子的内心,站在教育事业的初心,家校共建就能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作者系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