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额小了 质量高了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3-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上学期末,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澧源镇第一小学五年级378班学生张钊铭刚拿到小学生素质教育发展报告册,立马满脸笑容。这次期末考试,他的成绩较以前进了一步,5门功课全部达到90分以上。

    “原来60甚至70多人的大班,变成了不到50人的小班,告别了拥挤的教室,教师压力小了,学生成绩明显提高。”校长向佐鑫高兴地说,去年秋季,桑植县金海学校、芙蓉学校和启智学校同时投入使用,新增学位4980个,大大化解了城区学校大班额的压力。

    作为湖南旅游龙头,张家界市旅游业欣欣向荣,给经济社会发展装上了强大“引擎”。2007年,该市城镇化率还只有34%;到2018年,城镇化率达到49.2%,增加了15.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教育的“负担”大幅加重:在校学生每年都在增长,城区学校“超负荷”运行。2018年底,张家界义务教育大班额学校共95所,超额学生人数为10060人;大班额班数为1071个,占总数的30.4%,高出全省近8个百分点。

    面对重重压力,张家界市把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作为全市重点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将其列为市政府“理旧事解难事办实事”集中攻坚行动计划,市委书记虢正贵、市长刘革安靠前指挥,坚持一季度一调度,努力打造张家界教育升级版。

    近3年,张家界市共投入资金32.48亿元,新扩建义务教育学校24所,改扩建学校21所,新增学位26365个。同时,争取了6所芙蓉学校落地。其中,2019年新建、改扩建学校10所,已全部投入使用,新增学位9995个,大大缓解了大班额压力。

    对于经济相对落后的张家界市,同时建这么多学校,经费压力很大。为了按时、定量、保质消除大班额,该市大力引进民营资金,通过鼓励投资办学、社会捐助等方式,加快推进学校建设。以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进社会资金11.9亿元发展民办教育,张家界金海学校、张家界雨露学校、慈利县银澧学校等优质民办学校先后落地。同时,市里出台中心城市中小学幼儿园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将通过置换资产、信贷、债券等融资24.5亿元,以新建、改扩建、政府回收等方式建设52所中小学幼儿园,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0090个。

    “教育项目建设,不仅立足一个‘快’字,更要抓一个‘好’字。”张家界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如此多学校同时建设,在张家界历史上是罕见的。公办民办齐头并进,在消除大班额的同时,意味着张家界教育正朝着“公办教育为主,多元办学并存”的格局发展。

    在大力增加学位的同时,张家界通过“老校+新校”“强校+弱校”“名校+村校”等多种办学模式,从硬件与软件方面实现教育资源强弱联合、良性互动、优势互补,从源头分流,有效缓解热点学校招生压力,满足家长和孩子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为杜绝新的大班额产生打下坚实基础。

    在建立乡村教师各类荣誉奖励等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实行城乡教师职称“评聘”分离,将乡村教师放在优先位置,尤其是对在乡村任教满30年的教师职称不受岗位职数限制,可直接坐上晋升晋级“专列”,改变了以前乡村教师职称评审“难于上青天”的状况。

    通过抓教学、抓改革、树特色,张家界市一些乡村学校已出现学生回流现象。“今年春季就可以回乡里读书了。”在桑植县城澧源镇二小就读的芭茅溪乡六年级学生张伟,在妈妈那里听到了一个好消息——今年过了春节,他将回到乡里读书,再也不用为了赶时间上学起早摸黑了。

    张伟的妈妈朱芳英告诉记者,这两年,芭茅溪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转回乡里读书,对孩子升学影响不大,也方便照顾家里。在芭茅溪小学,目前已有38名学生回流就读,5名城镇学校学生转入就读。

    数据显示,2019年,张家界市共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402个,完成省定年度保底任务数的137.20%,完成省定年度努力任务数的107.49%,实现“双突破”。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