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学院基础二年级讲义 (3)
基础二年级
律诗章法决定作品质量
第三讲 承句
首先,就上一讲之后,我们就学习的过的内容,对偶句进行复习。
一、偶句的复习:
因为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是承句,在详细讲解承句之前,我们必须要首先复习一下与承句密切关联的一个概念,偶句。
在这里,再次重申:“偶句”不是中华诗词学院的发明,更不是学院故意生造的词汇。偶句一词贯穿于自西周以来,一直到清朝的整个文学历史。并且,在隋朝正式纳入格律中,唐朝的官方机构(礼部下属的教坊)所颁布的格律中,皆使用偶句一说。 本着尊重文学历史,继承传统文学的精髓的宗旨,且更能充分说明律诗的格律,解释格律、了解格律、进而达到掌握格律、使用格律的目的,学院采用偶句这个说法,一不是异想天开,二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仅仅是对格律的尊重以及对祖国灿烂文明的继承。
相对于偶句来说,盛传的“对仗”这个词汇,只因为对仗本身:一没有确切的概念、二没有官方的背景、三因为其历史实在短暂(时间上不足偶句历史的十分之一)、四无法充分解释律诗、五因为对仗与起承转合实在扯不上关系(关于对仗方面的学说,均无与起承转合联系的字语),而起承转合是律诗最基本的骨架。因此,学院不使用对仗一说。但,这并不表示学院反对“对仗”,更不是对使用对仗的朋友们有任何的误解或歧视。学院的态度是,无论使用偶句或对仗或其他的说法,都是被尊重的,任何一种说法或提法,没有优劣之分、亦无高低之别,愿意使用哪种说法与他人交流,都属于个人的权利,这个权利不仅不应该被剥夺,更应该被充分的尊重。
关于偶句和对仗的关系,由于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虽然都同时指向律诗的承句或转句,但所强调的含义以及具体到写作时候的细节要求大不一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所以,无法将他们联系起来。如果非要问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是,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对仗对词性以及结构等现代汉语的要求较简单、较容易,一个字的词性随手翻开《新华字典》就可以查到,并不强调分句之间的关系,与起承转合的关系,更是提也未提及。比如,对仗具体有什么作用、对仗的目的是什么、对仗究竟应该如何写才能符合起承转合、对仗本身两个分句是什么关系、两个分句应该如何安排、音律在对仗中的作用等等。在这一系列问题未解决的情况下,我们无法使用对仗去说明格律诗。
反观偶句,偶句着重强调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相互如何配合、不同的配合具体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偶句前后分句具体应该如何去写、什么样的字应该安排到分句中的具体哪个位置、为什么有的情况下不使用偶句等等,偶句这些功能和作用,古人用实例告诉了我们。这也是,学院为什么采用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偶句这个章法的原因。
我们知道,现代汉语语法是针对现代汉语而言的,并不是单独针对律诗而言,纵观所有的书籍,皆没有说现代汉语语法是律诗的语法,事实很清楚,律诗千年历史长河中,并不见现代汉语的语法,古人根本就不可能知道。比如“孤帆远影碧空尽”中的“远”字,是什么词性?谁也无法对其说明,句中的远,是“逐渐远去”的意思,这就是律诗的魅力。远,既不是“远的”(形容词),更不是远处的意思。再比如,下一句“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主语是什么呢?
