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影响教育的力量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2-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在一线感知教育改革 扫描二维码看详细报道 探索乡村教育振兴的秘密 扫描二维码看详细报道 一项一以贯之的教改实践 扫描二维码看详细报道 寻找办好农村教育的根 扫描二维码看详细报道 记住为赣鄱大地“种树”的人 扫描二维码看详细报道 低调一生 润物无声 扫描二维码看详细报道 树起人民教育家的精神标杆 扫描二维码看详细报道 触摸“朽而沃若”的灵魂 扫描二维码看详细报道 十七年写就“高原红梅” 扫描二维码看详细报道

    2019年,《中国教育报》在一版重点推出了一些基层教改典型经验和教育战线的典型人物,均引起了强烈反响。年终岁末,我们请这些稿件的作者分享自己的体会和采访背后的故事,向推动教育事业前行的奋斗者们再次致以崇高的敬意。

    2019年3月22日

在一线感知教育改革

本报记者 黄鹏举

    一座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教育。作为全国知名的制造业重镇,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的佛山市南海区,需要怎样的教育?这是采访之初,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在同南海区领导和教育局负责人交流中,我们了解到,2016年,南海提出打造“品质教育,学在南海”教育品牌,持续加大经费和硬件投入同时,连续出台政策,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入手,持续推动教育综合改革。

    在此后一周里,我们几乎跑遍了南海所有镇街,采访了几十位教师、校长、学生、家长,镇街教育部门和教研部门负责人……在其中寻找素材和故事,从细微处求证南海打造品质教育的成效。渐渐地,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又开放包容的南海教育人形象在我们脑海中越来越清晰,文章也随之有了框架。

    平日里,我是个寡言少语的人,但一走进校园、走近师生话就多了起来,这一方面是职业要求,同时也是是情之所至。在那里,改变和传承、开创和坚守并行不悖,一如这个国家教育改革一路走来的缩影。

    2019年10月10日

探索乡村教育振兴的秘密

本报记者 阳锡叶

    采写湖南省泸溪县办乡村教育经验的报道,我们并不是一时兴起,而是经过了长期的关注与思考,特别是该县在全国率先实施乡村教师津补贴政策之后,我们10余次深入泸溪,走遍了该县所有乡镇,对泸溪教育的变化轨迹,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

    今年4月,在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作出批示“泸溪经验很好,要推广”后,我们一行再次深入泸溪采访,切实感觉到“泸溪经验”至少回答了乡村教育改革发展的几个共性的问题。

    一是回答了穷县如何办大教育的问题;二是回答了乡村教育如何建立科学高效治理体系的问题;三是回答了乡村教师队伍如何建设的问题;四是回答了如何办好老百姓家门口每一所学校的问题;五是回答了如何提升乡村教育质量的问题。

    这几个问题,不仅是泸溪一县一地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县域教育面临的普遍问题,甚至可以说,也是中国乡村教育面临的共同问题。泸溪县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这正是泸溪经验的价值所在。我们深切地希望,在乡村教育普遍面临困境的情况下,有更多地方像泸溪一样,实现乡村教育振兴,这是民生之福,也是国家的希望所在。

    2019年11月20日

一项一以贯之的教改实践

本报记者 王友文 魏海政

    早在2004年,山东潍坊就在全国率先开始探索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等一系列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在多年来深入潍坊各地、各校采访过程中,我们对潍坊一以贯之的教育改革发展有了深刻的感受和认知。对其在加强基层学校党组织建设基础上,对学校发展采取的简政、放权、搞活等举措,感触尤为深刻。

    在简政方面,潍坊大幅精简面向学校的检查、评比、会议、验收等事项,减少对学校正常办学秩序的干扰,实现了“管得越少,办得越好”。在放权方面,潍坊通过建立一系列自主办学正负面清单制度,厘清部门与学校权责边界,部门到位不越位,学校履责不推责,让权力各归其位、各负其责、各尽所能,提升办学效益。在搞活方面,潍坊把学校从微观、直接的管理中解放出来,加强宏观引领和助推服务,并开门借力,引导社会力量尤其是第三方机构广泛参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激发了教育改革发展的活力。

    潍坊的做法,与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精神若合一契,值得广大教育工作者研究借鉴。

    2019年11月14日

寻找办好农村教育的根

本报记者 苏令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大兴镇中心学校的采访,是一次探寻怎样办好农村教育的寻根之旅。这次采访,给我们带来了足够多的震撼和感动。

    首先让记者感到震撼的,是这所偏远农村学校的办学成果:这里不仅升入优质高中的学生数量多,本校举办的职高也有近80%的学生能升入高职院校。此外,未升学的学生从本校职高毕业后,大多成了当地的种植、养殖能手和致富带头人。

    在之后的采访中,记者一次又一次地被感动:当听到学校领导集体把荣誉、机会让给普通教师已成为一种惯例时,记者感动了;当看到民办教师出身,在本校土生土长,先后评上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的陶立新老师,宁愿夫妻两地分居也不愿意调离学校时,记者感动了;当得知今年学校举办运动会,镇上的商户自发组织起来,为运动会提供奖品时,记者感动了……

    这一切让人感动的事例,离不开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脚踏实地地开展素质教育这个“根”。有了这个“根”,大兴教育人才能做到不放弃任何一个孩子,才能致力于探索如何为每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才能办出让群众满意的教育

    2019年4月19日

记住为赣鄱大地“种树”的人

本报记者 甘甜

    2018年教师节前夕,接到采写任务前,我就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了南昌大学教授王雨去世的消息,了解到这是一位毅然放弃香港名校终身教职,回来支持老区建设,最终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学者。我十分感动,能做的却唯有一声叹息。

    一心只考虑做事的王雨到南昌大学时,没和学校提任何有关待遇的要求,不置产业的他一直带着家人在学校附近租房。对他爱人的采访就是在出租房里进行的,那个阴雨绵绵的冬日,屋子里空调坏了,像个大冰窖。

    王雨的爱人原本是香港中文大学的教师,随他来到南昌后就做起了全职太太。她的描述,让我进一步了解了王雨的情怀和价值观,知道了很多温暖的小细节,王雨的形象也随之越发清晰起来。

    与此同时,王雨的爱人觉得自己没做什么,坚持不让我在文章中提到她的名字。采访的最后,她还提出了一个“请求”:留几份报纸,要让孩子们长大后能知道父亲是个什么样的人。

    通过他人的文字了解至亲是多么悲伤的一件事情。

    死亡不是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白纸黑字,不过是帮忙记住。

    2019年7月22日

低调一生 润物无声

本报记者 唐琪

    《中国教育报》每年都会报道不少教育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但对我来说,于瑾老师很特别。

    接到报道任务时,我发现这位已故的老师特别低调,网上几乎没有关于她的任何报道,简介也只是寥寥几句。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她的同事、学生对她的事极其上心。有毕业多年的学生在约定的采访日前就给我打电话,因为“有太多的话想说”;有的已经离开北京,却专程赶来接受采访。她的同事都说,于老师真心关爱着身边每一个人,所以她走后,人们不愿散去。

    在我看来,于老师看似柔弱,内心却笃定、强大,她用自己的方式润物无声地教育了学生,温暖着身边每一个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