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词二首导学案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8-12-10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qiáng    jǐn    qiào    suō   

  (2)guān\lún   jué\jiào    rèn\rén

2、瑾   谨   觐 酹   酌   酾 、峭   诮    俏 、萧   啸   

3、樽,酒杯

4、1)道:①说 ②道路 ③方法、途径 ④学说 ⑤取道 ⑥当权者 ⑦道理

  2)当:①处在某个时候、地方,不译 ②面对 ③主管 ④抵挡 ⑤临近 ⑥假使

(3)任:①任凭 ②听凭 ③使用 ④相信 ⑤任务

5、1)且:①表并列 ②表递进 ③将 ④尚且 ⑤将近

(2)故:①旧的 ②因此 ③所以 ④老朋友 ⑤老交情

6、1)名词作状语,向东;(2)名词作状语,像灰一样,像烟一样

1)有功业,有文采; 2)地方  3)风吹雨落的声音

8、(水落石出   (2 )应似飞鸿踏雪泥  (3 )俯仰人间今古。
(4 不识庐山真面目  (5 一蓑烟雨任平生  (6) 江海寄余生
(7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8) 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  9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10羽扇纶巾

11一尊还酹江月

二、文本解读

《赤壁怀古》

(一)整体感知 
1  上阕:咏赤壁,重在写景                   (怀古) 

     下阕:怀古人物,书写己怀                 (伤今) 
 (二)词句鉴赏 
1 明确:大江东去是赤壁之战的衬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怀古的点题。这一句泛写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是全词起兴之笔,词一开头就浓缩了浩瀚的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的旷远、深沉的意境,为周郎出场造成声势。 
2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明确:乱石壁立,高耸入云,怒涛澎湃,雪浪千迭。先写江岸,后写江水。既正面描写赤壁江山胜景,又勾勒古战场景象,有声有色。 
3明确:过渡。江山如画承上,一时多少豪杰启下,由状景过渡到述人,十分自然。这一声慨叹将怀古之情和江山之胜融为一体。一时多少豪杰是虚写,既照应了开头千古风流人物,又为下片写周瑜作了铺垫。 
4明确:a、建功年龄 
         苏轼四十多岁    团练副使     虚职 
         周瑜二十多岁就被重用 
          b业绩
          苏轼遗憾没有碰到这样的机会 ,一事无成。
          周瑜碰到了孙权这样的明君 ,赤壁之战中主要角色是周瑜,功业已成。 
          c、惺惺惜惺惺 ,苏轼:知音如周瑜。” 
5 明确:周瑜儒将风流,从容潇洒,指挥若定。插写小乔突出周瑜少年英雄气宇不凡。诗人赞颂周瑜非凡的胆略,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 

《定风波》

(一)整体感知

1

2、【明确】词的上阕写冒雨徐行的心境;下阕写雨后天晴的景色和感受。

(二)1【明确】面对突然的变故,毫不在意、坦然处之的潇洒、平静、旷达、超脱。

2、【明确】莫听”“何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3、【明确】不是。这是一句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风雨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句,意为风雨之声,与上阕的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将他置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好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不管是风吹雨打,不是阳光普照,一旦过去都成了虚无。这反映了苏轼不以物喜不以物悲的旷达胸襟,也反映了他超凡脱俗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