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精准“处方” 解学生“心结”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1-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老师,我恨他们,他们怎么看我都不顺眼。我没救了!别管我!”

    “老师,我爱他们!暑假我去打工,给他们每人买了一件礼物。谢谢您!”

    同一名滨州医学院的学生,在和学校指导老师谈起自己的父母时,却有截然不同的态度和感情。这中间,隔着的是400多个起起伏伏的日子。这些日子,正是指导老师运用“阳光处方”对她进行识别、疏导、化解、转变的过程。

    “阳光处方”源自滨州医学院去年初启动的思政工作精准提升工程。此项工程充分发挥不同教师的专业优势和育人特长,采取结对认领制,对学生实行精准帮扶。对素质优良学生,开出“卓越处方”;对心理异常学生,开出“阳光处方”;对目标欠缺学生,开出“提升处方”……

    近两年来,该校开出的思政工作精准“处方”悄然浸润在课堂内外、学生心中,呈现出立德树人实效,衍生出一串串动人的故事。

    “厨吧店长”跃上“10万+”平台

    今年5月,学校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2015级学生吴端正受邀参加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7月,吴端正进入团中央宣传部,运营上百万粉丝的公众号,推文阅读量达到10万+成常态……

    然而,这名优秀学子几年前还在厨吧店里晃悠。大一时,吴端正自觉学业轻松,和几个朋友合伙开了间厨吧,做起了店长,但慢慢地,他的功课也落到了中档。

    在这时,学院党总支书记崔良波直接找到吴端正,帮他分析思想症结找准规划。吴端正领悟很快,果断关了店,把精力重新投入到学业上。到了大三,他不仅拿到一等奖学金,还发挥专业优势和特长,带领团队获得大学生原创视频征集大赛全国一等奖。

    实习时,吴端正又遇到了坎儿。是做高薪程序员,还是坚持做“策划控”?学院和校团委的老师再度携手帮吴端正定标立向,推荐他去团中央新媒体运营部门实习。

    在崔良波看来,再好的苗子,思想立不住,也会遇到倒伏危险。“卓越处方”对素质优良学生的帮扶就是要在关节点上,给出关键几招,帮助他们找好支点、纠准方位、立高标杆,稳稳地迈向卓越之路。

    老教授和他的“阳光”小朋友

    预防医学系教授董兆举向来以治学严谨、带教严格出名。在参与精准提升工程时,董兆举不仅带“卓越生”,更关注“阳光生”。

    “阳光处方”帮扶的学生一般为心理状态或行为方式出现过异常。一般人眼里,“阳光生”不阳光,可在董兆举眼里,“他们只是被乌云遮挡了眼睛而已”。解困的办法就是要弄准“云从哪里来,如何拂开去”。

    小南(化名)站在董兆举眼前时,浑身带刺,“我没有错,都是他们的错”。小南和同学吵架,和父母顶牛,“怼”是她处理关系的典型方式。深入了解后,董兆举找到了源头。小南父母忙于生意,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不如意就“打”。小南学会了以暴制暴。

    董兆举待小南就像朋友,在每个矛盾点上引导小南思考为人之道,把实招摆出来让她尝试换个角度处事。心结打开了,小南学业上也取得了进步。董兆举教她学会打电话跟父母分享好消息,“相信我,不打我骂我,我会做得更好”,这一次小南的妈妈沉默了。

    董兆举说,每个“阳光”学生其实都是一个小环境,带着来自家庭、社会教育的各种背景。一名称职的教师,就要善于摸清这些背景,把思政工作做到根子上。

    “飘一族”带着理想“软着陆”

    “提升处方”面对的学生在校园里最常见:人生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动力不够足、自律能力不够强……好像“飘一族”,理想悬在半空,生活盯在别处,学业止于应付。

    如何让“飘一族”稳稳着陆,以正确的方式打开青春之旅?学校没少花心思:要求学生写承诺书、写剖析、写检讨,但这些“硬手段”收效不大。

    近两年,学校更多地尝试用“软着陆”的方式,帮助学生消除思想上的盲点,找准行动上的落点。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新征打了个形象的比喻:“就像给竹子塑形,关键靠两点:成什么形要有明确坐标,同时还要小火慢烤让竹子感受恰当热度。”

    他们把学生带到革命纪念馆,一次次了解党的历程、英雄的足迹;他们把优秀校友请到校园,谈青春的困惑与超越;他们组建学生党务工作室,设立班团建设项目基金,以党建带团建,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讲活动,进行精神净化“自循环”……

    精准“处方”提升了学校思政工作整体水平。以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为例,近两年以思政工作精准提升工程为基点展开的党员教师“班级导师制”和“学生党务工作室”品牌获得省级创新奖和党建突破项目立项,学生先后获得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一等奖等佳绩。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