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西部教育 点亮师生梦想之光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9-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08年,北京师范大学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支持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政府部门合作,决定在乌兰察布市集宁区兴办一所高级中学。在有关各方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下,凝结了当地政府部门和人民群众殷切期望的北京师范大学乌兰察布集宁附属中学就此诞生了。

    近年来,北师大集宁附中发展迅猛,为内蒙古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它真真切切地印证了国家教育发展纲要强调的“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的重要论述。它的闪光点在于:作为一所少数民族地区的学校,只有时刻将学子们的成长成才放在心上,人民群众才能把学校视为掌上明珠时刻放在心里。

    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董磊、李成成、马元昊、李圆圆、闫振宇、侯思琪、塔琳等大批学生走进了全国知名学府!

    师资队伍群英荟萃:学校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李忠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常春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唐俊荣获“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还有李沛峰、袁志国被评为“自治区学科带头人”等等。就是这样一批优秀的师资团队,为乌兰察布的教育创新发展谱写了一曲民族长歌!

    擦亮北师大“三原色”

    教育理念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随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德育的重要地位更加突出,德育课程的建设和创新实施的要求更加迫切。

    11年来,在北师大教育集团三原色(本色、特色、底色)教育理念的正确引领下,在市、区教育主管部门的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下,北师大集宁附中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的思想,秉承“以人为本,拓新发展”的办学理念,本着“真学实干,互助合作,追求卓越”的附中精神和“依托名校创办名校”的奋斗目标,全力开展“九校”联创(平安附中、健康附中、法制附中、书香附中、文明附中、智慧附中、美丽附中、开放附中、和谐附中),着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形成了“11112S”德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

    三个“1”分别是一个根本任务(立德树人),一个课堂主阵地(特别是思政课),每周一个主题班会。“12”为按月进行分年级实施的特色主题活动。“S”为各种社团活动和寒暑假社会实践。

    学校从“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出发,进一步明确了制度建设,使学生养成教育有章可循。新生入学,先集中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入学教育,学习学校规章制度为主,使学生有章可依,从而更好地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品行习惯。平时对年级、班级和学生进行评比考核,每月评出:优秀年级、星级班级和文明学生。

    开展德育主题月活动,月月有主题,使学生养成教育形成特色。1月:以校为荣、以生为耀(优秀校友大讲堂);2月:点燃激情、决战高考(高三年级“百日誓师”);3月:了解社会、关爱他人(学雷锋走进社区);4月:书香校园、读书活动(全校师生开展多读书、读好书活动);5月:感恩思源、责任担当(高二年级“成人礼”活动);6月:圆梦高考、启航未来(高三年级“毕业典礼”);7月:红心向党、青春飞扬(高一年级“红歌比赛”);8月:严明纪律、规范教育(新学期学生规范教育);9月:才艺展示、弘扬个性(校园文化艺术节及师生表彰大会);10月:走进自然、磨炼意志(全校师生进行远足拉练);11月:关爱生命、注重安全(安全教育常抓不懈、主题活动形式多样);12月:激情演讲、论辩风声(开展多种形式的演讲比赛和辩论大赛)。丰富多彩的德育主题活动,拓宽了德育途径,创新了德育模式,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成长。

    此外,学校积极依托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到敬老院、购物广场、交通岗等联系基地进行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发挥校外活动场所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得到有机融合,形成了齐抓共管、共同培育一代新人的良好局面。

    实施“学思课堂”教学改革

    实现师生思维良性互动

    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认为,读书学习,“学”与“思”缺一不可,“学”是“思”的基础,“思”要在“学”中进行,主张学与思相结合。在北师大集宁附中稳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进程中,返璞归真的“学思课堂”从传统教学中脱颖而出。

    什么是“学思课堂”?在2015年北师大集宁附中“学思课堂”培训会上归纳:“就是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问题为核心和任务,让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学思课堂’是培养思维能力的课堂,是学生由于学习的成功感而感到快乐的课堂,也是教师把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术魅力对学生的辐射效应发挥到极致的课堂。”

