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评价何以成为评价“硬核”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2-26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综合素质评价是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确立的新型教育评价制度,是破除“唯分数”“唯智育”等顽瘴痼疾的重要手段。2019年6月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重要参考。目前,我国部分省份如上海、浙江等已先行尝试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其他省份将在2020年至2021年陆续实施新高考方案。从现实情况看,综合素质评价在落地过程中面临一些困境,需要我们对其政策意图、实施困境及未来方向进行更深入思考。

    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应坚持的方向

    综合素质评价集中反映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我国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改变评价制度”。2001年,教育部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突出强调“综合素质”。2004年,教育部印发《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2004年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首次提出“综合素质评价”的概念。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行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育人方式及评价改革。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明确要求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等6个方面下功夫,揭示了新时代人才培养和评价的新内涵和发展的新路径,充分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价值。

    综合素质评价体现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动力。在育人目标上,综合素质评价坚持以人为本,凸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理念。在育人内容上,综合素质评价聚焦学生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大领域,明确知识类型和技能范畴,体现了新时代人才的培养愿景及关键能力。在评价模式上,综合素质评价既重视发挥评价的监督功能,又重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强调实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的目的。

    总体“偏软”因未成“竞争性优势”

    综合素质评价改革是一项复杂、系统、专业性很强的工程,其内含的理念、方法、技术等均有别于传统的纸笔测试。

    综合素质评价的指标内容,不如纸笔测试的考核内容明确易考。目前,在确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时,各省份评价方案多以《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的“五方面框架”为参考,评价内容出现趋同。在每一个维度之下,应该怎样对关键指标进行可操作性较强的评价,相关文件并没有具体说明,导致不少基层学校和教师无所适从。

    综合素质评价的方法偏向于质性评价,不如纸笔测试得出的结果准确性高、可用性强。受评价技术的限制,目前各地采用最多的是主观评价法,即根据学生提交的相关材料,着重对学生全面发展状况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并主要集中在学年结束或学校毕业时进行,目的是给学生一个用于鉴定等级的百分比值,其结果难以体现学生的经常性行为与关键性表现,难以达到客观科学的评价结果。

    综合素质评价的监督程序尚不确定,由于监督主体、内容、方式的不确定、不健全,许多学校只注重能操作、易操作的方面,有时会使综合素质评价陷入形式主义泥潭。

    调动学校积极性是关键

    新一轮综合素质评价如何顺利开展并切实发挥对教育评价改革的导向作用,扭转现实境遇中的“不能评”“不会评”“不愿评”困境,关键在于学校。挖掘和激发学校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核心动力,关键在于明确“两个责任主体”,做好三方面关键工作。

    地方政府亟须改革传统的学校评价模式,构建适切性综合素质评价标准体系。地方政府要勇于成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第一责任主体,从理念、政策和行动上引领学校教育评价改革。首先,地方政府改变以升学为主要指标的评价体系,规定各学校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具体办法。其次,地方政府要强化办学导向,以“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普通学校特色办学”为路径,推动中高考招生由注重“分数评价”向“综合素质评价”转变。把综合素质评价与特色高中建设进行“硬挂钩”,引导学校将其追求的特色化和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变成可考核的指标。

    地方政府要配备专项资金和专业人员,为综合素质评价提供健康完善的基础环境。建议地方政府在贯彻落实《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加大财政投入,优化支出结构”基础上,可考虑从生均经费中支出20%用于落实综合素质评价,后期可随着落实的程度和范围进行调整。在学校内设置专门的综合素质管理部门,配备相关教师,借助社会协同力量,拓展综合素质评价的场域和渠道。

    学校要借助校本课程和互联网等阵地,争当落实综合素质评价的主力军。综合素质评价要最终落地,学校层面是基础也是关键。要重新认识和发挥学校育人的完整功能,坚持综合素质评价常态化。首先,学校加强组织领导,设立专门的综合素质评价小组,建立健全综合素质评价的公示、管理、监督、责任追究等相关配套制度。其次,依托校本课程的丰富实践,重视和加强针对学生非认知思维等通用能力测试工具的开发和研究,促进学生的价值判断、批判性思维、社会责任感、人生规划等能力全面发展。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如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情况、测验、课题、论文、实验、阅读、写作等,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过程进行评价。再其次,积极借助互联网等新科技媒介,客观展示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借助大数据构建模型及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构建学生综合素质生成性评价模型及大数据分析评价系统。如清华附中开发的基于大数据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实验版,解决了考试评价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让综合素质评价在实现“考试招生制度的综合素质评价”功能的同时,也体现“学生成长中的综合素质评价”功能。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理论研究所,本文系该院中央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助项目[“破五唯”教育评价改革研究+GYG12019001]成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