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祥:“祖国南大门”的教育奋起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万里边疆教育行
山那头、河对岸,打开门就是越南,走两步就是东盟。
这里是广西凭祥市,素有“祖国南大门”之称。凭祥不大,土地面积650平方公里,只相当于1/34个南宁。
这里的夏天漫长而湿热,记者一行6月底来到这里,清晨也好、深夜也罢,只要踏出空调房,浑身大汗淌。
像这天气一样,凭祥的边境贸易也是热火朝天。无论白天黑夜,出入境口岸总是人流如织,女商贩头上的尖斗笠、琳琅满目的东盟特产,构成了这里独特的风景线。
依边而建,因贸而兴,但在这座祖国西南边陲小城,教育不仅不“边”,还在“边”上做足文章,让城乡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共享阳光。
奋起直追:边境小城创造多个“第一”
由于历史和地理原因,凭祥的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基础明显薄弱,发展相对滞后。
对于这一点,本地人面对采访组毫不讳言。毕竟,直到上世纪80年代,这里还处于战乱中,城市起步较晚。
但凭祥的教育发展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己的追求。
凭祥人口少,加上8万多的流动人口,总共不到20万人,再加上有边贸这个“钱袋子”,全市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历年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县域中等。
更大的利好来自党和国家的政策眷顾。2010年,在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大会召开后不久,凭祥被确定为国家推进边境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县(市),成为南疆国门的“教育特区”。同年,凭祥还被自治区确立为县域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机制改革试点。
回想起来,凭祥市教育局副局长岑美英说,就是从那年开始,这里的教育真正开始了巨变。
岑美英清楚地记得自己刚从教时的情景。1996年,刚毕业的她来到凭祥市上石中学报到,就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整个操场全是比人还高的杂草,全校只有一个水龙头,教师宿舍是两人一间的瓦房。
这样落后的办学条件早已成为历史。如今,走进占地102亩的上石镇中心小学,标准运动场、简洁大方的校园舞台、五层高的教学楼、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即便是到更偏远的小学、教学点,正规的运动场、四五层高的教学楼、多媒体教学设备等都是标配。
两人住一间瓦房的教师宿舍条件也不复存在。记者在上石镇中心小学看到,南北通透的周转房人手一套。英语教师许秀锦分到的是一套48平方米的两居室,平时自己住,节假日家人过来居住、开伙也很方便。
办学条件的巨大改善折射出凭祥对教育的持续重视和投入。2014年以来,全市投入近3亿元,新建了7所学校,改扩建30所学校和19个教学点,实现了国门学校标准化建设和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
除了硬件,更令凭祥教育人骄傲的,是率先在广西实施了一系列教育惠民政策,这些政策很多跑在了国家和自治区的前面。
举个例子,如果你在凭祥读高中,学费全免;如果你同时是寄宿生,食堂餐费全免,还有交通补助。凭祥至今是广西唯一实现高中免费的县市。
仅寄宿生用餐全免工程这一项,从2011年起,凭祥每年市本级财政投入500万元,为每生每天再增加生活补助4元,让寄宿制学校小学每生每天的伙食标准达到12元,初中标准达到13元;自2012年12月起,市本级财政每年安排约300万元,在自治区率先实现城区学生同享营养改善计划膳食补助,每生每天3元。
广西的学生营养餐改善工作本来就走在全国前面,当年,全国营养午餐计划就是在广西寄宿制小学试点后推开的,而凭祥又走在了全区前面。
经过多年努力,2016年1月,凭祥的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督导评估认定,是全国第一个通过评估认定的边境口岸城市。
在广西全区111个县级行政区中,凭祥的财力处于中等。为什么创造了这么多“第一”?
