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灵成长更值得关注
据媒体报道,在浙江杭州,13岁的晓晓(化名)是个不折不扣的学霸。然而,在一次单元测试中,她只考了全班第五。她觉得这是人生“污点”,甚至因此丧失了斗志,不想去学校。一向严厉的母亲狠狠批评了她一顿,不料小姑娘一气之下竟拿美工刀割伤了自己的手臂。所幸那一刀割得不深,但接下来的半个月,她整天窝在家里,情绪低落。直到心理指导老师跟她初步聊了聊后,才发现她的心理问题已比较严重。就医后,晓晓被诊断为抑郁症。
考不了第一就是人生“污点”?一言不合就以自戕来发泄不良情绪?怎么小小年纪就得了抑郁症?晓晓的种种表现看似“离经叛道”“难以理解”,某种程度上又似曾相识。现实中,的确有一些逐渐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外形高大,内心却不够强大,具有明显的偏执倾向,乃至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有研究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抑郁症已成为青少年继车祸之后的第二大致死原因。事实或许因国家和地区而异,但重视孩子的心理成长,应当成为一种教育共识。
孩子的心理问题并非一日之寒,往往是多种不良因素长期累积的结果。正如报道中心理医生所观察到的,“晓晓没有时间交朋友,也没有时间跟爸爸妈妈交流,长期处于高压之下,小姑娘的心情越来越阴沉,那次考试的失败就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孩子种种不符常理行为的背后,多与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有关。其实,报道中就反映了不少父母存在的教育问题,诸如“我爸妈朋友的孩子全是尖子生,他们一见面就拿我们的成绩做比较,我怎能不拼命学?”“从小到大,爸妈总在家里吵个不停,我只有拼命学习,考上好的大学,今后才能远离他们”等晓晓的心声,也是其他孩子的心声,折射出父母过高期待所产生的严重后果。
培育身心平衡、心理健康的孩子,固然需要学校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开展主题班会等帮助孩子解压,引导其正确看待挫折与失败,更重要的是家长要转变观念,从只关注成绩转向关注孩子的心灵成长,从做孩子学习的监工转向做孩子信赖的成长伙伴。孩子出现问题,父母是第一责任人,应该及时观察、勤于反思、勇于改正,将教育重心转向注重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善良的品性、良好的习惯和达观的生活态度上。尤其是对于学习优秀的孩子,要经常为之松绑,鼓励孩子全面发展,而不是持续在学业上加压。
孩子的心理问题不是小问题,有好的身体才有好的未来,做好情绪管理是为未来蓄力,身心平衡方能赢得未来。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要认识到,人生是一场长跑,唯有让孩子在心理、品格、学业等方面都做好准备,才可能顺利冲过终点,成为人生赢家。孩子也只有内心强大,热爱生活,乐于交友,具有抗挫折力和创造力,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倘若只关注孩子学业,对孩子只有学习成绩一条评价标尺,无疑是让稚嫩的心灵难以承受之重。一旦孩子出现心理问题,乃至发生悲剧,则悔之晚矣。
(作者系山东省滕州市荆河街道中心小学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