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教育”:一种全新的育人模式
时时皆教育,处处是课堂,真情培育人,这不是说说而已的一句话。如今,它在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区第一小学成为常态化的全新育人模式,诠释了教育的创新不只是在学校、在课堂、在书本,而是将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植根于对每一个学生课后教育的真情服务之中,从根本上解决了小学生放学早、家长下班晚,放学后去哪儿的“三点半”问题,走出了一条全新的特色发展之路,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赞誉——
“课后教育”要做好“六个明确”
近年来,武陵区第一小学充分发挥中小学校课后服务的主渠道作用,把“课后教育”作为民生大事来抓,作为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一项重要举措,为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搭建广阔的发展舞台。
武陵区第一小学是常德市先期试点的学校之一,每周一至周五放学后,开展不超过2课时的课后教育,辅导学生完成作业、自主阅读,围绕学生兴趣爱好开展活动,实行“学生弹性离校”制度,在百姓与学校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
创新“课后教育”的育人模式,体现在做好“六个明确”。明确课后服务的原则为安全第一、校内实施、考核监督;明确课后服务文件精神,调动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积极性;明确课后服务师资为在校教师、具有资质的社会力量、家长志愿者、公益团体等;明确课后服务内容为动静结合,辅导作业与社团活动;明确以体育、艺术、科技类为主要方向,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年龄特征、心理特征安排活动,全面做好课后教育工作;明确社会力量进驻社团的责任与义务。
这一做法惠及1800多个家庭,让学生开心、家长安心、教师尽心、学校用心、社会放心。
“课后质量”要确立“五大保障”
什么是教育创新?什么是真情服务?武陵区第一小学的创新经验主要是“五大保障”,为学校的课后教育铺平了道路。
一个管理办法。学校制定《武陵区第一小学课后服务管理办法》,从安全、教学、服务、评估4个方面入手,既保证质量又保证安全,提高了课后教育的质量。
一份责任担当。学校与社会机构签订《社会机构课后服务安全与质量责任状》,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做、处处皆教育。
一本活动手册。学校创编《武陵区第一小学课后服务活动手册》,从学生考勤、学期计划、学期总结、图片资料、大事记录等多个方面,规范教师的上课思路和流程。
一支志愿队伍。学校的课后服务不光有学校行政、教师查堂,还聘请多名家长志愿者全程参与监督课后服务,营造了家校共育的良好氛围。
一套评价体系。学期结束后,学校组织学生、家长、教师、行政分别进行测评,再根据四方测评结果,评选星级社团,凡优秀和良好等级的社团,下学期才能继续进入学校社团服务工作。
“以前放学了就一个人在家写作业。现在好了,再也不孤单了,每天放学后与那么多的小伙伴在一起,别提有多开心了!”学生们表达了对“课后教育”的感想。
“课后服务”产生了“三大效应”
武陵区第一小学创新的课后服务教育模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声誉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产生了“三大”育人效果。
一是“课后教育”解决了家长负担。学生在学校做作业,教师提供面对面的辅导,减轻了家长在家辅导的难题和后顾之忧。
二是“课后服务”增进了亲子关系。家长们下班后接学生,既不用给家里的祖辈添加负担,家长还能亲自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家庭教育的深入开展。
三是“课后活动”提高了教育质量。学校提供丰富的社团活动,让学生们在课后教育中增长知识和见识,减轻了学生每周末参加社会其他教育活动的负担。
特色创新铸品牌,课后教育结硕果。2019年武陵区第一小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课后教育社团嘉年华活动,全校1800多个学生及其家长沉浸在40多个社团的展演中,学生们全面展示了多样风采。许多学生家长感慨道:“课后教育不仅解决了我们双职工家庭接送孩子、辅导学习的压力,还让孩子在各种社团活动中快乐、幸福、健康成长。武陵一小不愧是一所人民满意的学校!”
(谢英 肖颖静)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未命名文章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