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为功 让老百姓享有更多获得感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1-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强筋健骨,全面推进师资均衡

    师资队伍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命脉,是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痛点更是重点。彭水从师资引进、培训、交流以及利用一体化打造、外域优质资源等多方混合施力,给乡村学校“输血”,提升“造血”功能,培养了一大批真正能奉献山区教育,为山区教育站好岗的优秀教师。

    2012年9月,彭水森林希望小学与重庆市人民小学、鹿角中心校与重庆市巴蜀小学、清平小学与重庆市珊瑚实验小学、桑柘中心校与重庆市谢家湾小学、新田小学与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彭水一中与重庆南开中学六对学校牵手,结对捆绑式发展。充分利用东(山东聊城)西协作,引进重庆两江新区学校、北京101中学等优质资源,对口帮扶龙射镇中心校、民族中学等23所学校,借助教育管理智慧提高校长教师工作水平。

    名校名师为山区教育打开了另一扇门。近10年来,重庆南开中学对彭水一中“一对一”帮扶,分享与交流,上移植课、示范课,蹲点进行指导,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年轻教师快速成长起来。

    各校努力探寻符合自身发展的均衡教育之路。2013年,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的郁山镇大坝教学点,应用项目资源积极进行薄弱学科(音乐、体育、美术)“双师教学”模式探究。经过两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探究,应用项目资源进行村小师资培训策略,解决村小教学点教师理论培训的瓶颈。形成了课堂教学的应用策略:根据“教师上课”栏目进行教学以及运用“拓展资源”进行灵活整合式教学,应用“学生自学”进行“双师教学”模式教学,有效地解决了乡村教学点学科教学资源匮乏、教学模式单一的长期困扰。

    “双师教学”给教学点的课堂教学打开了一扇窗。在郁山镇大坝教学点墙壁上,装点的绘画作品是孩子们通过学习“快乐手工”“夏加儿美术”后完成的佳作;清晨,悦耳动听的歌声是孩子们通过网络名师所学的“快乐音乐”;课间操,孩子们开心地跳着《说唱中国红》《向快乐出发》《最美的光》等舞蹈也都是通过“双师教学”所学的“韵律舞蹈”……

    如今,“双师教学”模式在郁山大坝村小、木楠大堂村小等学校及教学点得以推广,通过“互联网+‘双师教学’”这种模式,各校逐步实现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满足适龄儿童就近入学接受良好教育的基本需求。

    近年来,彭水县适应办学需求,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不断动态调整学校编制,通过公开招聘、定向招录、“双特”计划等方式,结合“全科教师”培养,调整、充实和改善城乡教师队伍结构。

    一笔人才账,记录了该县教师队伍建设的进程:近5年,彭水教育部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干训师训达5万余人次。认真落实国培、市培、县级培训计划,培养市级骨干教师31名、中小学特级教师3名、市级学科名师4名、市级乡村工作室主持人1名,获“重庆市名师奖”1人。县政府部门命名名师工作室8个。2013年以来,落实“三区”支教、村小支教政策,已选派支(走)教教师335人次,义务教育学校校长、专任教师交流人数分别占15.4%、7.7%。5年累计引进和招聘教师1236人,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小学和初中在师生比、学历提高、岗位结构三个方面全部达标。

    “学校不断加强对教育教学的管理,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很敬业,具有较强的职业操守,经常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放心将孩子送到学校去。”思源实验学校一位杨姓家长说道。

    “亮特色”:

    一校一品,全面扩展优质资源

    集聚武陵山地域文化、苗族文化和耕读传家文化以及多民族文化,彭水县自然天成独特的文化范本。

    走进位于彭水县西北部的龙射镇中心校,教室的走廊、楼道间到处都张贴着孩子们的“纸浆画”,这种以报纸、作业本等各类废旧纸张为原材料的作品色泽丰富,有着浓浓的乡土味道。

    “先将废旧纸张用水浸泡、软化,然后将多余的水分拧干、撕碎,加入浆糊揉匀制成纸浆泥,再根据画面色彩的需要进行调色,按照构图将纸浆粘贴在木板上,最后根据画面处理成一些特殊的肌理效果,表现凹凸效果的就利用揉皱的报纸用牙签进行处理。”

    这是学校师生结合美术教育独创的一种绘画表现形式,“纸浆画”是一种既有绘画特质,又具有工艺制作类型的粘贴画。因陋就简,变废为宝,“少花钱,不花钱”,美育就能在简单中展现丰富。

