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那些影响教育的面孔
编者按
教育是有影响力的事业,它改变了无数个体的命运,也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教育也是被影响的事业,总有一些人和事推动了某个领域的发展,或者引发了我们对某个问题的思考。
盘点2012年,哪些人在这一年教育发展中留下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记?我们选取了8位有影响力的人物,从我们的角度诠释他们带给教育的变化、产生的影响。
张丽莉:大爱大美 大义大勇
今年5月8日,当佳木斯市第19中学初三的孩子们下晚自习走出校园时,一辆失控的客车突然冲来,28岁的语文教师张丽莉本可以站住或者后退,她却向前奋力一推,孩子们得救了,张丽莉却被车轮碾轧,倒在血泊中,双腿高位截肢,生命危在旦夕……
整个中国为之感动!人们赞美她为“最美女教师”,万千网民留言为她祈祷,向心中的英雄表达敬意和祝福,因为张丽莉的瞬间反应超越了人在心理学意义上的趋利避害本能,更因为她平时就是一个心中有爱、愿意付出的好老师。
“只有有爱心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作为的学生。”从小就喜欢当老师的张丽莉,从教5年多来一直用心诠释自己对师爱的理解。113天的紧张救治后,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张丽莉说:“救孩子是我的本能,即便当时我没有了也不后悔。”
因为有爱,受伤后偶尔从昏迷中清醒时,痛得迷迷糊糊的她,喊叫的是“快救学生”,戴上呼吸机说不了话,她写下的是“我还能当老师吗”。
因为有爱,她一直不希望学校和社会知道她救的是哪个班级的孩子,更不想让孩子们一辈子为她的伤势而内疚……
张丽莉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还荣获“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被增补为黑龙江省残联第五届主席团委员、副主席,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代表。
点评:高尚、无私、善良、宽容,这是张丽莉用行为诠释的教师职业形象的缩影。
师心、师爱、师德、师魂,这是张丽莉用行动验证的教师职业精神的核心。
师爱是教师职业核心价值的体现,它来自职业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幸福感。张丽莉乐观、向上、阳光、敬业的人生态度,和她面对生死考验时的大义抉择,高度契合人们对高尚师德的心理期待。她的大爱大美是一抹阳光,她的大义大勇是一股力量,温暖和支撑的不是一个地域、一个行业,而是一个国家。
张丽莉救护学生的义行壮举,是平素良好职业操守的瞬间迸发,是经年高尚职业道德的刹那展现。这“最美”的一瞬,不仅点亮了孩子们通往未来的精神之路,也点亮了我们每个人心中的道德之光,昭示了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取向,并升华为一种感恩国家、回报社会、奉献他人的社会公德。(本报记者 杨咏梅 曹曦)
莫言:一张中国气派的文化名片
12月10日,北京时间23点30分,我国当代作家莫言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音乐厅的聚光灯下戴上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中国籍作家首获诺贝尔文学奖。诺奖评委会给出的获奖理由称,“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
对于自己为什么能获得诺贝尔奖,莫言说:“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我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一直是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
莫言,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东省高密县东北乡平安庄,原名管谟业。上世纪70年代初尝试创作,上世纪80年代中期崛起于文坛,至今笔耕不辍。其创作风格独特,不但在国内引起多次轰动,还拥有近20种语言的译本,引起国际文坛注目。
莫言与教育的渊源也颇为深远。从2002年起,山东大学聘请他与贺立华教授联合培养当代文学研究与文学创作研究生。莫言丝毫不介意待遇,对待学生就像是对待自己的儿女,他上课很认真,虽不带讲稿,但口若悬河,层次井然,深受学生的欢迎。他所讲授的内容,被研究生记录在《文史哲》发表后所得稿酬,他分文不取,交给研究生买书。