综上所述,学院不使用现代汉语的语法来讲解律诗,正出于对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尊重,而不仅仅是割取其中现代汉语的一段。现代汉语不过百年历史,相对于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何其短暂也。并且,在这百年现代汉语的时间段中,作为诗歌中的领军体裁,是现代诗,并不是律诗。
特别强调、着重强调:对任何提法或说法,学院都予以尊重。任何交流与讨论,仅限于文学本身,不同的意见或看法,并不表示对不同看法的轻视或攻击,这些交流与讨论不涉及任何有关人品层面的内容。
二、承句:
上一讲,我们为大家详细讲解了起句。今天,我们在起句的基础上,讲解承句。在讲承句之前说明一下,上一讲的起句,并不意味着起句已经完全讲完,恰恰相反,没有讲完。基础年级以后,会讲解起句初级的内容、到中级讲解填词之后,在高级班还会回到起承转合上来,那时候高级班的起承转合同样有更细致的内容等待大家,所以,关于律诗的起承转合远远不是我们今天讲解的这样简单,路要一步步的走,我们的讲义将由浅渐深。
我们还是结合上一讲的例诗来具体的交流。大家看李白的诗: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律诗有没有结构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早在前面的讲义中我们就说过,起承转合是律诗的骨架,律诗的基本结构,就是起承转合四个部分。按照格律的要求,承句为什么为偶句。其原因是,首先单个分句不能完整的实现承的功能,也不容许凭单个分句去实现承的功能,这正是律诗的美之所在。其次,在偶句中,平仄相反不过是最简单的基础,并无任何奥妙,“平仄相反”比“平仄相对”更能准确的表达清楚。另外,偶句与非偶句比,相对的有难度,偶句着重强调了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相互配合缺一不可。仅就这一点也表现出了承句与起句的不同,它是必须也是一定要以偶句的形式来出现的。具体看李白的诗: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这是这首诗的承句,它首先是偶句,这一点毫无问题。此地==孤蓬、一==万、为==里、别==征,从义对的角度看,这两句不相等也不近似,此+孤、地+蓬、一+万、为+里、别+征,非常的和谐成双成对。
再看“此地一为别,”这是承句的前分句,是在起句的基础上,转变了一个角度来写,虽然它还是景语,但是完全没有停留在起句上原地不动。它完全是在起句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扩张,而不是在意思上还停留在起句。“此地一为别”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说明,此地是别的地点,别的方式有很多种,李白这首作品中是一为别。这正是在起句描写地点的基础上,进行的说明,说明在这个地点做了什么。南北朝鲍照句“一为天地别”与李白“一为别”近似,唐诗中含“一为”二字的作品达98首,基于唐朝诗歌作者从儿童时期开始学习的教科书的一致性,故他们从书本上学习来的“一为”具有相同的释义,而不是各自按照个人的理解写进作品中,这个叫做共识。如同今天我们上小学上中学学习的课本内容都相同,因为这属于国家的教育体系,这点,没什么难理解的。
任何文学的指导思想,都是为其内容服务的,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完整的结构,本身就是一种美,而律诗这种体裁,以其独特的结构,呈现给世人独特的美。文学艺术具有这样那样的审美意义,结构完美的特征在其构成因素之间,相互的紧密关系表现出互为补充和谐统一的美感。
起句交代了地点,表面上虽看不出有任何的提问,但实际留给读者的(读者所关心的),就是在这里做什么,作者描写的起句的这样一个场景究竟是要干什么?这是读者所关心的。李白在承句的第一分句,首先就回答了这个问题,确切的一点就是不绕弯子,在这里“别”。分别后要去哪儿呢,后分句给出了一个比较含蓄的回答,万里。因为,万里当然并不是真的刚好一万里,而是说很远的地方,直接把读者的思想带去万里之遥。“孤蓬”,指出了远征的孤。“此地一为”呈现的是一个静态,句脚的“别”字,初步展开了动态,进而在后分句,进行了明显的扩展,这一动就是万里。从初(别)到万里的大动(征),二者相互结合,初动不使后面的大动显得突兀,后分句的大动,使初动有了更为广大的内涵。这种强烈的张弛结合,一张一弛,带给读者的是一扬一抑的美感,这是律诗独特的节奏美。说其独特,是因为需要在两个分句内完成。这就是偶句的特征,这就是偶句的目的(张弛),这也就是偶句的魅力。如果一味的张、或一味的驰,简单的重复机械一般的节奏,毫无波澜,很难与美扯上关系。
说明一下,这个张弛,不是海面上的波浪那样,层层推进,每一层都是完全一致的重复,而是螺旋式的向高潮演进。这种螺旋式上升的中心就是要围绕主题。围绕着主题去步步提升,所提升的每一级,都是一个新的高度,展现出异彩纷呈的特色。“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表面上读来,所使用的字、似乎字字平淡,大家看一下,没有一个生僻的字,字字平凡。但细品之下,却是任何一字也无法替换,区区十个字,若换其中随便哪一个字,皆无法展现出原字的效果,看似松散,实则紧致,这正说明了字与字之间相互的紧密性。字与字的紧密,加上两个分句的紧密,共同完成了扩展的作用、实现了扩张的目的,为后面转的进一步提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欣赏完李白的承句,我们来看杜甫的承句。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这首作品是《登高》,起句说了猿、鸟,这些是作者站在高处所看到的。如果承句还是继续写站在高处看到的动物,就失去了承句的作用。结合刚才的内容,因此承句不可再说什么动物,否则动物来动物去的,就成了逛动物园、看《动物世界》。实际上起句的主体,并不是动物,而是站在高处之所见,所见的只有动物吗?当然不是的。