    诚然,北师大集宁附中的“学思课堂”充分尊重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凸显了提高课堂效率的途径,同时特别强调了教师的课堂使命就是导学、导思、导练,教师只有导得到位、导得有效、导出智慧,才能实现师生思维的良性互动,促使师生共同成长。

    在“学思课堂”的实施中,有四个关键词,也即核心问题、情境包裹、思维品质、人格养成。围绕“学什么、怎么学、学得如何、为何学”开展课堂教学,一方面始终强调教学的科学性,另一方面不懈追求教学的人文性,帮助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实现知识与品格的共同升华。

    高品质的课堂教学改革,当然离不开一批优秀的践行者(教师)。几年来,北师大集宁附中教学小组和教研小组分工合作,为“学思课堂”教学改革保驾护航。各教研组根据实施方案首先开展了“学思课堂”研磨课、教研组长和骨干教师公开课、示范课、展示课活动;继而举办了“学思课堂教学合案设计大赛”“学思课堂教学能手大赛”;开展了“学思课堂教学”交流研讨会,共同探讨“学思课堂”如何在不同科目的有效实施,不断打造真正体现“学思”意义上的课堂,并逐步构建具有学科特点的学思课堂,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课堂改革之路。

    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

    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一流的队伍,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教育,一流的质量”,是北师大集宁附中发展的显著特色。这些特色创新,基于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甘于奉献、业务精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为此,学校多措并举,付诸诸多努力。

    一是开展“青蓝工程”——新老教师结对传帮带。学校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名师的辐射和示范作用,让他们承担校本培训任务,或作理论讲座,或作教学技能展示,或作教学指导,切实让年轻教师受益。

    二是开展多项教学竞赛。积极配合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开展了微课大赛、课改大赛、教学合案设计大赛、现代教育技术能手大赛,既展示了教师的教学风格,厚重了校本教研,也检验了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其中,张志亮等9名教师获“‘中国梦’全国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评选大赛一等奖”,周海深等10名教师获北京师范大学“励耘杯”青年教师大奖赛二等以上荣誉,岑铁在等10名教师获自治区“教学设计”教育教学PPT创意设计、微课二等奖,段小平等26名教师获“乌兰察布现代教育成果”一等、二等奖,崔霞等42人获乌兰察布市基本功微课大赛特等、一等、二等奖。

    三是开展课题研究。该校语文、英语、地理学科的部分教师参与了全国“十二五”子课题“课堂教学与学生学习研究”“基础教育校本科研拔尖人才”“民族地区高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等课题研究,均已通过论证结题。生物组、物理组、化学组参与了乌兰察布市“百千万教育科研课题”部分项目的研究。

    四是借助专家引领,拓展教师发展空间。学校先后邀请北京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专家,内师大附中、呼二中等校一线名师来校交流座谈、示范教学。先后派出12名教师参加“国培计划”——全国教育新体系骨干教师培训;100多名教师参加北师大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平台中学各科共同体培训;360人次赴呼和浩特、西安等地参加高三复习备考研讨会及其他培训。

    五是开展教学反思。所有教师课后就教学内容、过程、策略等进行反思并撰写反思笔记。此外,还引导教师完善个人教学成长规划,唤醒教师的发展意识。

    所有这些措施,极大地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丰富了教师的见识,促进了教师个人业务水平的提升,也使学校教师成为全市教师勤奋钻研、爱岗敬业、进取奉献的好榜样。11年来,赵国慧等26名教师获乌兰察布市“师德标兵”“优秀教师”,刘俊英等85名教师获集宁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贺利民等86名教师获集宁区“教学能手”,李燕妍等20名教师获“集宁区课改大赛一等、二等奖”。

    今天,北师大集宁附中走过了11年的风雨历程,脚步清晰而凝重。正是因为这里有一支有理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他们春风化雨的教育下,学生们在学校中不仅学到了知识、掌握了学习方法,而且学习了做人的道理以及如何面对人生。这个团队以大教育观引导着教育教学实践,为学校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学生的发展搭建平台,使北师大集宁附中成为当地教育的一个窗口、一面旗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