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因“生活的光大”而不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9-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图为育才学校学生在行知生活教育基地里磨豆花。资料图片

    “2017年是合川教育的一个重要节点。”一见面,重庆市合川区教委主任朱显贵就介绍起了合川如何推进教育现代化发展、打造区域教育特色的概况。

    2017年合川完成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国家达标验收,全区实现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下一步教育内涵如何提升?核心素养培育如何落地?学、育方式如何变革?未来优质均衡的路如何走?这成为摆在合川教育人面前的一道道思考题。

    作为陶行知先生办学时间最长、理论和实践集大成的地方,合川深入挖掘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价值,立足区域社会文化特点和学校实际,进行科学设计、系统推进,打通学校与社会、教育与生活的围墙,全面提升了区域教育的品质和均衡水平。

    使命所系 区域推进

    走进位于合川区嘉陵江畔凤凰山上的古圣寺,古香古色、林木葱葱。而门口“育才学校办学旧址”的石碑诉说着这里曾经的惊天动地。这,正是80年前陶行知先生创建的育才学校所在地。

    在这里,他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三大主张,他不仅教学生学习文化课,还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生活技能教育和革命的思想教育,把生活教育的理论运用在培养“人才幼苗”的实践中。

    “从过去的教育救国到今天的教育强国,新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与陶先生所提倡的教育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是与时俱进的。”谈起传承行知教育思想的初衷时朱显贵说,“作为陶行知先生理论和实践集大成的地方,合川有责任、有使命来传承和光大先生的教育主张、理念和思想。”

    2017年,在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区验收后,合川区委、区政府下发文件,在全区启动基础教育品质提升行动,区域整体实施“生活教育光大工程”,全面促进全区中小学特色发展、品质提升,努力打造“基础教育强区”。

    为此,合川区建立起6大机制,即督导考核机制、评价激励机制、培训指导机制、成果推广机制、部门联动机制、经费保障机制;落实3大行动,即“行知文化进校园”的特色学校建设、“行知理论进课程”的特色课程建设、“行知思想进课堂”的行知品质课堂建设。

    以评价激励机制为例,合川区每两年开展一次特色校园文化学校评选命名授牌,每年开展一次“生活教育光大工程基地学校”评选,每年开展一次“课程创新基地”“精品选修课程”评选,每年开展一次“行知品质课堂—达标课”评价(校级、区级),每年开展一次以行知品质课堂建设为主题的“行知式好学校”“行知式好教师”评选。

    “经费保障机制也是重中之重。”朱显贵详细解释道,区政府每年划拨20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基础教育品质提升项目。

    科研引领 重点推进

    在合川中学见到了高三(17)班学生周嘉欣,她刚刚参加了8月份在合川中学举办的2019年全国中学生桥牌锦标赛。在桥牌这项高智商竞技中取得佳绩的她,在生活等方面同样表现优异。回锅肉、合川肉片等都是她会做的拿手好菜。

    “会做回锅肉、合川肉片,这些是我校‘新二十三常能校本课程’中‘会家务’这一项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合川中学校长罗友介绍说,根据区教委的统一要求和学校发展需要,合川中学推进了以生活教育理念为主的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改革探索,构建起了“新二十三常能校本课程体系”,开设了数十门特色校本课程。

    “合川在推进实施‘生活教育光大工程’时,最大的难题就是品质课程的构建与教师理念的提升。”合川区教科所所长李光华介绍说,合川的化解之道就是科研引领。

    为此,合川区教科所重点构建起了一个机制和一个抓手,即教研员划片入校指导机制,“新二十三常能”培育抓手。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了著名的“二十三常能”,包括“会做小先生”“会烧饭菜”“会游泳”等在内的初级十六常能和“会速记”“会临时讲演”等在内的高级七常能。合川区教科所从2017年开始组建专门的研究团队,继承和发扬了陶行知先生的“二十三常能”,提炼符合时代发展、学生特点的学生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经过近一年的时间,研制出了“新二十三常能”框架,以及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的常能内容,涵盖生活力、自动力、创造力三个方面,符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标,旨在推动核心素养课程化、教学化。

    为了推进“新二十三常能”为抓手的陶行知教育理论扎根,合川区又建立起教研员划片入校指导机制,将全区分成6个片区,每个片区由一名教科所领导带领4名教研员,分片、包校指导课堂改革、教师教研、课题研究等。

    在有力的抓手和有效的机制引导下,合川区以“新二十三常能”为框架的特色校本课程建设取得实效,先后获评重庆市“课程创新基地”5个、“精品选修课程”15门;建设区级“课程创新基地”10个、“精品选修课程”30门。“新二十三常能”让“核心素养”不再“神秘”。

    特色强校 品质提升

    “因为我们班在种植区种的玉米比较少,所以必须进行人工授粉,否则结出来的玉米颗粒不会饱满。”说这话的是合川区钱塘中学初三(9)班学生唐萱。

    唐萱所说的种植区指的是学校为每个班级准备的两块地:一块是种植区、一块是绿化区。全校共有42个班,共开辟出了84块地。

    这块小小的种植区给学生带来的不仅仅是农业知识,还有劳动技能、劳动精神。原来不起眼的空地、荒地变成了五育并举的大课堂。

    育人环境的拓展和完善,得益于学校对课程的重新打磨。副校长胡平介绍说,自从实施了“生活教育光大工程”,学校更加认真思索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定位,形成了以“合”为文化的办学特色,构建起了合作课程体系,分为合育课程、合智课程、合健课程、合美课程。

    “文化引领,质量提升,这是我们推进‘生活教育光大工程’的两大核心。”朱显贵说,让学校有学校味,具备学校的气质、神韵与灵气,逐步形成区域特色学校文化品牌,走出一条个性发展、特色办学之路。

    同样的变化也发生在育才学校。在育才学校旧址旁边一墙之隔的育才学校新校区里书声琅琅。作为育才学校今天的校长,沈小燕正在把平民教育的理念传承下来,把生活教育的主张落实在办学实践中——

    学校推倒了围墙:新校区的教学楼、功能楼、操场与旁边的育才学校旧址、行知生活教育基地、陶行知先生纪念馆、古圣村融为一个整体,学生快乐行走在这座社会的大校园里;

    学校办起了占地30亩的行知大课堂:学校操场前面的行知生活教育基地里,荷花池、水产区、农耕区等区域错落有致,每到课余学生便争先恐后地来到此耕种、浇水、施肥、除草,这里变成了一片快乐的海洋、一个幸福的课堂;

    学校实现了校长和小校长共同治理:学校积极推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小先生制”,通过管理、课程、课堂三条路径来落实,不断涌现出学习小先生、体育小先生、礼仪小先生……学生实现了全面发展,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