我们看到,作者目光不变,笔锋从动物所在的地方,看到了更多,这就是“无边落木”“不尽长江”。说明一下,落木和长江,不是在动物的基础上来扩展的,而是在动物所在的位置的基础上,进行的扩展。猿、鸟、木、江,处在同一个范围内,都在同一个地点。猿和鸟,不过是在该处地点活动,落木,就有了“初动”,长江,就是在初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大动”。这点,与前面李白的起承,是同样的原理。李白的山和水、杜甫的猿和鸟,当然一静一动,但猿和鸟的动,是有一定范围的,怎么动,也超出不了这个范围,在作者的视野内。而落木呢?我们知道,古代运输木头,就是把树木砍下来,整根的木头,丢进江里,顺水而下。因此,这个木,是超出了作者视野的动,在这个基础上的长江之动,就完全不一样。落木在前,是初动、是小动,怎么动,也只是在空间上的动。但不尽长江的动,却不一样,不仅是空间,更是悠久岁月的动,具有空间和时间双重的动。
杜甫这个承,同样完整的体现了偶句的特征,单句无法充分展现出承句的张弛,只有偶句,方能使承充实齐整,与李白同样的是,前分句与后分句,必须相互结合,才能成为一个整体。单独分开来,都不能带给读者完整的美感。杜甫的承,一样表现为螺旋式的上升,同样不是波浪式的简单机械推进。虽然与李白的内容不同,一五言、一七言,但作为承句以及偶句来看,是完全一致的,没有任何的区别。这就是律诗的格律。
律诗章法决定作品质量
第三讲 承句
首先,就上一讲之后,我们就学习的过的内容,对偶句进行复习。
一、偶句的复习:
因为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是承句,在详细讲解承句之前,我们必须要首先复习一下与承句密切关联的一个概念,偶句。
在这里,再次重申:“偶句”不是中华诗词学院的发明,更不是学院故意生造的词汇。偶句一词贯穿于自西周以来,一直到清朝的整个文学历史。并且,在隋朝正式纳入格律中,唐朝的官方机构(礼部下属的教坊)所颁布的格律中,皆使用偶句一说。 本着尊重文学历史,继承传统文学的精髓的宗旨,且更能充分说明律诗的格律,解释格律、了解格律、进而达到掌握格律、使用格律的目的,学院采用偶句这个说法,一不是异想天开,二不是为了哗众取宠,仅仅是对格律的尊重以及对祖国灿烂文明的继承。
相对于偶句来说,盛传的“对仗”这个词汇,只因为对仗本身:一没有确切的概念、二没有官方的背景、三因为其历史实在短暂(时间上不足偶句历史的十分之一)、四无法充分解释律诗、五因为对仗与起承转合实在扯不上关系(关于对仗方面的学说,均无与起承转合联系的字语),而起承转合是律诗最基本的骨架。因此,学院不使用对仗一说。但,这并不表示学院反对“对仗”,更不是对使用对仗的朋友们有任何的误解或歧视。学院的态度是,无论使用偶句或对仗或其他的说法,都是被尊重的,任何一种说法或提法,没有优劣之分、亦无高低之别,愿意使用哪种说法与他人交流,都属于个人的权利,这个权利不仅不应该被剥夺,更应该被充分的尊重。
关于偶句和对仗的关系,由于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虽然都同时指向律诗的承句或转句,但所强调的含义以及具体到写作时候的细节要求大不一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所以,无法将他们联系起来。如果非要问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答案是,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对仗对词性以及结构等现代汉语的要求较简单、较容易,一个字的词性随手翻开《新华字典》就可以查到,并不强调分句之间的关系,与起承转合的关系,更是提也未提及。比如,对仗具体有什么作用、对仗的目的是什么、对仗究竟应该如何写才能符合起承转合、对仗本身两个分句是什么关系、两个分句应该如何安排、音律在对仗中的作用等等。在这一系列问题未解决的情况下,我们无法使用对仗去说明格律诗。
反观偶句,偶句着重强调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相互如何配合、不同的配合具体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偶句前后分句具体应该如何去写、什么样的字应该安排到分句中的具体哪个位置、为什么有的情况下不使用偶句等等,偶句这些功能和作用,古人用实例告诉了我们。这也是,学院为什么采用拥有数千年历史的偶句这个章法的原因。
我们知道,现代汉语语法是针对现代汉语而言的,并不是单独针对律诗而言,纵观所有的书籍,皆没有说现代汉语语法是律诗的语法,事实很清楚,律诗千年历史长河中,并不见现代汉语的语法,古人根本就不可能知道。比如“孤帆远影碧空尽”中的“远”字,是什么词性?谁也无法对其说明,句中的远,是“逐渐远去”的意思,这就是律诗的魅力。远,既不是“远的”(形容词),更不是远处的意思。再比如,下一句“唯见长江天际流”这句,主语是什么呢?