    近年来,学校又将纸上烙画、藤草编纳入学校的特色课程之中,形成(纸浆画、纸上烙画、藤草编)三个项目齐头并进,师生全部参与。

    在彭水,特色发展,质量提升,不是一校一地的“独角戏”,而是整体能力提升与拔尖能力培育相结合的宏大体系构筑。

    彭水把文化育人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突破口,出台《关于开展中小学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实施意见》,深入实施艺术教育,加强活动课程建设,落实“2+2”项目、“1+5”行动计划、课程辅助活动等,以每天一小时广泛阅读、一小时阳光体育锻炼、一小时课程辅助活动为抓手的“三个一小时”工程为保障。

    “根据自身实际,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促使民族文化入校园。”在此理念的引领下,彭水县形成了苗族歌舞、竹竿舞、烙铁画、粘贴画、漫画、象棋、围棋、书法、足球、竹铃球、藤草编等系列特色校本课程——乡村教育生态的重建,让每一所乡村学校都“美”得有滋有味。

    彭水民族中学以“踩花山”“竹铃球”“竹竿舞”等当地特色活动为内容,丰富学生每天的课间操活动。还计划将彭水的阿依河、蚩尤九黎城、鞍子苗寨磨盘石这三大标志性景观在校园中呈现,营造更好的民族文化氛围,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

    小而美、小而精的校园出色出彩。诸佛寺小学“脚踏‘石’地”,龙射小学“土沃苗壮”,三义小学“根植乡土,雕琢人生”等,全县中小学校基本形成“一校一品”格局。目前,已命名县级特色学校6所、特色项目学校7所,国家级别、市级特色学校有20余所。

    “鞍子苗歌”“高台狮舞”两项已申报成功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蜡庄傩戏”“朗溪竹板桥造纸”等26项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值得一提的是少儿美术成绩骄人。学生作品获首届全国“创新杯”少儿漫画大赛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4个,获市级艺术展演一等奖14个、二等奖22个、三等奖3个,实现了从少儿美术“实验县”到“基地县”“示范县”的跨越。

    “谋福祉”:

    扶贫攻坚,全面改善教育民生

    57岁的陈明荣在朗溪乡执教的37年里,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孩子从这里毕业,也见证了学校的点滴变化。令他动容的则是校园里的那间食堂。

    据陈明荣回忆,2010年,学校在各方人士的帮助下,建成了一间简易的“爱心食堂”,孩子们可以自己带饭进行加热,然后吃上一顿美美的午餐。“之前,每天上午8点开始上课,下午3点放学,老师和孩子都只能吃两顿饭。”饿着肚子讲课,饿着肚子听课,学生和老师的精神状态很大程度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现在一切都变了。自2012年正式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朗溪乡中心校历经三次改造升级,不断优化设施条件,彻底解决了师生的午餐问题。如今,孩子们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营养又均衡。

    当然,这一切非一日之功。持续的民生改善都是真金白银,对于底子本就很薄的彭水县更是难上加难。但他们初心不改,义无反顾,再难,也要想方设法克服。

    敢战才能胜。2018年,彭水县在全面落实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基础上,兑现贫困学生资助资金7755.52万元,惠及学生37485人次;免除学前教育保教费、补助生活费578.75万元,惠及贫困儿童4790人次;落实义务教育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1492.25万元,惠及学生24375人次;落实义务教育非寄宿建卡贫困学生补助资金739.93万元,惠及学生16713人次。

    为“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贫困失学”,彭水县开展教育精准脱贫,出台《彭水自治县教育精准脱贫工作实施方案》,严格落实“控辍保学”工作机制,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无一人因贫失学。近5年发放资助金47201.04万元,受益学生62.9万人次。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已累计投入资金20442.18万余元,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全覆盖。

    在保障特殊教育群体就学方面,彭水县建立了“三残”少年儿童、留守儿童关爱体系,对残疾儿童群体给予重点关注,对未入学的适龄残疾儿童,实行“一人一案”,依靠特殊教育学校、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等形式,逐一安排适龄残疾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对不能到校就读的重度残疾儿童提供送教上门服务,并为其建立学籍加强管理,确保残疾适龄儿童享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几年间,青山绿水有了别样风采。一幢幢教学楼拔地而起,一所所学校如花园一般,一面面五星红旗迎风招展,一块块绿茵操场上孩子们飒爽英姿,浑身洋溢着光亮,大课间、足球赛、集体舞,敲锣打鼓,琴声悠扬……欢声笑语飘得很远很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彭水的美丽山水增添了无限生机,让武陵山区、苗寨土家等非遗文化得以代代传承,让山里的孩子不仅能上学,还能上好学。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