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的“测试”要慎重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1-25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整本书阅读”系列

    我们在破解整本书阅读的这个新命题中,通过“测试”的方式“逼迫”学生按照要求去读书是目前一些教师通行的做法。这种“测试”很符合过去几十年语文教学中凡学必考,学什么、考什么的经验。

    今天,我们暂不争论是否可以进行测试的问题,因为,整本书的阅读进入教师操作层面,教师拥有自主的教学权。这里,我就如何进行“测试”更为合理,谈一点儿个人的看法,如有不妥之处,敬请批评。

    其实教育部统编《语文》推荐阅读丛书书系的后面也附有类似的测试题目,比如小学阶段阅读的《爱的教育》一书后面附了这样两个问题——“写出小说中的三个人物,在这些人物中,你最欣赏的是谁?为什么?”“《爱的教育》的主题思想是什么?”初中生阅读的《昆虫记》一书后面的问题是“如何看待法布尔精神对学习与成长的意义”“通过这本书,你了解什么昆虫的生活习性”。

    这些问题设计得都挺好。因为,回答这些问题需要完整阅读全书,需要对整本书的内容相对熟悉,不能一知半解,否则无法提供令自己满意的“答案”。这些问题甚至可以作为全班阅读分享会的主题。当然,如果事先带着这些“主干”问题去阅读,学生会把它们看作阅读全书的路径图,引导自己坚持把书读完。另外,这些“主干”问题与针对全书固定“知识点”的测试不同,可以按照自己的阅读体会提供个性化的回答,每个学生只要能自圆其说,都可以获得同伴或老师的鼓励。这与传统的语文知识的考试有着本质的区别。试想,如果学生长期用这种思维方式去主动读书、主观观察问题,这将会对学生的思维习惯产生重大的影响,会让学生从关注书中单个人物、具体片段的“小节”中解脱出来,慢慢形成注重全书“大关节”、比较“大结构”、思考“大命题”的宏观阅读视野。从目前中小学师生的阅读状况来看,我们太缺乏这种书籍阅读或观察社会现象的“大视野”了。其实,这种视野的背后是我们思维方式的固化所致,而上述“主干”问题的设计就是针对我们阅读“矮化病”的针对性“治疗”。

    其实,我们国家现在在中小学推动的整本书阅读的目的,除去对整个国民阅读素养能力在校内提升的设计之外,单从学科教学的角度讲,是对语文单篇课文教学注重细读分解,是知识点考试的一个补充。即通过学生整本书的阅读,让学生跳出单篇(800—3000字)文章的阅读理解,让学生进入10万字左右的中篇小说、50万字甚至百万字长篇巨著的文学作品中,去汲取更为丰富的历史、人文、社会、语言、自然、科技、想象等单篇短文根本不具备的“养分”。让学生在长期的阅读积累中逐渐提高他们的阅读耐力——过快的阅读是极其有害的,越是经典书籍越应该慢下来啃读。不同的书籍需要不同的策略与定位;逐渐思考并找到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每人对文字的感知能力与智力背景决定了他们各自的阅读习惯与方式的不同;逐渐发现并培育自己的阅读兴趣——学生的阅读兴趣培育是极其艰难的,甚至连续读上几本难以理解的书籍,他们的兴趣会荡然无存;逐渐丰富自己的阅读智力背景知识——学生过于简单的社会经验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而不同书籍可以帮助他们弥补这种经验的欠缺;逐渐拓展学生的类主题阅读意识——让学生通过归类书籍的阅读建立起以一本书为主线,关联的书籍为辅助的“丰”字形的阅读意识,最终形成学生对一类问题、一类人物、一类现象、一类事件的阅读与思辨能力。这个意义远比语文的分数更为关键。它甚至成为未来社会公民的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

    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头提及《爱的教育》一书后面附的一个问题——“写出小说中的三个人物,在这些人物中,你最欣赏的是谁?为什么?”

    要“回答”好这个问题是不容易的。首先要总览全书,在众多人物中确定自己心中的“三个主要人物”。其次要进行二次比较,通过自我解读与说服的方式,找到自己“欣赏”这个人物的理由,回答出自己“不喜欢”另外两个人物的理由。当学生在比较的同时,也就完成了对全书三个人物的主要事件、个性、习惯、语言行为等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在这种分析中,学生还可以调取自己类似阅读的经验进行横向的比较,比如可以用《窗边的小豆豆》中的小林校长、豆豆妈妈和豆豆本人与《爱的教育》的三个主要人物在职业、语言、处理问题、关爱儿童等方面进行比较。这样,就会引导学生跳出一本书的范畴,让他们学会把自己的阅读积累给予“知识复活”,让自己的阅读感受真正成为阅读其他书籍的“杠杆”和“标尺”。通过这种“知识再运用”,会帮助学生获得继续阅读的动力,而这种动力是极其难得、极其宝贵的。因为这种内在的动力源于学生对阅读的自我认同与肯定,这与我们拟定一些“知识点”测试相比,其价值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客观地讲,一线教师对整本书的阅读指导还存在不少看法,但面对当下的现实,我们应该暂时放下“无效”争议,去勇敢地面对现实,在教师自觉阅读的基础上,从中小学生终身阅读能力的培养与兴趣保护的角度出发,减少一些短期的功利做法,依据不同学情,适当调整不同学生阅读的目标。按照整本书阅读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建立先抓主旨,再说细节,先掌握整体,再关注局部,先有上位概念,再去俯瞰全书的原则,怀着对经典书籍的敬畏之心,安静地与孩子一起共读,一起分享,一起讨论每本书的精彩与背后的故事。这种阅读认知与我们教师几十年来单篇课文的教学经验是反向的,如果认识不到这个问题,我们仍用教授单篇课文的经验与做法,用课时的讲解、用表格的测试、用试卷的测评来“指导”学生的阅读,小的方面讲,会大幅降低整本书阅读品质,从大的方面讲,将会败坏学生的读书口味。长此以往,对学生阅读与兴趣的培养有着很大的腐蚀性。

    (作者单位:河南省济源市教育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