综上所述,学院不使用现代汉语的语法来讲解律诗,正出于对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尊重,而不仅仅是割取其中现代汉语的一段。现代汉语不过百年历史,相对于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何其短暂也。并且,在这百年现代汉语的时间段中,作为诗歌中的领军体裁,是现代诗,并不是律诗。
特别强调、着重强调:对任何提法或说法,学院都予以尊重。任何交流与讨论,仅限于文学本身,不同的意见或看法,并不表示对不同看法的轻视或攻击,这些交流与讨论不涉及任何有关人品层面的内容。
二、承句:
上一讲,我们为大家详细讲解了起句。今天,我们在起句的基础上,讲解承句。在讲承句之前说明一下,上一讲的起句,并不意味着起句已经完全讲完,恰恰相反,没有讲完。基础年级以后,会讲解起句初级的内容、到中级讲解填词之后,在高级班还会回到起承转合上来,那时候高级班的起承转合同样有更细致的内容等待大家,所以,关于律诗的起承转合远远不是我们今天讲解的这样简单,路要一步步的走,我们的讲义将由浅渐深。
我们还是结合上一讲的例诗来具体的交流。大家看李白的诗: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律诗有没有结构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早在前面的讲义中我们就说过,起承转合是律诗的骨架,律诗的基本结构,就是起承转合四个部分。按照格律的要求,承句为什么为偶句。其原因是,首先单个分句不能完整的实现承的功能,也不容许凭单个分句去实现承的功能,这正是律诗的美之所在。其次,在偶句中,平仄相反不过是最简单的基础,并无任何奥妙,“平仄相反”比“平仄相对”更能准确的表达清楚。另外,偶句与非偶句比,相对的有难度,偶句着重强调了两个分句之间的关系、相互配合缺一不可。仅就这一点也表现出了承句与起句的不同,它是必须也是一定要以偶句的形式来出现的。具体看李白的诗: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这是这首诗的承句,它首先是偶句,这一点毫无问题。此地==孤蓬、一==万、为==里、别==征,从义对的角度看,这两句不相等也不近似,此+孤、地+蓬、一+万、为+里、别+征,非常的和谐成双成对。
再看“此地一为别,”这是承句的前分句,是在起句的基础上,转变了一个角度来写,虽然它还是景语,但是完全没有停留在起句上原地不动。它完全是在起句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扩张,而不是在意思上还停留在起句。“此地一为别”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说明,此地是别的地点,别的方式有很多种,李白这首作品中是一为别。这正是在起句描写地点的基础上,进行的说明,说明在这个地点做了什么。南北朝鲍照句“一为天地别”与李白“一为别”近似,唐诗中含“一为”二字的作品达98首,基于唐朝诗歌作者从儿童时期开始学习的教科书的一致性,故他们从书本上学习来的“一为”具有相同的释义,而不是各自按照个人的理解写进作品中,这个叫做共识。如同今天我们上小学上中学学习的课本内容都相同,因为这属于国家的教育体系,这点,没什么难理解的。
任何文学的指导思想,都是为其内容服务的,从审美的角度来看,完整的结构,本身就是一种美,而律诗这种体裁,以其独特的结构,呈现给世人独特的美。文学艺术具有这样那样的审美意义,结构完美的特征在其构成因素之间,相互的紧密关系表现出互为补充和谐统一的美感。
