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工程”助力打赢脱贫战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2-1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让知识分子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以其所学有效推动当地百姓知识和文化水平的提升,才是脱贫摘帽的长久之策。岳西县“大学生回乡工程”的成功经验说明,除了加强重视程度,还得给予回乡大学生全面支持,为其成长赋能。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1985年即被列入国家首批扶贫开发工作重点的安徽省岳西县,针对村干部年龄结构老化问题,自2013年起启动了“大学生回乡工程”,6年来共选拔183名35岁以下、熟悉村情、愿意扎根农村发展的全日制大学毕业生为村后备干部,实现了全县行政村全覆盖,其中166人进入村班子。这些大学生中还涌现一批创业新星,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

    扶贫是一场持久战。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历史性成就,即将进入“2020年消除极端贫困”的“最后一公里”。但在如何精准扶贫上,人们很容易想到“扶贫先扶智”的说法,不少研究也表明,单纯的物质支持只能起到短暂的扶贫效果,而以知识引导贫困者脱贫,改变他们的认知和能力,是解决贫困问题、防止脱贫者返贫的有效方式。因此,重新认识“知识扶贫”的价值,是打赢脱贫战役的重要前提。

    “知识扶贫”也是贫困地区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我国广大贫困地区不仅贫困人口多,且多是老幼病残,知识较为匮乏。各级各类学校和远程教育带来的知识,远远满足不了当地实现脱贫和乡村振兴的需求。而国家的“三支一扶”政策时间仅两年,大学生留在当地的少,效果有限。因此,让知识分子在贫困地区落地生根,以其所学有效推动当地百姓知识和文化水平的提升,才是脱贫摘帽的长久之策。岳西县“大学生回乡工程”的成功经验说明,为提升大学生知识扶贫的效果,除了加强重视程度,还得给予回乡大学生全面支持,为其成长赋能。

    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衡量一个职业好坏应从是否为就业者提供选择机会、为社会作出贡献的角度衡量。在国家城镇化发展进程中,那些农村大学生进城留在城里发展的观念应该被支持,那些想回乡村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为家乡发展作贡献的观念也值得肯定和鼓励。如此,大学生返乡就少了舆论上的压力。

    “选人”的问题是大学生知识扶贫的第一关,是整个“知识扶贫”的首要环节。岳西县的做法是选派具有本乡镇户籍的大学毕业生担任村干部后备人选,这与相关政府部门实施的选调生、大学生村官等政策属同一类型,但选人标准更为严格。其他一些地方积极引导大学生回乡创业,走基于知识的“农产品+”“互联网+”发展模式,也值得提倡。这说明,好的知识扶贫政策应在选人上实现多元化,各地既要落实国家的政策,也要探索能吸引更多优秀大学生回乡、“入驻”的特色举措,做到多元化和针对性选才。

    返乡大学生所在的县乡和村,应为大学生展其所学提供广阔的舞台,给予他们必要的资源支持,让他们尽快了解民情乡情,为他们干事创业提供必要的平台。同时,制度建设能对大学生回乡发展起到定心丸的作用。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大学生参与知识扶贫工作的价值和意义,并在经济、政治和教育等制度上予以保障,做好返乡大学生用和留的问题。

    (作者系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生)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