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博物馆,儿童来建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4-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我希望我们的博物馆永远不锁门,可以随时进去!”

    “我想在电影馆里看到我之前画的海报!”

    “我心中的微电影博物馆里应该有一个放映厅,里面放映的都是我们自己拍摄的微电影!”

    每年的校园微电影节结束后,我们该如何安置孩子们的作品——签名墙、自制道具、宣传海报以及优秀的微电影呢?经过问卷,孩子给出了一个答案——建一个“校园微电影博物馆”。不得不感慨儿童的脑洞,虽然想法千奇百怪,但孩子们的回复里出现了一个共同的字眼——“我”。“我喜欢”“我希望”“我想”……是的,既然要建一座孩子的博物馆,那就应该顺应孩子们心中所想——场馆的布置应该是他们所希望的,里面的故事也应该是他们所经历的。

    杜威认为,教学过程应该是“做”的过程,在“动手做”“实验”“探究”“设计”“创作”“反思”的过程中进行“体验”“体悟”“体认”,在全身心参与的活动中,让孩子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创新能力。

    微电影博物馆建设初期,我们也在思考如何“做”好这个主题。“做”即行动,行动就需要有“人”,那么博物馆的建设者应该是谁呢?设计师?学校管理层?老师?最后,我们决定让校园里的孩子成为建设主体,因为只有孩子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只有孩子才知道同龄人喜欢什么,实践活动的实施应该处处看到“儿童”的行动。

    “整个外墙可以绘制英雄联盟的人物,特别酷!”

    “不行,不能全部是外国的电影人物,还要弘扬我们的传统文化,可以考虑《西游记》里的人物。”

    “我觉得哪吒闹海不错,你看他的身体是藕做的,脚下踩着莲花,多配我们荷花小学啊!”

    确定“儿童博物馆儿童来建”的思路后,我们面向全校“招兵买马”,邀请学生参与微电影博物馆的设计,很快就招募到了首批设计师共12名。为了让更多同学参与,孩子们又多次召开听证会,不仅邀请不同班级同学参与,还邀请学校管理层参与,每一次他们都会认真陈述自己的想法,在宣传博物馆的同时也希望得到更多同学的认同。听取不同的声音后,他们又反复修改效果图,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要把自己画出来的设计稿变成真实的建筑,还需要招标建筑公司,于是,经过学校的牵线,孩子们确定一家公司开始施工。其间,他们同设计师、施工人员数次踏勘现场,与之达成共识才开始进行实景搭建。

    “看,这是美术组同学给《影子》这部影片画的海报,你看,同一个内容海报的样式有9个,太了不起了,所以们用这面大墙来展示他们的成果。”

    “看,这是我们调查的同学们最喜欢的十大儿童电影。”

    “看,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电影,为了找到它,我们花了整整一周时间,但是觉得很值得!”

    工程竣工那天,一件件物品都去了它该去的位置——优秀微电影展播区、微电影历届作品陈列室、虚拟电视台、戏剧教室和微电影道具制作室。对于孩子们来说,博物馆里的每一件东西都代表着一份独特的校园记忆。他们对物件的各个细节、色调、神韵都了然于胸,而且熟知关于它的故事和传奇。于是,这些博物馆的建设者们又成了服务者,自发担任起小导游的工作,给同学们提供“有声服务”。

    哲学家康德早就认定:“人是一个有限的理性存在,但有无限的可能性。”处在发展过程中的儿童更是有无限的可能性。我们并不需要刻意地确立或预言儿童的可能性,但必须不遗余力地去寻找种种可能性,为学生创造一段有意义的学习经历。而此刻,如果我们认定“儿童博物馆”的建设能够让儿童“有可能发生有意义的学习”——不是为了单纯认知而是为了探索世界的学习,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其实校园里的每一个儿童个体都可以建设一座心中的个性博物馆。

    人生极其短暂,我们一定要深信每个生命都是一部百科全书、一座图书馆、一份物品清单、一系列的风格,它可以不断地被重新排列、组合,以一切你可以想象到的方式,收藏生活过往。就如上世纪70年代出生的人小时候曾为得到一本喜欢的连环画不吃早饭存下饭钱,80年代出生的人小时候曾为一张心爱的邮票不得不拿出另一样心爱物品置换,集火花、集硬币、集公仔玩偶……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自己的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无须宏大,只收藏兴趣与记忆,因为它属于心灵本身,是“我”的心灵归宿。

    (作者系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荷花小学教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