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程 小故事 每一个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1-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觅渡桥小学的秋白学堂、勤业小学的宫梳名篦研究、卜弋小学的野菜基地……日前,以“铸魂育人:优质教育长出来”为主题,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举办江苏省2018年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新时代发展素质教育区域范式的实践探索”中期成果汇报会暨高层论坛。论坛上,一个个发生于学校、社会、家庭的小故事情景再现。

    该项目由原国家督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成尚荣与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局长杨文娟主持。历经一年多时间,已初步形成了从学校到区域再到学校的实施经验。

    杨文娟介绍,项目在“立德树人”核心价值取向引领下,明确了价值体认、劳动教育、教学改革、身心健康、智慧学习及教师专业发展等六大工程为发展支柱,并围绕六大支柱在区域内学校进行子项目实践样式建构。项目将“关注每一个、发展每一个、成就每一个”作为发展目标,建构起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生态区域范式。

    例如,在价值体认方面,钟楼区通过“1+N+1”的推进方式,打造“红橙绿蓝紫”五色“尚德学堂”,爱国教育基地、文商旅学堂、田野课堂、企业工艺坊、众创空间等连接学校与实践基地,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体验中多元认知,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钟楼区不仅在办学校的教育,还是在办区域的教育,把区域办成一个‘大学堂’。”杨文娟说。

    除将社会资源整合进育人资源外,项目还吸纳家长群体这一育人生力军。项目执行校常州市荆川小学(常州市教科院附属小学)的“妈妈故事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校长曹月红介绍,学校家长群中以乔磊为代表的妈妈们,自发成立了一个“妈妈故事团”,通过讲故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成尚荣看来,这些发生在学校的一个个小故事,不仅是项目实施的缩影,也是真正“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注脚。

    “真正的优质教育,是长出一批好课程、长出一批好教师、长出一批好学校,其最终落点是,长出一批批优秀的学生。”江苏省教育学会会长朱卫国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