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驾舟竞帆渡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2-12-28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校长齐志海(左五)和教师们在一起 小组交流学习

  一个好的教学模式带给师生的必然是好的成长。那么,竞业园学校“单元整体问题学导模式”带给了师生什么?齐志海校长说:“作为教师,不仅仅是对课本、成绩的关心,更是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责任与使命。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从学生的生命成长出发,由此才会积极研究教学,研究学生心理,研究学生成长成才的机制和方法,用生命滋养生命。”那么,模式能负担起这样的使命吗?

  模式给学生更多个性发展的机会

  “竞业园单元整体问题学导模式”实施8年来,受益最多的无疑是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学生的课外负担减轻了,学生们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增强了,从学会到会学了。而且,通过小组合作和组间展讲,学生学会了人际交往,自信心也有了。这不正是学校“给我一个孩子,还您一个人才”的办学目标的最好回答吗?

  更为要紧、也更为家长们所关心的是,学生们的考试成绩不仅没有受到任何负面影响,反而步步高升,一路高走,2012年的中考成绩,上线人数硬是高出全县平均40个百分点。参加省市组织的科技、文化、才艺等活动均取得优异成绩,并形成了“善于协作,勇于竞争,乐于创新”的学生群体特色。此外,学校读书会、语泉文学社、泉韵广播站、科技协会、小记者站、模拟法庭、蓝翼社团、体育协会……都实现了学生的自主管理,学生会的学习部、纪律部、文化部、体育部、文艺部、生活部、信息部、科技部、卫生部、发展部都分别行使着自己的管理职责和任务,每年的语泉科技、文化、艺术节是学生学校生活的文化大餐,每两年一次的学代会和团代会也实践着学生的民主权利。

  被传统课堂解放出来的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去选修自己喜欢的课程,而学校也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为学生们提供了个性成长的课程平台。

  竞业园学校建立有完备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开齐开全国家课程科目,重视综合实践课的设置和常规管理。综合实践课内容主要涉及信息技术、法制教育活动、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英语交际、科技制作、工业旅游等。每学期组织初二年级全体学生到济阳县青少年实践基地参加综合和实践活动。

  竞业园学校在保证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开足开全的同时,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积极挖潜,创造条件,先后开设了体育、音乐、舞蹈、科技、戏剧、美术、阅读、写作、动漫等九大类34门学校特色课程。这些课程能做到有师资、有场地、有活动计划、有教学常规的管理评价。另外,学校还发动广大教师积极行动起来,从学科教学的需要出发,开设具有学科特点的活动类课程;学校还要求校内的八个中心、五个级部,面向学生开展的有意义的教育活动,每次活动力求做到有规划、有组织、有管理、有评价、有总结,努力形成有特点的活动课程。

  此外,学校每年还举行“语泉”科技文化体育艺术节,这给了学生展示的舞台。重视体育和艺术课程建设,体艺课堂教学规范,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毕业学生100%实现了体育成绩优等,所有学生均有“2+1”特长项目。

  学校的德育课程更是丰富。学校充分利用各类学生组织和主题活动的作用,定期对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并评选出优秀班集体、优秀宿舍和优秀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自主管理活动,以“星级学生”评价体系为核心,努力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已初步形成了竞业园学校学生“善于质疑,勇于竞争,乐于合作”的群体特点。

  模式让教师实现专业成长

  “竞业园学校单元整体问题学导模式”不仅带给学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更给教师带来了专业成长的机会。

  在竞业园学校,研究教材和学生,深入挖掘文本,从不熟悉到熟练运用模式再到以模式思想来引领课堂,教师队伍逐步形成了常规标准化、课题课堂化、科研日常化、绩效高端化的群体特色。在这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教师队伍中,人们惊奇地发现:凡是济阳县乃至济南市的教师专业比赛竞业园学校的参赛教师都会拿一等奖,几年来,教师共获得市级一等奖300多人次,省级奖项100多人次、全国的奖项近20人次。2010年9月,尹风华老师代表学校参加了在天津举行的全国第八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优质课比赛,她以《狼》的课例向全国的著名专家评委和来自全国的370名选手参赛展示了学校的课堂模式,获得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模式的推进,老师们也在思考传统教学和课改模式的关系,思考教师角色的定位等一些平时只有专家学者才考虑的问题。