起句交代了地点,表面上虽看不出有任何的提问,但实际留给读者的(读者所关心的),就是在这里做什么,作者描写的起句的这样一个场景究竟是要干什么?这是读者所关心的。李白在承句的第一分句,首先就回答了这个问题,确切的一点就是不绕弯子,在这里“别”。分别后要去哪儿呢,后分句给出了一个比较含蓄的回答,万里。因为,万里当然并不是真的刚好一万里,而是说很远的地方,直接把读者的思想带去万里之遥。“孤蓬”,指出了远征的孤。“此地一为”呈现的是一个静态,句脚的“别”字,初步展开了动态,进而在后分句,进行了明显的扩展,这一动就是万里。从初(别)到万里的大动(征),二者相互结合,初动不使后面的大动显得突兀,后分句的大动,使初动有了更为广大的内涵。这种强烈的张弛结合,一张一弛,带给读者的是一扬一抑的美感,这是律诗独特的节奏美。说其独特,是因为需要在两个分句内完成。这就是偶句的特征,这就是偶句的目的(张弛),这也就是偶句的魅力。如果一味的张、或一味的驰,简单的重复机械一般的节奏,毫无波澜,很难与美扯上关系。
说明一下,这个张弛,不是海面上的波浪那样,层层推进,每一层都是完全一致的重复,而是螺旋式的向高潮演进。这种螺旋式上升的中心就是要围绕主题。围绕着主题去步步提升,所提升的每一级,都是一个新的高度,展现出异彩纷呈的特色。“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表面上读来,所使用的字、似乎字字平淡,大家看一下,没有一个生僻的字,字字平凡。但细品之下,却是任何一字也无法替换,区区十个字,若换其中随便哪一个字,皆无法展现出原字的效果,看似松散,实则紧致,这正说明了字与字之间相互的紧密性。字与字的紧密,加上两个分句的紧密,共同完成了扩展的作用、实现了扩张的目的,为后面转的进一步提升,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欣赏完李白的承句,我们来看杜甫的承句。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这首作品是《登高》,起句说了猿、鸟,这些是作者站在高处所看到的。如果承句还是继续写站在高处看到的动物,就失去了承句的作用。结合刚才的内容,因此承句不可再说什么动物,否则动物来动物去的,就成了逛动物园、看《动物世界》。实际上起句的主体,并不是动物,而是站在高处之所见,所见的只有动物吗?当然不是的。
我们看到,作者目光不变,笔锋从动物所在的地方,看到了更多,这就是“无边落木”“不尽长江”。说明一下,落木和长江,不是在动物的基础上来扩展的,而是在动物所在的位置的基础上,进行的扩展。猿、鸟、木、江,处在同一个范围内,都在同一个地点。猿和鸟,不过是在该处地点活动,落木,就有了“初动”,长江,就是在初动的基础上产生的“大动”。这点,与前面李白的起承,是同样的原理。李白的山和水、杜甫的猿和鸟,当然一静一动,但猿和鸟的动,是有一定范围的,怎么动,也超出不了这个范围,在作者的视野内。而落木呢?我们知道,古代运输木头,就是把树木砍下来,整根的木头,丢进江里,顺水而下。因此,这个木,是超出了作者视野的动,在这个基础上的长江之动,就完全不一样。落木在前,是初动、是小动,怎么动,也只是在空间上的动。但不尽长江的动,却不一样,不仅是空间,更是悠久岁月的动,具有空间和时间双重的动。
杜甫这个承,同样完整的体现了偶句的特征,单句无法充分展现出承句的张弛,只有偶句,方能使承充实齐整,与李白同样的是,前分句与后分句,必须相互结合,才能成为一个整体。单独分开来,都不能带给读者完整的美感。杜甫的承,一样表现为螺旋式的上升,同样不是波浪式的简单机械推进。虽然与李白的内容不同,一五言、一七言,但作为承句以及偶句来看,是完全一致的,没有任何的区别。这就是律诗的格律。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无相关信息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