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吉林:一生献给儿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7-2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和孩子们在一起,李吉林成了一个“长大的儿童”。资料图片

    她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情境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

    她是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

    她说“我不是农民,却是一个播种者;我不把谷子撒进泥土,却把另一种金色的种子播在孩子的心田上”。

    2019年7月18日,她告别了钟爱的儿童教育,走完了81年的不凡人生。

    2019年7月18日15时08分,中国情境教育创始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著名儿童教育家、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因病医治无效逝世,走完了她81年的不凡人生。

    李吉林做了一辈子的小学教师,曾经16年担任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她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和时代气息的情境教育理论和实践体系,成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面旗帜。2014年,她获得全国首届“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受到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我不是农民,却是一个播种者;我不把谷子撒进泥土,却把另一种金色的种子播在孩子的心田上。”李吉林把一生献给儿童教育,忠实地守护着自己的园地。

    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李吉林,共同追忆她的教育人生……

    爱与信仰,写就儿童教育人生

    “我仍然像儿童一样,常常睁大眼睛看着这多彩的世界,用儿童的心灵去感受,去体验,心里想着许多问题……我常常就是这样,像孩子般怀着一颗好奇心去设计教学,童心帮助我想出许多好办法。”这是李吉林在散文《我,长大的儿童》中的自述。

    1956年,刚满18岁的李吉林走出江苏南通女子师范学校,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走进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以下简称“通师二附小”)的前身女师附小。1958年,她便小荷初露,被江苏省教育厅邀请参与小学语文教学参考书的编写。4年后,她的身影又出现在全省小学语文教学座谈会上,颇有新意的发言赢得了许多专家的赞许。

    “怎样把孩子教聪明”,这是李吉林第一篇论文的主题,也是她从教之初思考最多的问题。

    上世纪70年代末的语文课堂“单调、呆板、低效”,限制着儿童的发展。怎么让课堂丰富、生动起来?1978年秋季开学,李吉林向通师二附小时任校长周琪提出从一年级教起、不走轻车熟路、弄清小学语文的来龙去脉,获得了周琪的支持。

    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李吉林怀着满腔热情投身到教育改革的热潮中。她苦苦求索,从外语教学中的情景联想到中国古代文论的“意境”,从《文心雕龙》“情以物迁,辞以情发”等论述中得到启发,抓住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把儿童带出封闭的课堂,让他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走进五彩缤纷的社会生活画卷。

    于是,小河旁、田埂上、树丛里都留下了李吉林和孩子们的身影。孩子们像小鸟飞出笼子,呼吸着广阔天地里清新的空气,睁大眼睛看着这美妙无穷的世界。日月星辰、春夏秋冬、冰雾雷电,还有美丽如画的山川田野、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光怪陆离的鸟兽虫鱼,都成了孩子们最生动的教材。“没有童心,当不好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引领儿童成长,李吉林成了一个“长大的儿童”。

    按照当时的教学进度,一年级学生必须用整整60天反复学习拼读拼音字母,想识字的孩子就是识不了字。要改变,得靠教师主动创新。李吉林决定“提早起步,提高起点”,她“出手不凡”,做了现在许多教师想做都不敢做或懒得做的事——给学生编写补充教材。她拿起钢板、铁笔刻写规范的汉字,将油印的补充教材印发给孩子们。

    需要教具,她自己找材料做;需要演示实物,她自己掏钱购买。李吉林的一名学生还记得,小学语文课文里有一篇《你会爱上图里河的》。对于生长在江南水乡的南通人来说,文中描述的大兴安岭实在太遥远。“李老师上课时带了4幅关于图里河的画,随着李老师的生动讲述,图里河美丽的山、水、森林、溪流、花草好似就在眼前……”直到几年前,年至花甲的一班学生在李吉林家中聚会时,仍能异口同声地背出这篇课文。

    开放的教学给语文课堂带来了无限生机,李吉林把学习语言与发展儿童思维结合起来,效果显著。热烈的学习情境,常常让课堂进入沸腾,让孩子走向忘我。打铃了,孩子们不肯下课;写作文,孩子们不肯搁笔……这些变化给了李吉林开风气之先的胆量和自信:“我自己也没有想到,语文课还可以上得这样精彩,我和孩子们共同沉浸在美的教学情境中。”

