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偏僻山区小镇的重教风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0-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凯里市凯棠镇地处偏远山区,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然而,当地差不多每一个村子、寨子里都有自己的教育发展基金会。一所偏远山区的小镇为何有这样浓厚的重教之风?日前,记者对这里进行了探访。

    “火香村虎报寨教育发展基金会2017年成立后共募集到资金34508元,加上2018年募集到的资金,截至目前寨子里的教育发展基金会账上剩余资金27458元。”一见到记者,凯棠镇小学校长、虎报寨教育发展基金会会长杨秀志就介绍起寨子里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情况。

    虎报寨教育发展基金会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基金会的理事会、监事会等机构设置一应俱全,钱、账、物等分属不同人管理。每年大年初一,基金会都会在寨子里举行奖募活动。

    “在我们镇,像虎报寨这样拥有教育基金的自然村寨还有很多。”凯棠镇人大主席张安胜说,目前全镇11个行政村都有教育发展基金会。

    凯棠镇中心校校长、凯棠镇教育发展基金会理事顾业雍说,直到现在他还记得,自己1986年在凯棠中学读初二时曾得到乡里教育基金的16.5元现金奖励,他用奖励的钱买了一套新衣服以及新华字典等工具书,从此对学习的兴趣更浓了。

    凯棠镇党委副书记文绍龙介绍,受限于资源禀赋和地理位置,镇上虽然经济情况较差,但素有尊师重教之风,这个户籍人口只有2.4万多人的镇,走出了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30名,大学本、专科生2516名。

    今年6月,为奖励优秀学生,帮扶困难家庭学生上大学,凯棠镇在当地传统节日“吃新节”当天举行捐资助学活动。活动当天,捐赠款就达到了538.17万元,包括凯棠籍在外工作人员、社会爱心企业家及本镇人员等共计1660名个人和31家企业现场捐赠。

    “大家即使走出去了,也还在关心家乡的教育。”大坪村掌飞寨“魅力掌飞”基金会发起人之一张精华说,只要是为教育基金募资,不论是村寨里的居民还是已经外出工作的人,都乐意慷慨解囊,“捐资助学就是要代代相传”。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