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向短板更短处攻坚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2-22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贵州学前教育的历史欠账多。2010年,全省只有2000多所幼儿园,其中公办园不到三成,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仅有55.4%。由于缺乏政策支撑,学前教育大多处于“自我发展”阶段。

    发展学前教育首先要有顶层设计和配套保障体系。2011年,贵州启动实施学前教育突破工程,连年将公办园建设作为民生工程,纳入到政府的重要工作中。随后,经费投入和教师补充机制的建立,解决了经费和教师这两大问题,成为贵州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点。

    贵州学前教育的逆袭,一个颇具借鉴意义的经验是敢于打破条框,走新路。贵州确定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为1∶6—1∶8,并按标准每年增加专任教师5000人。同时,将县级特岗教师用于幼儿园教师招聘,以“同工同酬”为原则,各地不断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解决教师补充问题。

    在管理和教研方面,贵州通过集团化办园,解决区域幼儿园难以管理的问题。以优质园引领,建立覆盖县、乡、村公办园的教研指导责任区制度,尤其是探索出了以乡镇中心幼儿园为基础建立资源中心的办法,有效带动提升了农村学前教育质量。

    坚定公益普惠,是解决入园难、入园贵的根本之策。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农村地区是贵州乃至整个中国教育的薄弱地带,而学前教育又是基础教育中的短板。此前,贵州公办园主要集中在县级以上城市,乡镇和农村幼儿很难享受到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贵州将公办园建设的重点放在了农村、脱贫攻坚地区和新增人口集中地区,是完成补齐同步小康短板、落实脱贫攻坚战略、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任务的需要。

    曾经,隔代老人带着孩子在田里干活,是贵州一幅常见的乡村景象。如今,这一图景正在成为历史。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打开了贫困地区孩子平等接受教育、走向精彩人生的大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