点评: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毫无疑问,在今年的中国文化界是最大的一件事。莫言植根于中国古老深厚的文明和人民生活的深厚土壤,从故乡的原始经验出发,以其大胆的想象、奇幻的情节、独特的人物,抵达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隐秘腹地,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广阔浩瀚的文化风貌,以一个伟大作家的良心和禀赋,向这个世界递上了一张中国气派的文化名片。并且,他以其旺盛的创作力和对叙事艺术孜孜不倦的探索,极大地丰富了当代文学的整体面貌,推动当代世界文学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与其莫言热,不如文学热”,莫言这句话说到点子上了。可以说,莫言获奖,重新唤起了人们对于文学的兴趣,也大大提高了国人对于自己的文字和文化的自豪感,甚至有人预言2013年报考名牌大学中文系的考生会增多。莫言获奖对于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对于纯文学价值的回归、对于教育和文化事业,都具有深远意义并将产生持久的影响。(本报记者 齐林泉)
吴良镛:让人们诗意地栖居
今年2月14日,著名的建筑与城乡规划学家、建筑教育家,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建者,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吴良镛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是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大地战火纷飞。1940年,吴良镛走进了中央大学建筑系。1946年,刚毕业两年的吴良镛应梁思成之邀,协助他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系。
在梁思成的推荐下,吴良镛去美国匡溪艺术学院深造,开始探索中西交汇、古今结合的建筑新路。1950年年底,和那个时代许多充满赤子情怀的科学家、艺术家一样,吴良镛冲破重重阻挠,绕道归来,投身新中国的建设和教育事业。1959年,吴良镛倡导创办了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吴良镛是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顾问和保定、北戴河、秦皇岛、邯郸等城市的规划建设顾问;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图书馆等著名建筑都曾凝聚他的心血;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余震未消,他就作为最早一批专家参加重建规划。
吴良镛做过许多宏观和中观的战略性规划,但在1993年,他却因为对北京菊儿胡同里一个四合院的改造项目获得了“世界人居奖”与“亚洲建协建筑设计金奖”。
点评:一个真正的建筑大师,不仅看他是否设计出流传百世的经典建筑,也看他是否能让自己国家的老百姓居有定所。相对于公共建筑,吴良镛更在意民居,在吴良镛看来,普通人的居住问题是建筑最本质、最核心的内容。吴良镛毕生追求的就是要让全社会有良好的与自然相和谐的人居环境,让人们诗意般、画意般地栖居在大地上,这是他矢志不渝的民生情怀。
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会记住这位老人——他用近70年的时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探索中国建筑与城乡规划的发展道路,为新世纪人居环境建设指明了方向。如今,年届九旬的吴良镛依然活跃在学术舞台上,为缔造和谐社会与美好人居环境而辛勤工作。
(本报记者 唐景莉)
王澍:超越传统与现实的论争
5月25日,2012年普利兹克奖颁奖仪式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49岁的中国美术学院教授王澍获得该奖。这是“建筑界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第一次在中国举行,王澍也是首位获奖的中国人。
王澍本科和硕士都在南京工学院(今东南大学)建筑系。研二时他的万字长文《中国当代建筑学的危机》,曾在建筑学界广为流传。1988年没有拿到硕士学位的他到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工作,没有当上教师,进了当时美院的一个公司。很快他就主动挂职,成了一个不领工资、没有社会医疗保险的自由职业者。直到1995年到同济大学读博士,王澍结束了长达7年的蛰居生活。
2000年博士毕业,王澍到中国美术学院任教,重开建筑系。他们开拓了从材料、构造、模型开始造房子的建筑教育新路子,学生们不仅要学做泥瓦匠、木匠的活儿,还要练习书法,王澍称之为实验建筑学。
从2001年开始,王澍完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建筑设计作品——中国美院象山校区,体现的是宋元山水画的意境;宁波历史博物馆,借用了宁波地方特有的建筑技艺“瓦爿墙”;唯一的商业设计“钱江时代”,为每4户人家设计了一个公共活动区,类似于北方四合院。王澍希望表达的,是中国本土建筑学的美。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