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底线的父母,才会总是和孩子讲条件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8-05-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最近,后台经常有家长反映:孩子越大,越爱讲条件。


“你不给我吃冰激凌,我就不写作业了!”

“你不给我买玩具,我就不走了!”

“再看半个小时电视,我就去睡觉。”


很多妈妈都很无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和孩子相处的时间里,都像个小贩一样在“讨价还价”、“斗智斗勇”。


为什么孩子总和你讲条件


1.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


孩子爱讨价还价,其实并不全是坏事。


在大人看来的无理要求,都是孩子内心真实想争取的东西,这是他自主意识的开始。


而孩子开动脑筋想方设法维护自己的利益,这一过程,也是他的思维开始逐步成熟的一个标志。


这样的现象通常出现在孩子三四岁的时候,5岁后更加突出和明显。




2.孩子可能在模仿父母


一开始,孩子喜欢“交换条件”都是和爸爸妈妈学的。


我曾经在餐厅遇见过这样的一幕:一位妈妈拿着饭碗,喂孩子吃饭,但是孩子一直不配合。妈妈急了说:“你再吃一口,就把ipad拿给你玩一会。”孩子一听,立马就吃完了饭。


类似这样的情况,在一些家庭中经常出现,孩子吃饭、喝药、写作业、考试都成为了一种交易。


“如果你这次考试考得好,我就给你买玩具。“

“如果你把作业写完,再让你看一集动画片。”

“你把琴练完了,明天带你去游乐园。”


倘若父母总以这样的模式跟孩子沟通,孩子又怎么会不有样学样的,跟你讨价还价呢?



3.父母没有底线的妥协


曾经在《妈妈是超人》中,演员马雅舒对孩子最常说的话就是:“不行”、“不可以”,但无论说再多的“不”,孩子们还是一样,把她的话当作耳旁风。


女儿米娅想吃冰淇淋时,马雅舒不同意,孩子直接躺倒在地,哭起来,最后马雅舒妥协了,带着孩子去了超市。


在菜市场,孩子刚吃完蛋糕,又哭着说要吃面包,马雅舒一开始也是拒绝的,孩子见哭没有用,便开始开始撒娇:“妈妈,求求你了”,于是马雅舒又开始妥协。


马雅舒说:“我应该是一个很好妥协的妈妈。”  


没有底线的妥协,没有原则的退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学会和你讨价还价,甚至用哭闹“威胁”。


每个孩子是有自己的小聪明的,大多数的时候,他们的“条件”都是试探性的,甚至不是真的想实现,只是想试探下爸爸妈妈。


如果父母越容易让步,孩子就越得寸进尺。



讲条件,不如和孩子谈底线


孩子总和你讲条件,说到底还是亲子之间的沟通出了差错。想要与孩子建立健康的沟通模式,不仅要有爱,也要讲原则,守住底线。


如果小的时候,孩子哭着喊着要买玩具,不买就撒泼打滚砸东西,你同意了,下次遇到同样的情况,他依旧用这种方法来治你。


孩子偶尔谈条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孩子在任何事情上都讨价还价,所以父母一定要明确规则坚持到底。


有些事不能讨价还价。比如吃饭前要洗手、打游戏不能太晚、作业要按时完成等等,别怕孩子哭,如果一看到孩子哭就心软了,立再多的规矩也无济于事。


有些事可以适当让步,孩子提的要求合理,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些自主的空间。


比如平常总是管着孩子少吃糖,但孩子生日又收到很多糖果,这个时候可以和孩子商量一天吃几颗,只要孩子提的数量合理,可以答应孩子,甚至可以夸夸孩子主动的自我节制。


父母用和善而坚定的态度守住自己的原则,孩子的自律和责任感,也会逐渐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