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促发展 教育戏剧助落实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20-04-17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育,要贯穿到校园生活当中,努力使每一个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培养出优秀好少年。

    黄桥小学创办于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至今已有117年办学历史。1994年,学校树起“养成教育”的大旗,几十年间,“养成教育”已成为学校的校本传统。学校不断丰富“养成教育”的时代内涵,拓展“养成教育”的手段和方式,做到“教之以理、养之以情、导之以行”,努力使每一个学生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养成好习惯 养成好少年

    为践行泰州市素质教育“5+2”工程要求,学校编制了《黄桥小学养成教育目标ABCD》,抓“养成教育”研究;在学生礼仪“养成教育”方面发力,抓“养成教育”落实。学校提出了“养成教育”精细化管理思路,把“八礼四仪”的教育目标分解到各个年级进行训练。学校重视面向学生生活的“养成教育”,将“养成教育”与学生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结合起来。

    学校将“养成教育”课程化,使“养成教育”规范、长效。一是开设好习惯课堂,由学校教师分年级编写校本教材《养成教育读本》并进行教学。二是学科教学渗透“养成教育”,充分挖掘各科教材中的“养成教育”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既明白“理”,又训练“行”。三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制作多部“养成教育视频课程”,利用每周一节的“养成教育晨会课”进行“养成教育”行为训练。

    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不仅包括知识的传授、行为习惯的培养,更需要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在“养成教育”过程中,学校以实践体验为基础开展一系列的“养成教育”活动,让“养成教育”始终保持鲜活。丁西林剧场的设立,就是学校通过教育戏剧进行“养成教育”的创新举措。

    教育戏剧课程 追求审美人生

    百余年间,成千上万学子从学校踏上人生旅程,成为振兴家乡、建设国家的中流砥柱。其中,剧作家丁西林、章力挥,尤令黄桥小学作为母校骄傲。在积极发掘学校历史人文资源的基础上,学校研发并实施了校本课程“丁西林剧场”,对学生进行戏剧启蒙教育。2017年,“丁西林剧场”获评江苏省中小学课程基地。学校建设了“丁西林剧场”教育戏剧课程研发中心,开发了“戏剧手工”“戏剧游戏”“英语话剧”“戏剧表演”等9门社团课程,形成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戏剧课程群。追求审美的、艺术的、高雅的、情趣的生活,是学校“养成教育”的目标之一。教育戏剧是艺术的、审美的课程,学校借此培养学生追求美好生活的习惯,提升审美素养,培养审美的人生追求。这也是现代人应该养成的习惯。

    “西林戏剧节”是学校“四大校园节”之一,每年一届,每届为期一个月。通过课本剧汇演、戏剧头饰我来做、戏剧故事我来讲、指定故事进行剧本改编等形式,使学生尽情施展才艺;通过教学观摩、培训讲座等活动,教师学习交流教育戏剧的实施策略。

    学校大力推进戏剧元素进学科课堂:语文教学中,因文制宜,开展“读者剧场”;数学课堂上,重视“模拟情境”,让学生在情境创设中学习生活数学;英语教师将课文改编成快乐的“教育戏剧”,让学生们在快乐的表演中收获知识,形成能力,养成好的品行。戏剧元素进课堂,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变革,给学生增加了更多情感体验的机会,也成为学校教育戏剧文化的一部分。

    学校把教育戏剧活动的方式,向“养成教育”校本课程的实施方式上延伸,借助丁西林剧场把《养成教育读本》演出来,戏剧演出的现场感更能震撼学生的心灵。

    “丁西林剧场”课程基地的建设,让教学内容情境化、生活化,让学生在表演中明理、导行、怡情,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审美素养得到培养,也使学校的“养成教育”文化建构走向特色化、多元化。

    20多年来,学校高举“养成教育”的大旗,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取得了显著的实践成效。在未来,学校将继续落实“养成教育”,走内涵发展之路,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下功夫,为老区教育的改革发展续写新的篇章!

    (章素娟 何亚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