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给当代青少年读先锋人物故事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9-12-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丛书(15册)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青少年要怎样学习和传承中华先锋人物的精神力量?2019年党建读物出版社与接力出版社联合出版了“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系列丛书,首批15册通过充满童趣的英雄人物美文故事,帮助青少年读者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为什么要让当代的青少年了解先锋人物的故事?怎样才能让青少年看得懂、喜欢看先锋人物的故事,为他们树立先锋人物榜样?“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的部分作家分享了他们创作的感悟和心得。

    向阳生长

    《张海迪:轮椅上的远行者》《常香玉:戏比天大》 ——作者 汤素兰

    她们都有着不服输的精神、敢抗争的性格、百折不回的毅力。她们常怀感恩之心。她们有深深的家国情怀。她们明白生命的意义——是使自己的生命有价值,而不是享受人生;是燃烧自己的生命,让生命变成光,照亮和温暖别人。在写作的过程中,我自己首先被她们的故事所感动;而且,我发现,虽然我们很多人之前都知道她们的名字,也听说过她们的故事,但并不真正了解她们。比如,我们只知道张海迪身残志坚,她的故事曾在上世纪80年代激励了一代大学生,却并不知道她曾在1994年作为残疾人运动员参加第六届远南女子气手枪射击比赛,打出了338环的成绩。我们知道常香玉是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却不知道在常香玉之前,并没有“豫剧”,只有“河南梆子”。

    她们是时代的楷模,是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榜样,但是,青少年并不爱听大道理。如何将她们的故事讲好,让她们的故事能真正感染今天的孩子?我抓住孩子们爱听故事的特点,从常香玉、张海迪的人生历程中挖掘出一个个小故事,从这些小故事中,见出她们的心性,见出她们的人格,见出她们博大的家国情怀。我怀着真挚的感情来写她们的故事,把她们的形象塑造得亲切真实、有血有肉。我把自己30多年写作中所学到的技巧和经验都用在了这两本书的写作中。因为,我希望当这两本书到达孩子们手中的时候,孩子们能一口气读完,一辈子不忘。因为,我相信常香玉和张海迪的故事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她们的名字将越来越闪光,成为一代代孩子前行的灯塔。

    赤子之心,熠熠生辉

    《焦裕禄:把我埋在沙丘里》

    ——作者 吕丽娜

    纯正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有光芒的,这光芒是超越时代、地域、种族的永恒的人性之光,这光芒可以照亮儿童的精神世界,使他们成为内心温暖、光明、有力量的人。这光芒并不只在生死关头或者重大抉择的时刻闪现,而是闪耀在那些平凡的瞬间,闪耀在那些细微的事物里。所以我要做的,就是从焦裕禄这位时代之子身上挖掘永恒的人性之光,而那束光,来自一颗闪亮的赤子之心。

    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写的《我的父亲焦裕禄》里,有这样一段话:“父亲不是苦行僧,也不是天生就喜欢吃苦受罪,实际上他在生活中也有许多爱好与追求。他身高一米七八,皮肤黝黑,但长得非常英俊。到兰考前,父亲一直在哈尔滨、大连、洛阳等大城市工作,接触的都是新潮的东西。当时父亲有些文艺范儿,他二胡拉得非常好,舞也跳得好,还是个出色的男中音。早在南下工作队的时候,他就在文工团工作,他们工作队排练了歌剧《血泪仇》,由父亲出演男一号。父亲对生活是很热爱的,工作再忙,胡子也刮得干干净净;衣服再旧,也洗得干干净净。父亲的文章写得非常好,还爱钻研。他在大连起重机厂时,为厂报、广播电台写了很多文章。父亲这辈子穿的一件最好的衣服,就是母亲用他的稿费买来的。”

    在到兰考之前,焦裕禄活得精彩、充实,有点儿像一个“文艺青年”。到兰考之后,他却毫不犹豫地舍弃先前的一切,过上了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在兰考,他和人们同甘共苦,穿补丁衣,喝野菜汤,身先士卒地劳动,不眠不休地工作。他不但自己极度节俭、朴素,也要求自己的家人节俭、朴素,他家的餐桌总是和普通老百姓的餐桌一样简陋,他的孩子们穿的衣服总是补了又补,比普通老百姓的孩子穿得更朴素。如果对照前后这两种迥然不同的生活,他那一颗赤子之心便更加地令人动容。

    赤子之心,熠熠生辉。我从焦裕禄少年时的美好心愿写起,一直写到他为这份心愿燃尽生命、光芒永存。在写作的过程中,这光芒一直温暖着我的心,也一直在我笔下的字里行间闪耀着。我深深相信,这光芒也会超越时空,温暖每一位小读者的心,照亮他们成长的路。

