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有效评课的几点思考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8-09-0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新课程背景下,听课、评课悄然演变成观课、议课,这并非仅仅是概念的变化,更主要的是理念的转变。新理念下的评课,是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以观察研究为主的评课过程,其目的是有效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

要充分认识新理念下评课的要求和作用,并在实践中以新理念为指导实施有效评课,首先就要梳理一下,以往的听、评课存在哪些问题。就听课而言,由于认识上的不足,教师听课往往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关注课堂过程和结果的价值判断,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表现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问题意识。就评课而言,主要存在这样几个典型性问题:准备不足,信口开河;泛泛而谈,吹毛求疵;感情用事,以偏概全;套用程式,千人一面;片面庸俗,一味吹捧。如此,听课、评课便失却了应有的价值追求,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无益于教学行为的跟进,只是白白浪费了大家的宝贵时间而已。

那么,新理念下,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有效评课呢?

一、准备充分,目的明确

我们观课评课,通常首先要看教师的教学有没有明确的目的;同样,作为观课评课主体,我们必须先反思自己的观课评课有没有明确的目的。一般来讲,观课的目的不同,方法也不同,评课的落脚点和策略也不一样。观课评课包括多种形式,主要有评估型、研究型、诊断型、评优型、观摩型等。形式不同,目的不一样,准备工作就各有要求。拿我们最常见的校本教研中的研究型观课评课为例,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首先,我们要明确“研究什么”。也就是要在观课评课前确定一个大家共同关心的研讨主题,这样大家就能带着问题观课,在观课中选择观察点,进行记录、批注,观课后进行针对性地整理、反思,评课时便能有的放矢,就一个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切实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促进教师认识的提升、教学行为的跟进,实现专业发展,保证学生受益。第二,我们要重视相关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储备。上课和观课教师都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或理论书籍中的相关论述,搜集成功的或存在不足的实践性案例,用来指导自己的观课评课实践。第三,我们要重视评课前的交流。交流的问题包括为什么确定这个主题、上课教师打算在哪些具体的教学环节或行为中体现对这一主题的探讨、观课要不要分工、评课运用怎样的组织形式等等。研究“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段目标的落实”这一主题,我们观课评课之前就要研究课程标准中对学段目标的论述,要思考这节课对应的学段目标是什么,上课教师准备在哪些教学环节或内容上体现对学段目标的理解和落实......这样,才能保证观课评课不会流于形式,不会肤浅低效。

二、突出重点,聚集主题

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无论哪种形式的观课评课,都是以解决问题,促进发展为目的的,即使是观摩学习型的评课,也是在吸收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观照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解决自身的不足。

这就要求,教师观课评课要具有案例意识。案例来自于课堂,但不是整个的课堂实录,而是对聚集主题有意义的教学情境。观课时善于捕捉,评课时细致分析。要精心组织,互相启发,团队合作,努力做到多角度解读案例,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等进行深入反思。例如,围绕“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这一研讨主题进行观课评课,就要在课堂上聚焦所有的语言文字训练点,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进行反思、探讨。我在听一位教师教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时,注意到从识字学词到句式练习,从朗读感悟到复述、续编故事,一节课内有比较明确意向的语言文字训练点达到了十多个。课后我进行案例整理,发现这十多项训练从揭示课题开始,到学完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为止,碰到生字学生字,遇到新词解新词,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时就引导学生读、思、议,课文学完了便练习复述,布置续编故事,搞不清楚老师要重点落实的语言文字训练点是什么。然后在评课时提交给大家,便引发了大家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更深入地思考和探讨。

三、以人为本,促进发展

一是以学生发展为目标,从学生的视角展开评课。

二是以教师发展为目的,从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进行评课者自身角色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