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尊重与保护自然的道德自觉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3-19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特别关注“停课不停学”的实践探索

    生态道德课程是学校生态道德教育得以实施的载体,对推动学生生态道德实践养成具有重大作用。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从另一个侧面显示出加强生态道德课程建设的紧迫性,同时为加强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契机。

    疫情暴露出的公民生态道德问题

    时下人们一般认为,与2003年引发SARS疫情的病毒一样,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也是野生动物,由于人类捕杀、售卖、食用野生动物,导致病毒“移居”到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引发了人们对猎杀食用野生动物的愤慨,也引发了人们对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修订的关注。

    法律对约束人类行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也有其局限性——只能在违法行为发生后进行惩罚,而对未触犯法律但不符合法律精神的行为却无能为力。这就需要道德在生态保护上发挥作用。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提出有关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方面的要求,这理应成为学校道德教育和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指导思想。

    思考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不食用、不售卖等简单的行为要求上,而更应重视动物生态,进而思考人类与其他物种及自然界的生态关系问题。一个人只有关爱自然、尊重自然、尊重生命并将这些意识转化为道德自觉,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成为负责任的生态公民。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也强调,生态道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明确将“积极践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纳入“推动道德实践养成”的层面。

    挖掘现有学科课程中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

    生态道德行为准则依托生态学知识,生态道德素养的形成必须以掌握一定的生态科学知识为基础。当前,中小学科学、生物等学科中呈现、渗透了不少自然科学领域中的生态学知识。教师在教材解读和教学设计的时候,要关注生态知识与生态道德行为习惯之间的转化关系,结合当下《中小学德育指南》《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试行)》等规范性文件中生态道德的要求进行理解,提高学生的生态道德认知水平。语文、道德与法治等学科以渗透生态道德规范、情感和价值观为主,从而体现时代特色。在科技日益发达但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要更多提升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感恩之情,主动缓解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要让学生明确意识到,人作为生态系统中唯一能够通过智慧、能动性改善生态环境的生物,必须对生态环境负有道德责任。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尤其是“天人合一”的生态道德观,应作为当下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理念。历史学科则可以充分挖掘我国生态文化中蕴含的生态道德教育资源。

    学科教师要关注并研究本学科课程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方式,关注生态规律向生态道德义务转换的教材表述和呈现方式,研究生态道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体系的方式方法,尤其要抓住生态道德教育的契机,打通课内外教学内容,关联书本知识与实际生活中丰富的生态道德教育内容,以鲜活的案例对学科课程中相关内容进行印证、补充和完善。

    开发有助于生态道德素养提升的校本课程

    相对于学科课程,生态道德教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更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关注现实生活中生态道德的冲突问题。生态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决定着生态道德冲突不可避免,在面临生态道德冲突时要做出正确的道德选择。教师应通过编写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态道德冲突案例,帮助学生明确在面临生态道德冲突时的处理原则,提升理性判断能力。二是关注生态思维能力。人与自然不是主客二元对立关系,而是整体统一的关系。生态思维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和平衡性。教师应结合重大生态事件,引导学生建立行为的生态后果意识,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这两个方面是当下生态伦理学、生态哲学关注的重点,也是中小学生生态道德意识形成的核心要素。

    聚焦学生生态道德素养提升的校本课程设置,学校要真正能够根据自身的情况,从“原来有什么,现在需要什么”出发,研究开发适合中小学生使用的校本课程。“生态嵌套结构”对培育中小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具有重要影响。要把家庭、社区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资源。在生态道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中,要多关注“两微多端”等新媒体的生态道德教育功能,通过微信公众号等量身定制视觉冲击力强的校本生态文化作品。本世纪初,我国开始了国家级绿色学校的建设和评比活动,之后各省市也相应进行了省级、市级绿色学校的建设和评比,涌现出一大批特色鲜明、成果明显的绿色学校。这些学校现有的比较成熟的绿色学校建设校本课程,需要从生态道德建设的角度进行提炼总结。这既是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也能为其他学校的生态道德教育提供经验。

    融合已有的实践课程,开发生态体验课程

    生态体验适合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能促进中小学生发挥道德想象力,形成道德记忆,是中小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要以中小学生亲近自然、产生与自然共存共容共生的情感培育为目的,结合绿色校园建设、研学旅行、社会服务、志愿者行动等增强生态道德体验。如某校与已有的社团活动结合,组建学校“小河长”团队,进行环保社团活动,开展对当地的水质监测活动,体验当前的生态环境状况;结合志愿者活动,组成“生态小卫士”,参与家庭空气净化、低碳出行和垃圾分类活动;以减少“生态足迹”为目的,开展“生态小主人”活动,围绕家庭日常的饮食结构、消费方式、出行方式,体验家庭的碳排放,从而自觉践行节能减排绿色生活方式;与学校的文学社联合,开展生态文学作品阅读周活动;结合榜样教育,开展生态保护榜样人物宣传周活动;与研学旅行结合,开展生态旅行。

    生态叙事是生态体验的独特途径。教师可选择人与动物、人与自然、人与生态三个主题不断扩大生态道德叙事,通过角色扮演、戏剧展示等增强学生的生态情感体验,让学生认识到自然不仅是资源提供者,也是审美对象,具有内在价值。生态道德责任是生态体验教育的重要主题,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更关系到未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可通过促进生态体验唤醒学生内在的道德自觉,激发学生对生态环境的道德责任感。

    (作者系南京晓庄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本文系江苏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江苏地方师范院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路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