    王杰是谁

    《王杰:小马驹的英雄梦》

    ——作者 王巨成

    儿童文学作家不能总是写淘气包、假小子,不能总是为畅销而写作,儿童文学作家有责任对今天的中国孩子讲述我们民族的英雄、我们时代的先锋,让中国孩子通过一位位英雄和时代先锋认识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明、中国的精神。当然,中国孩子也是有责任的,他们有责任去了解我们民族的英雄以及时代先锋,并且从他们身上汲取精神的营养和力量。

    这本书必须属于儿童文学,要有生动的故事,要让孩子喜欢读,要让孩子知道王杰是英雄,但王杰更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一位普通的战士,他成为英雄绝不是偶然,而是跟他的学习和努力分不开的。我要为中国孩子写出一个可信、可感、可敬、可亲、可爱、可近的王杰,让王杰的光亮照耀今天的中国孩子。

    中国的孩子需要英雄、时代先锋的光亮来照耀,因为中国的历史、中国的文明、中国的精神,是我们中国人的“根”。一个民族拥有了有“根”的孩子,这个民族就拥有了希望和未来。

    让中国的英雄精神为孩子的人生涂抹底色

    《中国女排:永不言弃的王者之师》《中国航天员:太空追梦人》《王选:“异想天开”的科学斗士》

    ——作者 葛竞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感受到身上的中国基因在越来越强地影响着我的创作,这些基因在我的童年就在心中播下种子,而后扎根灵魂深处,开花结果。我发自内心地希望,把祖国这片沃土上发生的动人故事讲述给孩子听,带他们认识那些充满正能量和精神光彩的中国人,我一直在寻找着这样的契机。“中华先锋人物故事汇”的创作给了我很好的机会,我选择了“中国女排”“中国航天员”和“科学家王选”这3个题材。

    我希望更充实更深入地展现英雄们的精彩历程:从踏上征途到走向辉煌。同时,我也希望对英雄人物的讲述不只停留在他们的丰功伟绩上,而是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让小读者走近他们,懂得他们,从他们身上得到人生的启示。比如,航天员邓清明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后首批航天员中的一员,也是一位没有执行过飞天任务的现役航天员。作为航天员中的后备力量,邓清明完成了同样数量、同样标准的训练,保持着始终如一的极佳状态。航天事业需要聚光灯下的英雄,也同样需要默默坚守的勇士。

    在写作中,我站在小读者的角度提出一个个问题:这些先锋为什么能做出超越他人的成绩?在人生的关键转折时刻,他们为什么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在人生的艰难时刻,他们又将如何克服重重阻力,不放弃,坚持到胜利的那一刻?在书中,他们的奋斗历程给了我们更好的答案。女排抱定了为国争光的决心,才会团结一心,创造“五连冠”的奇迹。中国航天员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所以他们无论执行升空任务,或是在地面作为后备队,都义无反顾。王选上大学时深入思考,选择了计算数学,正是因为这个专业与原子能、航天、国防科技等现代前沿科学密切相关,研究成果能直接为国民经济作出贡献。

    孩子们天生就崇拜英雄,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有无限的梦想,在寻找人生前进的方向。为孩子的人生涂抹底色,给孩子未来的旋律定下基调,让孩子们的心灵充满能量,把这些中国英雄刻在中国孩子心中,正是这一系列作品的初衷,也是我们中国儿童文学作家的责任。

    生活高于文学

    《孔繁森:高原上的红柳树》

    ——作者 张吉宙

    孔繁森,一名援藏干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关于他的故事,早已流传已久。两次援藏,血洒高原。这8个字,浓缩了他辉煌的人生征程。本来,我是抱着创作的态度,想把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用文学的手法,充分地挖掘出来,展现给今天的小读者。但他的故事,带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生活高于文学。

    在成人的世界里,孔繁森是时代的楷模,是一个英雄式的人物。但在孩子的世界里,孔繁森离他们有多远?我该怎样去创作他的故事?虽然文学是虚构的艺术,单从创作的角度而言,运用巧妙的构思、贴近孩子的语言,讲好一个故事并不难,可是,我发现一个问题,孔繁森的故事并不需要我去创作,或者说,文学创作在他的故事面前,没有任何的意义。

    在飘扬的五彩经幡和千年的诵经声中,我看到他高大的背影和温暖的笑容。当时,我已忘记了文学,他的故事,不需要再度创作。他的生活,点点滴滴都是故事。曾几何时,他忍受着高原缺氧的痛苦,冒着雪崩的危险,翻越一座座大山,去看望偏远学校的师生;他以一己之力抚养3个孤儿,为了给他们买衣物和营养品,他3次卖血;他数次去敬老院看望藏族老人,给他们送去温暖;他背着一个小药箱下乡,给牧民们送药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