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能力为青少年成长赋能
受疫情影响,尽管全国学校当下仍未开学,但广大中小学生均停课不停学,采取多种形式让时间不虚度、学习不掉线。疫情限制的只是他们的户外活动,束缚不住他们对知识的向往和对成长的渴望。
但从现实来看,一些在线的教与学并未取得非常理想的效果。《法制日报》日前就指出,“有学生在社交媒体平台反映,家中缺乏学习氛围,而且长时间盯着屏幕,眼睛容易疲劳,状态不好,学习效率大打折扣”。这看似学生个人的感受,其实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有专家给出解决之策,即大众媒体在疫情期间,要发挥积极作用,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方法,尤其是帮助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在当前的特殊时期,学校无法开展正常教学,让学生自主学习便成为一种必然选择。但要达成共识的是,自主学习并非只让孩子自己学,父母不管不问,抑或老师单纯布置作业让学生做。自主学习有着内在的科学体系,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自主规划学习目标、学习进度,且能选用适合的学习平台或方式,如阅读、听书、研究、观察、实践等手段,使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价值观均得到升华。
相对来说,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最需要练就的是自主学习能力,尤其是利用互联网教育资源进行学习的能力。《光明日报》近日刊发署名文章,其中就论及“与面授课堂相比,在线学习为学习者提供同步和异步等不同学习方式,打破了学习活动在空间上的一致性,使学习更具个性”。因此,让疫情期间孩子的学习更有效率、更为持久,家庭和学校都要花心思下力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既最大限度不耽误疫情结束后正常的学校教学进度,也让学生学有所获,不辜负大好光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弯道超车。
但自主学习能力并不容易练成,需要从小磨炼,在不断试错中提升。之于家长,与其做孩子学习的旁观者、监督者、批评者,不如做一个共学者、参与者、辅助者,加入孩子的学习过程,与之共同研究解决有趣的现实问题。无论是做一些小发明小创造,还是玩一些小探究小游戏,都有助于让孩子爱上学习,发现学习的门道。之于学校,则重在转变应试思维,让教学丰富多元。就像华东师范大学面向全校学生发起的劳动实践体验活动那样,倡导学子居家开展各类创造性劳动实践活动,或者向家人学习一门家乡特色的手艺,或者学会制作一件家乡特色的物件,以短视频、图片、绘画等形式呈现出来,进而传承劳动文化、提升劳动素养。同时,学校不妨多发挥自身优势,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共同体。眼下虽然学生不能聚在一起,但借助远程连线,集思广益,协力研究现实问题,势必能全面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次疫情为全面反思和推进自主学习提供了一个契机。自主学习不是嘴上说说,也并非空中楼阁,其本质上是一种核心素养,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反映,制订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开展学习、树立目标意识、确定学习范围、营造学习环境、自我检查反省等,都考验着孩子的自立性、自为性和自律性,也考验着家庭与学校的教育成果。
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始终是父母的心事、家庭的大事,也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但学习说到底是孩子自己的事,当教育教学朝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向努力,孩子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计划,知道哪一种学习方式更适合自己、如何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就能一点点走上轨道,找到学习的动力、信心与成就感,并终身受益。与那些缺乏规划、整天打游戏的孩子相比,与那些缺乏主动性、认为完成作业即万事大吉的孩子相比,有目标、有行动、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孩子显然更有前途。
自主学习能力还牵涉着孩子的自我管理、生涯规划等能力,彼此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水涨船高的关系,甚至还会反哺孩子的情感发育,助力其更清楚地认识事物,对自我、社会、国家有更深理解,进而准确校正自己的行为,正确看待学习与生活、理想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而做到这一点,将有更多论文诞生在大地上,将有更多孩子坚定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终身的信念,中国教育的未来也将变得更加美好。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