  “竞业园学校的课改实施了8年,在实践的层面上,从‘竞业园模式’到‘单元整体问题导学模式’,再到目前的‘单元整体问题学导模式’,认识层面上早已摒弃了传统教学观念,统一到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要求上来。行动层面上老师们的课堂行为也已逐步打破传统桎梏,走向师生课堂学习共同体。在课堂走向开放的同时,学生的课堂表现越来越强势,学科长的展讲早已代替了教师的讲课,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以往所孜孜追求的课堂效益。但是,随着课堂上生进师退的态势越来越突出,传统课堂上教师的讲授是否完全摒弃?”一位老师在一篇博文中如此思考并写道。

  这位老师说,实际上传统教学中有很多做法是值得新课程实践借鉴的东西,尤其是讲授法,在长期的教学中形成了很多宝贵的经验,正如鸦片是毒品,但可以治病一样,要改革传统教学,传统教学中的好经验好做法需要积极借鉴。老师们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的自学、讨论、展讲、训练等,是因为这些都是实现学生有效学习的好办法。如果学生在以上的学习中遇到障碍,在课堂达标的过程中出现挫折时,仍然需要教师的挺身而出,这个时候不仅是需要教师的讲课,而且需要做精彩展讲。

  齐志海校长赞同这种说法。他说,事实上,在竞业园的课改推进的过程中,他从来没有否认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与作用。在学校校本培训中他就曾经多次明确提出,课堂上的展讲有三个层面,第一是学生小组展讲,第二个学科长的全班展讲,第三是教师精彩展讲。课改课堂,仍然需要有教师的讲授。这一点什么时候都不应怀疑。

  不管怎样,这位老师提出的课题无疑具有现实意义,尤其是其反思精神,不是潜心于一线课堂的人是很难反思的,即使是一线教师,若没有敢于质疑的精神,即使有困惑恐怕也很难做到。

  新课改实行这么多年,我们见到了太多太多的随大流、一窝蜂,却很少发现质疑者。当年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曾倡导过这种精神,然而今天,在借鉴的基础上创新者还是太少了,人们已经习惯于照搬照用,希望拿来就能用。殊不知,万事万物都是有个性的,即使是同类,也有橘生淮南淮北的问题。对于教育而言,更是急不得、强求不得,需要细工慢火,环环相扣,层层相接。不能因为新课改了,就把传统的优点一股脑丢掉。

  令人欣慰的是,以竞业园学校为代表的一批新课程改革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条不迷信,坚持从实践中来发展、完善模式的做法,这也就是为何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不仅如此,人们惊喜地看到,生活在这里的老师也因此受到影响,既然有这样的老师,就必然会培育出具有批判思维的学生。事实上,新课程改革的实质就是激发学生和老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只有把两者的个性都激发出来,才能算是完整、成功的改革。

  模式带动学校内涵整体提升

  竞业园学校“单元整体问题学导模式”带给学校的外在变化有目共睹:2005年,当竞业园学校与原学校实施政策性分离时,负债3000万元。此时的竞业园学校,面临师资紧张,生源匮乏,资金短缺等诸多压力。8年后的今天,竞业园学校已经拥有58个教学班,3800名师生,学校各类教育设施已达到一类标准,不仅早已迈向现代化学校,其课改模式更是唱响全国,每天都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人们,这样的变化,谁能想到?

  而且,更多内涵变化是看不见的,比如,师生的成长,比如,校园和课堂文化,乃至学校环境带给师生的生命成长印记等。这些看不见的影响,承载着学校的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的价值,必将通过时光的流逝,在未来某个时段,通过竞业园学子展现出来。

  竞业园学校一位老师深情写道:从书声琅琅的课堂到书香满溢的校园,从朝气蓬勃的学生到意气风发的教师,从自信愉悦的学习到中考理想的成绩,竞业园人在辛勤地创造着属于自己的未来!

  从某种程度上,竞业园人也在创造着中国教育的未来。

  “竞业园单元整体问题学导模式”的价值和意义在哪里

  如果笔者没有记错的话,在世界教育发展历史上,一共发生过三次比较大的教育变革。第一次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创立的班级授课制,它把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变成为一个教师同时对几十个学生的群体教学,教学效率得以极大提升。第二次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课堂教学阶段论,即“五段教学法”。它把以教师为中心的班级课堂教学程序化、模式化。“五段教学法”经过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改造,成为我国中小学教师所熟悉的课堂教学五个环节:即组织上课,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第三次是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的“学生中心论”,提出教育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从而使教学法进入一个唤醒主体意识、关注个体独特性的的“新启蒙时代”。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的课堂改革一直在持续不断地进行,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等典型。考察这些课改典型,实际上都体现了“学生中心”这一主旨。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