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研究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8-2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重要推手,也是世界近现代史形成发展的决定因素。然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的同时也带来国际分工的异化、世界经济发展差异程度逐步加深、不同国家和民族矛盾日益扩大、恐怖主义泛滥、难民危机迭生、局部战争不断等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人类共同面对与应对,需要我们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出发并结合当代实际,创建更加合理的国际治理体系。

    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路。2015年3月2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迈向命运共同体 开创亚洲新未来》的主旨演讲,提出了“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主题。2015年9月28日,习近平主席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7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题为《携手构建合作共赢新伙伴 同心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讲话,强调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了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针对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出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共赢共享。

    人类命运共同体,将是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新世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是当前形势下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所出现的新问题、新困难,应对逆全球化、反全球化思潮的关键,是解决全球增长动能不足、治理滞后、发展失衡,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当前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浪潮泛滥的情况下,加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研究,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提供学术支持,引导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

    加强推动全球思维模式创新的理论研究。要大力倡导包容共鉴的国际新思维,切实打破一国优先、一个民族优先的旧有思维模式和大国主义思想,积极推动全球文明的多样化发展。世界因为多样性而存在,并因分工与交流而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今天,脱离交流的国家与民族,必将被淘汰。要大力倡导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以经济与科技合作为突破,广泛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新型伙伴关系。要坚持多边主义,不搞单边主义;要奉行双赢、多赢、共赢的新理念,有效降低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等因素对国际合作的影响与制约,使世界真正成为相互依存、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加强推动全球发展模式创新的理论研究。要大力倡导创新驱动,积极推动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第四次科技革命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深入,打造富有活力的经济发展模式,缩小世界经济发展差异鸿沟,推动共同繁荣。当前世界发展的主要问题,如贫困问题、恐怖主义问题等,无不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所导致。经济发展不平衡,一方面是因为历史因素,另外一方面是源于科技发展在不同国家间的巨大差异。要切实打破科技壁垒,通过科学技术的协同发展,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并有效解决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加快世界各国间的科技与人才交流。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积极倡导世界范围内人才的自由流动,推动高素质人才无国界科研创新,自由地为世界的整体发展进行科研活动。

    加强推动全球治理模式创新的理论研究。要着力解决国家、地区间的公平公正问题,打造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要坚持和平共处的国际关系准则,倡导推动大国小国一律平等的国际关系,引导世界各国为共同应对经济全球性挑战而积极参与国际合作规则制定。建立健全宏观协调机制,建立全球治理的民主法制机制,增强国际竞争规则与主要国家间的制度协调性,使全球治理体系更好地反映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诉求与发展追求。推动世界各国的互联互通和良性互动,有效规避影响世界安全的不公平因素,使世界在和平共处中朝着更加协同、更加美好的目标前进。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