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床都困难,何谈砥砺奋斗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1-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王铎 绘

    近日,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围绕大学生起床话题,对全国1166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七成学生起床困难,靠定闹钟叫醒自己,天气成学生赖床主要原因,超八成学生经常醒来后又睡着,超三成学生不赞成赖床,认为早起有利于身体健康。

    尽管1000多个调查样本显得有点少,准确性有待进一步论证,但在当前许多高校,大学生起床困难的确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现实,有媒体就报道过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今日睡今日醒现象。而起床困难,看似个人习惯问题,实则反映了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与学习状态,不是小问题,高校管理者和大学生自身都需要高度重视,及时纠偏。

    细究大学生起床困难,一个主要原因正如报道中所言的,“感觉手机是恶魔,一玩就到后半夜了”,可见即使多定几个闹钟或同学多叫醒几次,但出于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和过度放纵带来的身心俱疲,此举往往无济于事。唯有从激励内在生长动力入手,从树立梦想入手,从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入手,才有望从根本上改变大学生起床困难的现象。

    帮助大学生砥砺奋进,高校管理者有责任加强管理,要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用伟大的目标感召他们,用光明的未来激励他们,除了学业上多监督,生活上也要多关心,严格一点未必是坏事。比如,在新生入学之初,高校应强化学生宿舍管理,严格作息时间;大学辅导员要多关注、多引导新生将更多精心放在学业上,筑牢基础,及早进入状态;也可以通过开展不同班级、不同专业之间的比赛活动,助力同学之间形成学习共同体,让身边的优秀同龄榜样涌现出来,成为竞相学习的标杆,进而形成比学赶超、良性竞争的学习氛围。

    对于大学生而言,学习共同体有实效、有意义。不少媒体报道过某高校一个寝室成员相互督促、激励,最终全部考研成功或高质量就业的新闻,侧面折射出学习共同体的力量。笔者上大学期间,同寝同学之间关系融洽、相互鼓励,周末早晨相约打球,没有赖床不起的。四年下来,彼此结成了深厚友谊,各自奔向远大前程,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大学回忆。其实,面对现实社会的诸多诱惑,鼓励学生结成学习共同体、成长共同体,能给每位成员带来终身受益的力量。高校鼓励不同专业、不同地域学生之间深度交流、相互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为他们找到了自己成长的标尺、携手前行的同伴。

    对于大学生自身,也要认真审视自己的生活状态,不轻易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及早开启生涯规划,一步一个脚印地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大学光阴看似漫长,其实转瞬即逝,要倍加珍惜,珍惜每一天的时间,珍惜与名师交流的机会,珍惜难得的社会实践机会,利用一切机会提高自己、充实自己,自身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有意识地多在社会中历练,在实践中成长,更有希望成为国家的优秀和坚实栋梁。

    当心中有梦,胸有成竹,步履坚实,大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萌发出巨大的学习动力,便不会受困于不能起床的烦恼,整个人的生活状态也会变得不一样,不仅会有更多朝气锐气胆气,还能主动去锻炼锤炼历练身心,更好地投身于国家建设,为实现中国梦作出积极贡献。

    (作者系渤海大学党委副书记)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