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教学设计
蔺相如对秦王说话的语气是怎样的?(坚定、严肃、无畏)
(我做秦王,一生读蔺相如)看看我怕不怕!
渑池之会,赵国之所以占上风就是因为将相 合作,外有廉颇在边境做好准备,内有蔺相如的机智勇敢。(真是将相和,平天下)。渑池之会一半功劳是蔺相如的, 现在我们又可以一起大声告诉廉老将军,蔺相如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有能耐,他机智勇敢、热爱祖国。
5.我蔺相如到底有什么能耐,请你来告诉廉颇
我们来继续汇报。
出示第17段——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板书:顾全大局)
学到这,我们明白了蔺相如有能耐,我们一起来告诉廉老将军:他不仅机智勇敢,还顾全大局。
廉颇听了蔺相如的肺腑之言,猛然醒悟,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于是发生了感人的一幕
(出示)齐读——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从负荆请罪中,你可以看出廉颇是个怎样的人?(板:知错就改)
在描写廉颇负荆请罪的画面时,有几个动词是什么,圈上。
反复读:重敲这三个几个动词,读这句话(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让我们再来感受到廉老将军知错就改
一个战功赫赫的大将军敢于脱下战袍负荆请罪,这是多么感人的一幕啊!让我们展开想象,穿越时空,回到当时,看当时的人是怎么说的?(出示拓展想象1、如果当时围观的百姓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他们会说些么?2、这件事传到赵王或秦王的耳朵里,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请你任意选择一个角色说一说。
(出示:)廉颇负荆请罪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热爱祖国)
指着板书说:因为廉颇和蔺相如有着共同的情感——热爱祖国,所以最后才会将相和。
三、1.学到这,谁来说一说你喜欢课文中的那个人物?为什么?
同学们评价的很忠肯。是呀,廉颇:百战百胜,知错就改;蔺相如:机智勇敢,顾全大局。两人一文一武共同保卫者赵国。
廉颇和蔺相如是怎样保卫赵国的,赵国的命运怎样?想知道吗?可以读司马迁花了毕生精力写就的史书的《史记》,读了它,你了解的是中国几千年积淀下来的厚重文化!会让你受益匪浅。
2.这篇课文学到这我们就学完了,从结构上看,全文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组成,三者存在着较复杂的因果关系。完璧归赵是渑池会见的(
起因 ),负荆请罪是完璧归赵和渑池之见的(
结果 )。通过三个小故事写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再到和的经过,赵国的安定,得益于(指板)将相和。
我们知道将相和赵国安;家和万事兴;“和”一直是我们中国人几千年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根源。今天的中国仍然秉承着“和为贵”的思想,“和”引领着中国走向了世界,走向了强盛。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