其实,这样的成绩是倒逼出来的。岑美英说,凭祥地处边境,由于众所周知的战乱等原因,基础教育起步晚,“虽然在国家、自治区、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凭祥教育近年得到长足发展,但我们清楚民生工作依然是凭祥的短板,其中教育是‘最痛点’,是群众不够满意、又最关心的领域。这是历届市委、市政府面临的民情,教育系统必须埋头努力。如果不是理念上的先进和重视,即便有体量小、边贸兴的优势,这些‘第一’也很难做到”。
定制直播:优质教育资源下沉至边境学校
采访组在凭祥看到,哪怕学生数量为个位数,边境线上的村级小学也全部保留,不仅为了方便低龄儿童就近入学,也是因为,“一所学校就是一个哨所”。
但几个简单的数字就足以反映保留之艰:平而教学点,2018年全校只有5名学生;板号教学点更少,只有两名。在凭祥97公里的边境线上,分布着46个教学单位,近半教学单位在校生不足10人。
凭祥市教育局副局长黄向前说,凭祥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乡村学校音、美、体等课程教师配备不足尤为突出。怎么保证教学质量?
一个孩子也不能落下,怎么让优质教育资源下沉,真正到达边境线?凭祥的答案是远程教学。
硬件的铺设和操作培训是容易的,难度在于远程课播什么、怎么播。最初,凭祥选择了一些国家精品网络课点播给各村屯教学点,很快大家发现,农村孩子基础较差,看录播的国家精品课,就像听天书,根本跟不上。
必须根据实际学情,量身打造有互动的直播课!调整思路后,凭祥市教育局立即组织以市第一小学、凭祥镇中心小学两所城区学校为主校区,17个村屯教学点为分校区,进行统一教师、统一课表、统一教学、统一管理的跨校区交互式教学,从语文、英语、音乐等师资特别紧缺、又比较适合远程多媒体教学的科目开始。
2018年11月,刚接到直播课任务的一小语文教师朱丽华,内心是打鼓的:毕竟要一个人同时面对6个分校区的屏幕上课,从课程设计到课堂互动,都是新的挑战。朱丽华和同事们边探索边总结:农村孩子知识面不比城市孩子广、性格也会内向少言一些,要适当减慢教学进度,多鼓励他们开口表达……
让人欣慰的是,孩子们明显开朗、自信起来。凭祥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陆治平说,这项工程惠及了边境村小、教学点200多名学生。这样的教育信息化探索,对城乡两方面的教师也是交流和锻炼。
更让他们欣喜的是,定制直播课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取得了明显成效:多个教学点去年的期末均分比段考高了10分左右,下嶅小学去年的英语成绩获得了全市二等奖。因英语成绩获奖,过去对村完小来说,简直是“奢侈品”。
定制直播课开展近一年来,凭祥边远教学点开不齐课现象得到有效缓解,教师利用率得到提高,初步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在这项工作上,凭祥2018年第一期投入154万元;2019年第二期目前投入66万元,一方面增加3个教学点,另一方面用于升级两个主播教室的设备,比如安装吸音墙,更换大的显示器等。
“教师资源不足、下沉不够,是我们面对的现实,而定制直播这项信息化工作,能有效地缓解当前紧缺现状。”凭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市长覃文吉说,未来希望能和教育资源丰富的区内外教育单位有更紧密、长期的合作。
因地制宜:国门教育的优势与挑战
走在边境小城,气氛和内地截然不同。
触手可及的古遗址、万人坟,身边往来的军人、黝黑的东南亚样貌的商贩,都提醒着人们这里的过去和现在。友谊关、法式楼、国道322终点,是游客必去景点,更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不可多得的特有资源。
凭祥发挥驻军多、遗址多的优势,经常开展“凭祥孩子游凭祥”“边关孩子进军营”和“边防军人进校园”活动,组织全市中小学生走进军营,参观古战场、古遗迹,同时,邀请部队派官兵进校园,为学生军训、给学生上课。
“爱国爱家固边”国防教育活动,在凭祥已有多年的传统,这属于凭祥学校德育工作“三德工程”中的国门德育,除此之外,还有师德陶养、立德树人两项,是凭祥近几年力推的国门教育品牌德育项目。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