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学院基础二年级讲义 (3)
现在,我们一起欣赏李商隐的“承”句。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如果说李白和杜甫,在承句的时候,表现出的是由局部向远处的阔大之美,把空间放大到极致;那么,李商隐的承句“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所呈现给读者的,就是清婉淡雅的美。律诗相对于词作品而言,更中性一些,没有词作品那种大起大落、情感撕裂到极致的韵味,这是由于律诗比兴所导致的。作为律诗,亦刚亦柔,刚中有柔、或柔中带刚,都是常见的。李商隐的承句,同样是在起句的基础上的扩展,相对于前两首作品,这种扩展,略显得晦涩些。不少朋友阅读的时候,并没有注意到,怎么就从起句的“画楼西畔桂堂东”一下子就到了“身无彩凤双飞翼”?
实际上,作为起句的两个分句,与李白杜甫刚才的作品不一样,李商隐的这首诗的起句不是以偶句的方式出现的,而是以时间和地点两个分句而出现。承句是在起句什么基础上实现的呢?答案就是起句的“风”,由风而想到飞舞,进而写出自己没有翅膀。虽然没有翅膀,但是并没有关系,因为没有翅膀,却有心灵的相通,这个通同样是可以跨越空间距离的,同样可以飞翔,由此心到彼心。心有灵犀一点通,表面上看非常柔,但实际却是柔中有刚,并且很刚,心之相通,这种刚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拦,这个力度是无法阻挡的,这就是至刚,无可阻挡的刚。要表现出这样的刚,若没有前分句的衬托,这个刚就难以达到至美的效果。
通过前分句的没有翅膀,飞不动;到后分句的无可阻挡的刚,在这个偶句、两个分句的共同配合下,产生出令人惊羡的巨美。由风想到翅膀,由没有翅膀想到相通的心灵,正是通过承句应有的扩展的功能来实现的,与李白杜甫刚才的作品一样,呈现初螺旋式的提升。同样不是简单的波浪式的平面推进。
表面上看来,三位作者的三首作品,没有什么相似之处。但实际上,三位作者,不约而同的扩展、提升,其原因,正是因为他们非常熟悉格律,熟悉章法,内容可以不一样,但是使用的章法、格律,是完全一致的。
起句与承句之间,具有传承的关系,无论是起句或是承句,在使用偶句的时候,都采用了相同的格律,这就是单句不能完整的、不能全部的展现出起或承(单个步骤)的全部内容,必须是两个分句结合在一起,共同诠释出起或承各个步骤的功能。偶句,这种律诗独特的结构,所体现出的特殊内涵极其艺术精神,正是我们应该理解和接受并学习的。
偶句,之所以在承句中被格律明确规定、强制性的使用,正是由于偶句是章法,在经过数千年中华文学历史的演变、进步中,逐渐统一在一起,进而达到完美的结合。偶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无数前贤先圣的智慧与心血的结晶。起承转合同样不是凭空诞生的,也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它们并不是一开始就结合在一起的,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通过无数失败或成功的尝试,到了唐朝,偶句最终与起承转合,完美的结合。
从中华民族的文学历史记载中可以清楚的读到,最后的完美结合,是由孔子、李斯、屈原、枚乘、沈约、杜审言、宋之问、杜甫、王昌龄、李商隐等数不清的前贤先圣,经过了上千年的的不断修正,最后成型。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继承、我们有什么资格置疑呢?今天,大家都看到了律诗的成功,可是,有谁想到过、忆起过、纪念过,在这个长达上千年的岁月长河中,为了更完美的格律、为了更完美的结合,那些曾经付出过心血和汗水、却在今天并无多少人记得的前贤先圣们呢,比如张衡、萧子范、张协等同样数量的诗歌大家。领略唐诗博大精深的美,不妨,把同样的谢意,献给同样值得尊敬的不被今天所记忆的前贤圣贤们。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无相关信息
零零教育社区:论坛热帖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