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核心素养 把稳育人导向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2-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19—2020秋季学期已过大半,人民教育出版社各编辑室到首批使用高中新教材的北京、天津、辽宁、上海、山东、海南等六省市学校进行了回访、调研,目前各个学科的高一年级新教材普遍受到广大师生好评。人教社编辑室同志很是欣慰。毕竟,这是肩负国家统编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三科教材编辑、出版重任以来,人教社近年来大力推进的另一项重点工作。此次投入使用的高中新教材包括数学(A、B两个版本)、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学、地理、体育与健康、美术、日语、俄语、信息技术等学科,是人教社历史上第十一套高中教材。同期投入使用的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则是国家统编教材,委托人教社出版。

    人教版第十一套高中教材吸取了2004年以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编写经验、一线教学实践经验,凝聚了参与课改实验的教育专家、学科专家、教材编写专家、教研人员和一线教师,以及教材设计装帧专家的集体智慧,是一套具有中国特色、适应时代要求的教材。概括来说,这套教材的编写具有以下7项鲜明的特点。

    将教材编写建立在一线教学实践和扎实科研基础之上,有继承有发展

    从上一轮高中教材投入使用以来,人教社的编辑经常定期深入课堂跟踪回访,到教室听课、召开教师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直接了解教师对教材的意见和建议。为了编好这套教材,编写组对教材十余年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系统梳理,总结提炼并继承已有成功经验,确保教材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取得进步;同时,分析和处理好教材使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修订和完善,使新版本教材更好地适应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需要,提高教材的适宜性。

    这些年,为了夯实教材编写的学术基础,人教社各学科都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基础性研究、前瞻性研究,如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百年教科书整理与研究、国际国内主要版本教材所开展的对比分析、人教版教材的纵横衔接、人教版教材图文科学性、人教版教材的教学适切性等。还有一些具有学科特性的研究项目,如高中数学编写组开展了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新课改后中学数学教材特点的比较研究、中国传统数学与现代数学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探讨、中小学数学课程核心内容及其教学的研究等多项课题。生物编写组也开展了高中生物教材中学生活动改进研究、教材深难度研究、习题改进研究、学科进展与内容更新研究等课题。这些课题的成果不仅对教材体系构建、素材选择、内容的呈现、配套资源的建设等有借鉴意义,而且其中很多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教材或相关教学资源的编写中。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稳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育人导向

    这套高中教材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指针,着力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传承红色基因,打好中国底色,坚定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强调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等马克思主义观点与方法论的教育

    英语修订教材在育人导向上非常重视选取先进人物事迹,挖掘精神内涵,使学生充分感受人物品质、科学精神及奉献精神。不仅选取了国外代表人物,如约翰·斯诺、爱因斯坦等,还加强了对我国各领域代表人物的宣传,如“铁路之父”詹天佑、“万婴之母”林巧稚、“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航天之父”钱学森等。修订教材还写入了多位党中央表彰的、为改革开放40年作出杰出贡献的个人,比如李保国、钟南山、袁隆平、屠呦呦等。除了通过优秀人物的故事对学生进行美德教育外,教材还运用《The Million Pound Note》(《百万英镑》)等课文深刻讽刺了拜金主义,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将育人任务落到了实处。

    高中俄语教材必修第三册的选文《Драгоценнаядружба》(《珍贵的友谊》)是总书记2013年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现更名为努尔苏丹)演讲时讲述的感人故事。课文讲述了中国作曲家冼星海和哈萨克斯坦作曲家巴赫德让·拜卡达莫夫在乱世中结下的珍贵友情。这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和中国人民友谊的缩影。通过这篇课文,引导学生关注丝绸之路和“一带一路”建设。

    信息技术教材在引导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原理和操作、体验信息技术工具的实践与便捷的同时,还力图展现出信息技术对中华优秀文化与创新,以及信息技术实践中所蕴藏的独特韵味与文化,通过问题讨论、辩论赛等活动形式推进信息伦理道德观念和网络安全法规的宣传普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信息技术环境中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方法。

    生物学教材在必修二第4章设计了一道“苯丙酮尿症”的题目,以前以该情境出题,大多考病因及治疗方法,此次修订增加了“我国政府针对苯丙酮尿症患儿制定的特殊奶粉补助项目”的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由此体现了我国政府对特殊人群的关爱,既落实了“社会责任”这一核心素养,又体现了我国的制度优势,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制度自信。

    强调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所以,教材需要着力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和传承,以及对其他国家和民族优秀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坚定文化自信、厚植文化底蕴的基础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形成包容的胸怀和开阔的文化视野,成为具有跨文化交际沟通能力的人。

    数学A版教材在“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中,指出考古学家利用遗址中的碳14残留量,测定良渚文化遗址存在于公元前3300年至公元前2500年,说明中华5000年文明史是有实证依据的。这也体现了数学学科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美术教材在选择性必修一《绘画》教材中,将中华文化融入每节课的授课内容当中,并突出呈现。同时,尽可能在更大的时间跨度与空间跨度中收集世界各地的优秀绘画艺术作品,并将它们有机融入到教材的各个课业设置中。

    新修订的体育与健康教材将“武术”部分单独成章,并编写了形神拳、太极拳等武术套路内容,适当增加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内容。教材内容既突出武术套路特色,又体现武术的技击特点,有助于学生感受武术中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通过“知识窗”“拓展提高”等栏目引导学生学习和思考,加深理解动作的特点和攻防含义,有助于学生理解、迁移和运用等能力的发展,同时加强爱国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地理教材在内容选择时,有意识地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例如,必修一“水循环”一节的情境设计,引用了我国古人对水循环思考的描述;“地貌的观察”一节的情境设计,选择了詹天佑对京张铁路八达岭段的巧妙设计。又如,必修二“地域文化与城乡景观”一节,选择了江南水乡特色、云南红河哈尼梯田、安徽宏村、福建永定土楼、北京四合院等内容。再如,选择性必修三以自学窗的形式介绍了我国二十四节气制度、郭守敬与《授时历》等闪耀东方智慧的内容。

    生物学教材渗透了大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必修《分子与细胞》教材第5章第2节,在问题探讨中用优美的唐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引入能量的转换、利用。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教材在介绍植物激素的时候,用我国古代典籍记载的用“木瓜”催熟柿子的例子,反映我国先民发现的“得气即发”与应用。选择性必修二在《群落结构》一节“与社会的联系”栏目中介绍了我国先民利用四大家鱼的生态位不同进行混养的先进经验,这一节课后安排的《立体农业》课后阅读栏目中,介绍了我国西汉时期就有间作套种的先进做法。

    英语教材必修第一册第五单元在主篇中详细讲述汉字书写系统的历史,在后续学习的文段中还介绍了中国书法,在视频中介绍汉字的发展历史。学生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可以加深对汉字的理解,了解汉字对中华文明的贡献。教材的各个册次通过巧妙的设计融合体现了中华优秀文化,例如孔子与儒家思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京剧和剪纸、中国传统节日、中国饮食文化、中国历史文化古迹以及其他中国文化标志,如中国水墨画、古诗词等。选择性必修第四册第四单元《Sharing》则是志愿服务和支援共建的主题,通过反映中国志愿者参与国际援建,特别是在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地援建活动的阅读语篇和活动练习等,体现了中国在世界共同发展、人类共同进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责任担当。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