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70年:在服务国家建设中转型升级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09-3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开宗明义指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过科学的评审程序,共有137所高校被纳入“双一流”建设项目,包括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95所,其中部分高校还经历了“211工程”“985工程”等重点建设。在“双一流”建设中特别提出要重视人才培养工作,并通过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及实施“双万计划”等具体行动来带动所有高校追求“一流本科教育”,追求高质量发展。目前大多数“双一流”建设高校已通过了中期评估,成绩斐然。

    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着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关键问题,并积极推动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转变,大力发展专业研究生教育,积极构建学习型社会;积极面向国家区域发展战略需求,在雄安新区、海南教育创新岛、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东北振兴及中西部开发、“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着力构建教育的参与战略,以加强高等教育与国家主体功能区发展的深度融合;重视缩小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的教育差距,加大省部共建高校工作,加强重点高校对农村和贫困地区的招生倾斜,支持引导东部地区高校加强对西部地区高校的对口支援工作;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发展,探索布局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新医科和人工智能学院、专业建设,不断丰富高等教育的发展形态。可看出,高等教育在继续重视规模、分类、布局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质量、公平、战略、融合、体系、协同建设,更加强调系统集成,与社会的适应性更强,对国家发展的支撑力更强。同时,也不断加大开放力度,积极推动教育与世界的合作,如开展专业认证的国际接轨及学科论证的国际参与、探索多种形式的海外办学等,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开始重视贡献中国智慧、提出中国方案。

    这一时期,高等教育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加强自身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广大高等学校基本实现了依法治校与深化改革的统一,全面落实一校一章程,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努力实现科学发展。

    到2018年,我国普通高校数2663所,在校本专科学生数2831.03万人;研究生培养机构815个,在学研究生273.13万人;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已达到3833万人,毛入学率为48.1%。高等教育正在大踏步跨越普及化的门槛。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清华大学建校105周年的贺信中指出:“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明确教育对“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高等教育在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价值的实现和强国责任的担当,坚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服务社会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破除“五唯”顽瘴痼疾,真正把学问做在中国大地上,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再立新功。

    (作者系教育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