    此后,李吉林创造性地让艺术走进语文教学,把课文知识镶嵌在美的情境中,以“美”唤起“情”,增强学习的驱动力,让儿童学得既快乐又高效。

    1980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通师二附小二年级实验班学生写的《小学生观察日记》;同年,《人民日报》用半个版面发表了学生们的作文,还加了编者按,充分肯定了李吉林的探索;不久后,《人民日报》头版“实干家”专栏以《用心血催开智慧花朵的李吉林》为题,报道了李吉林热爱儿童的动人事迹。

    “一切为了儿童”,这是李吉林教育理念的核心,也成为她理论研究的基石。绵延半个多世纪,在与儿童教育相伴的一生里,儿童在她的心中始终有着特殊的意义——不仅仅是教育对象、研究对象,更是智慧的源泉、心灵的寄托。在她看来,整日和人世间最稚气的儿童生活在一起,是最大的幸福。

    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李吉林首先想到的,还是牵挂一生的儿童。

    今年4月初,李吉林因病必须住院接受治疗。作为全国知名的教育专家,她本可以去北京、上海或者南通当地治疗经验更加丰富的医院,但她没有犹豫,第一时间选择了和通师二附小、和孩子们仅一墙之隔的南通市中医院。住院当天,李吉林提出的唯一要求是:“病房要朝向学校,让我能看到孩子。”

    据相关病区的医生护士回忆,李吉林住院后,每天早上都要打开窗户,聆听窗外孩子们上学时的熙攘声,聆听学校上下课清脆嘹亮的铃声。听到动情时,她会慢慢从床边站起,看看她最牵挂的儿童。她曾和自己的徒弟聊天说:“我在这里能够看到你们。当我看到你们在伏案工作,看到孩子们在开心玩耍时,我就放心了。”

    “我深感,是儿童,是童心给了我智慧;我深感,爱能产生智慧,爱与智慧丰富了人生。”这句李吉林生前常说的话,也成为她一生的注脚。

    63年求索,推开情境教育大门

    “你应该形成自己的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以至理论体系!”1980年,在一次学术活动中,我国著名苏俄教育研究学者、翻译家、教学论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杜殿坤在看完李吉林提交的参会论文后,主动跑来找她。

    这句振聋发聩的话,为李吉林点燃了希望的火种。她如饥似渴地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做了大量读书笔记和卡片。持续的思考、实践、学习、概括让她逐渐认识到,儿童“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是让世界呈现在他们面前的过程,同时也是让他们进入世界、进入社会生活,进而渐渐长大的过程”。

    1987年,李吉林创造性地提出“把儿童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发现儿童学习的秘密。她认识到优化的情境能促进儿童情感和潜在智慧。为了儿童的发展,她将情境教学拓展为“情境教育”。

    情境教育发源于语文学科,却并没有就此止步。思想品德、数学、科学……李吉林将语文情境教学中探索出来的儿童学习规律,提升为各学科适用的一般性规律,并提出了情境教育促进儿童发展的“五要素”。此后,她又引导各科教师把“五要素”与学科特点、儿童特点结合起来,提炼出各科情境教学的要素和原则。

    此时,情境教育的基本学习观在李吉林的脑海中逐步形成。她提出“学生是学习主体”,并把“为了儿童的学习和全面发展”作为情境教育的根本理念和最终目标。在操作层面,她提出“创设亲、助、和的人际情境,缩短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距离及学习者之间的距离”,强调师生在共同的学习实践活动中形成共通体验与合力,强调情境在沟通新知识与学习者经验、兴趣、先前知识中的重要作用。

    课程是儿童学习内容的载体。李吉林把开发情境课程作为目标,希望情境教育借课程走向大众化。

    她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不断改革、完善,开发出核心学科课程、主题性大单元综合课程、幼小衔接过渡课程和野外教育课程,构建起开放、多元的情境课程结构。

    李吉林的探索是谨慎、扎实的。1978年到1996年的局部课程实践,她直到2000年才作出回顾和梳理;2002年,她进一步根据情境课程内容提出了“五大操作要义”;直到2007年,她才完成情境课程的专著——《为儿童的学习——情境课程的实验与建构》。前后过程跨越了近30年。

    李吉林坚持“把学科课程与儿童活动结合起来”,弥补了杜威等“活动课程论”过于强调经验和缺乏知识学习系统性的缺陷。

    主题性大单元课程不仅为学科的综合,而且为德育的全覆盖找到了突破口。李吉林对情境德育提出:以“美”激“爱”、以“爱”导“行”、以“行”养“习”,强调以道德情感驱动道德行为,使长期以来抽象的道德教育变得生动活泼、有实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