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淬真:现代职业教育的行知实践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3-2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新时代 新职教 新征程(浙江篇)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真”字道出了教育的根本、做人的真谛。生活中,唯真才善,唯真才美,唯真才坚。

    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是一所国家重点职业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近年来,学校以创建浙江省中职名校为契机,创新并实施文化、现代化、人性化三大举措,构建“三化淬真”职业学校现代化治理体系,生动诠释了陶行知先生的“真”思想真谛。

文化——文化立校厚植办学根基

    “学校治理”离不开文化支撑,学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积极推进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建设,营造一种蓬勃向上、积极进取、团结友爱的良好校园氛围。

    构筑底蕴深厚的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思想核心,是学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学校秉承“知行统一、德技双修”的校训、“知·传创、行·致远”的办学理念,通过“写好中国字,说好普通话”“诵读经典”等特色文化活动的影响,厚植“求真、求善、求美”基因;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弘扬“为人、为学、为师”的优良教风,逐步形成以“责任”和“爱心”为核心的师德规范;以丰富多彩的思想教育活动为载体,努力形成“立学、立身、立业”的优良学风;加强与主流媒体的合作,塑造学校良好形象,使全校师生员工自然产生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进而形成学校精神。

    近年来,学校成功创建“宁波市文明校园”“宁波市书法实验学校”“545成长导师制”“校园金钥匙工程”,并先后获评浙江省德育品牌。

    打造人本理念的制度文化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教育和管理职能发挥的手段,起到“以规育人”的作用,对学校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学校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重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保障教育的有章、有序、有效。 

    学校坚持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着力于提高办学理校能力。以完善学校章程为统领,积极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筹备成立多方关联机构及企业家代表组成的校理事会,拟定了宁波行知中等职业学校咨询理事会章程,进一步规范学校的办学行为,进一步做好校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深化校系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进一步明晰校系二级管理体制责权利,制定学校对各职能部门、二级系部的考核评价体系,优化了系部的人员管理结构,进一步明确部门、岗位的工作职责,调动了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及创造性等。  

现代化——现代化理念引领办学水平提升

    学校根据《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坚持问题导向的原则,梳理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现代化理念不断提高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及精细化水平。

    共建共享共治,铸就现代化管理新引擎

    在政府部门、社会多方合力下,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注重实效、合作双赢”为原则,构建了以“三联、三享、三发展”为核心的校企合作新模式,即学校主动与行业、企业联络感情、联结利益和联动政策,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关系,实现了行业标准、服务(技能)流程、校企资源的三共享,形成多元主体“共建共享共治”的新格局,最终达成学生、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目前全校已经牵头成立了3个职业教育集团,实现了校企联合办学,为学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提供了更加广泛的资源共享与合作基础;学校积极扩大国际交流合作,与芬兰、韩国等国家的多所学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开展了中本一体化人才培养和教师互访讲学、教师研修等形式多样的校际交流与合作项目;2016年,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慈溪学院正式落户学校,使学校成为慈溪首所中高职一体化的职业院校;2019年,学校与浙江万里学院合作开办计算机网络专业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培养;同年,学校成功申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1+X”证书制度首批试点,走上了多类型办学发展的快车道。

    “专业现代化”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学校按照“突出优势、聚焦特色、创新机制、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实施现代化专业群建设, 探索中高职一体化办学模式,开设“智能制造”类新兴专业,并整合现有专业资源,形成建筑与智能化、财经与商贸、旅游与人文艺术3个特色鲜明的专业集群。

    学校目前拥有国家级别重点建设专业3个,省级示范专业3个,省级骨干专业1个,省级新兴特色专业1个,宁波市品牌专业1个及宁波市重点发展专业2个;拥有省级实训基地3个,宁波市校企共建高标准实训基地1个,宁波市优秀校外合作基地2个。其中,学校旅游专业依托企业式管理和全景式教学,使学生的岗位核心技能获得了极大发展,杭州湾大酒店“一站式学徒班”全部对口就业,更有18%的学生通过“校协合作回炉计划”进入酒店的后备干部培养梯队;学校还推出了一系列社会公益、旅游产品推荐等活动,打响了“旅游+文化+教育”的团体品牌。

    此外,学校开发了旅游行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特色教材,构建起集素质培养、技术基础知识、专业能力训练、工作实践和职业培训为一体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目前已完成校本特色教材6本(出版4本),编制基于工作情景项目化电子教材12本,初步开发MOOC资料3个系列、40多章节。

    “互联网+”打造智慧校园新生态

    学校高度重视智慧校园建设,自主研发信息化基础平台,以时间为主轴支撑业务安排日程化,以流程为驱动支撑业务办理流程化,以数据为核心支撑管理决策可视化,以强化数据增值服务的理念,提升管理效能,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依托“智慧校园数据中心”和“感知校园—物联终端”推行数字化优质教学资源共建共享计划,构建智慧教育支持服务体系。目前,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共建小组,完成教学方案等数字化资源建设,开展“我的精品课堂”主题活动,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大胆尝试“信息化”教学,探索“互联网+”课堂;建立了校级优质课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实施信息化,优化课堂教学。近3年,学校共开发35本校本教材,其中有9本教材入选浙江省中职课改校本选修教材获奖名单,有5本教材被列入推荐书目,在省教科院网站上共享,供全省中职学校选用。

人性化——人性化管理传递办学温度

    学校实施扁平化管理,构建现代学校治理体系,提高了管理效能。这样的管理机制,把以事为核心的管理转向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推进了全员、全程育人,通过管理机制改革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形成朝气蓬勃的发展态势。

    以创新为引擎,护航师生终身发展

    学校立足职业教育现代化办学理念,吸收、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经验,开发适应学生终身发展的个性化、网络化、社会化课程,构建动态调整、持续发展的多样化选择性课程体系。建立和优化“选择”机制,探索实践“工作室制”教学、“三界融合”全景式教学、“学科+”等创新模式,建立多元化人才评价体系,全面实施学生“成长导师制”,让学生明晰成长方向,树立发展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合适的教育,各尽所能,各得其所,人人成才。

    学校创新“上挂、横联、内提、外引”的模式,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启动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计划,开展课堂教学能力、教育信息化能力、科研实践能力、技术创新和技术服务能力培养的活动,制定教师业务能力考核机制,通过业务成长的数据采集和信息化分析,结合教师个人专业化发展规划,打造一支具有教育信息化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技术创新和服务能力的教师团队,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目前,学校有省教坛新秀,宁波市名校长、名教师、专业首席教师、优秀“双师型”教师、骨干教师等共12名,超过20人在全国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获一等奖,两人获大赛特等奖。学校成立了1个省级大师工作室、1个宁波市级名校长工作室、4个慈溪市名教师工作室及6个优秀教研团队。

    打造“幸福行知工程”,激发师生活力

    近年来,学校大力实施“幸福行知工程”,把教职工幸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广大教职工对美好校园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

    学校建立健全教代会、学代会等组织,强化师生员工在学校重大事项决策过程中的知情权和在政策制定、执行过程中的参与权、监督权。深化岗位设置管理,实现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建立能上能下的岗位聘任制度,按岗取酬、优劳优酬,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的人事分配制度。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人才建设方案和创新团队建设办法,让教师有获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同时构建“一全双核”育人课程体系,开展以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生命健康教育等为重点的十大教育,关注不同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差异,把“补短”教育变成“扬长”教育;深入推进实施“校园金钥匙工程”,把学生培养成为“心中有爱、眼中有人、腹中有货、手中有艺”的“四有人才”。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