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孩子失去起跳的力量! ------教学反思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8-12-14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年书。一位高级教师说过:“只读两本书(教材、教参)的教师无论如何是不能成为优秀教师的”。读书可以提升自己的教育爱心和社会良知。这是作为一个真正的教师不可缺少的“精神底子”。

当前,新课程改革越来越深入,也越来越多地暴露出传统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给新课程的深入开展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的问题,也就是学习动力问题。新课程要求教学要充分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精神,然而这恰恰是目前最薄弱的环节。因此,对于广大教师来说,当前最亟待解决的就是如何通过自身的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为此,本学期我认真研读了欧阳芬老师主编的《有效教学的基本功---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学法指导技能指导》一书,读后深有感悟,收获颇多,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用狗做的一个“习得无助”的实验,实验中的一只狗经历了某种无法控制的情形,即无论怎样做,都躲避不了电击,这时,它会把这种无助感迁移到另一个其实可以避免电击的情境中,也就是说它产生了习得性无助反应。那么所提到的这只狗为什么会这么沮丧?甚至放弃寻找减轻痛苦的方法?是不是因为它比较懒,比较笨?都不是,是因为在第一次的情境中,它学到了“无助的学习”。也就是在某一种情境中,它不管用尽什么方法,都无法解决问题,那种深深的挫折感让它丧失了自信,导致完全没有了学习动机。因为它总觉得以自己的能力,无论再如何努力,都是枉然,都无法减轻痛苦。这种从学习中产生的无助感,就叫“习得无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听到有人说“破罐破摔,我没有希望了”,“死猪不怕开水烫”,这些常常就是习得无助的表现。为什么会习得无助呢?习得无助是怎样产生的呢?其原因就在于经历的失败太多,体验到的成功太少,或者根本就没有体验过成功。

在学校里,这种“习得无助”的现象有没有呢?有。而且很多。有的孩子语言表达很差,但是积极性很高,课堂上总是踊跃举手回答问题,但是每一次回答都不令老师满意,老师不但没有表扬他,反倒是训斥,长此以往,孩子再也不举手了,无论你怎样启发,怎样鼓励,他都无动于衷。这其实就是“习得无助”的表现。还有的孩子书写确实不够规范美观,确实没有达到预定的目标,但是他的每一次作业都有小小的进步,就看老师愿不愿意去发现,结果有很多老师没有看到孩子的点滴进步,根本不考虑孩子的感受,只注重自己的感受,一次次地将孩子的劳动成果撕毁,不加任何解释,所给的除了训斥还是训斥。因此,孩子再也没有了“一定能写好”的动力和信心,因为那种深深的挫折感已经让他丧失了自信,导致完全没有了学习动机。

产生这样的结果,其实错不在学习者,而是教授者的错误或疏忽造成的,可能是教授者教的东西远超过学习者的起点;也可能是教授者的教法不适合学习者。这种放弃学习的现象,甚至会影响到学习者其他方面的学习,让学习者完全丧失了学习的勇气和信心。所以一次“无助的学习”,甚至可能造成“终身的”放弃学习。影响之深,影响之大,真是难以想象。

我们知道,人在从事一项活动或完成一件任务的时候,不是盲目进行的,他会考虑做这件事情对自己的意义,还要考虑自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这件事情,当人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并能取得自己预想的结果时,他就会积极努力地去做这件事情。比如,学生不仅知道注意听课可以带来理想的成绩,而且还感到自己有能力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时,才会认真听课。而有些中小学生出现厌学心理,不愿意去学校,不喜欢学习,害怕见老师,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习上的“习得无助”,对学习没有兴趣和信心。作为老师,应该采用各种方法,让学生避免“习得无助”,不要让学生失去起跳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