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那些影响教育的面孔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2012-12-3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点评:他是土生土长的大师。从小学到博士,他全都是在国内完成的。并且,他的所有设计作品,都是在国内完成的。这和那些不相信国内文化环境的“有志之士”,有着本质的区别。

  他是尊重教育的大师。他年少时曾是一个“造反派”,对学校教育的现状也很不满,但他始终对教育充满敬意。这与某些反智的成功人士大不相同。

  他是身体力行的大师。他自称是一个文人,而中国文人的思维往往是批判性的,不是建设性的。但他除了批评之外,更多的是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说服甲方,用建筑作品来寻求问题解决的路径。仅此一点足以证明,王澍超越了传统与现实的论争。

  (本报记者 储召生)

  王栋生:他在为未来耕耘

  王栋生是一位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又是一位杂文家。

  1982年,时年32岁的王栋生大学毕业,成为一名人民教师。曾在农村插队,亲身经历“文革”乱象的他,对瞒和骗的教育有了深刻的认识,在30余年的教师生涯中,他始终追求着“教育要培养人格、情感健全的人”的梦想。

  课余时间,王栋生创作了千余篇杂文、评论,1996年以来先后三次获得“林放杂文奖”。他的专著《中国人的人生观》、《不跪着教书》《前方是什么》、《致青年教师》等流传甚广,许多未曾谋面的教师因书与他结缘,不少青年教师视他为精神领袖和课改旗帜。2004年,他加入“高考之痛”论辩,发文痛陈应试教育之弊,不少人对他口诛笔伐,他仍坚持认为课改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改造中国教育的唯一道路,教育已无路可退。

  王栋生还是苏教版国标本初、高中语文教科书编委,曾主编《新语文读本·写作》、《高中文言读本》、《现代诗文诵读》和《现代教师读本(人文卷)》等书。这耗去了他几乎全部的课余时间,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但他认为,能为青少年做点什么,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2010年,在即将退休的时候,由于失去最佳医治时机,王栋生左眼不幸失明。尽管不得不离开心爱的讲台,每天想的还是教育教学,他每天坚持阅读3万多字,还要写两三千字;他仍坚持到各地讲学,孜孜不倦地做一个教学智慧的传播者。

  点评:他是一位充满理想主义情怀的教师。“教育,应该遵循孩子的天性,培养有健全情感个性的人”,这是他的教育梦想。哪怕有人讥讽他是理想主义者,哪怕有人认为这是在教学生脱离实际,他却不曾在这一原点上退却半步。

  他也是一位“非主流”的教师,敢爱敢恨,敢于不平则鸣,敢于直陈教育之弊。在别人看来,这也许不识时务,但他早就不在意“领导关心”和“群众支持”,始终如一,不为所动。

  他也是一位纯粹的教师。从教30余年,不曾谋过一官半职,拒绝接受任何荣誉。中等的收入,朴素的生活,高尚的追求,教师是他最热爱的职业,也是他唯一的称呼。

  这便是王栋生,一位真正的教师,一位坚守教育常识的思想者。

  (本报记者 沈大雷)

  徐德光:最美乡村教师

  他叫徐德光,他在贵州省遵义市的扇子林教学点。那里群山环绕,人烟稀少。那里的读书声,因为徐德光而存在,而徐德光的坚守,因为内心的责任而存在。

  山里没有路,他拿砍刀,用5年时间在密林杂草里砍出一条路,为此搭上了自己的左手。砍路,对他来说不算什么,因为比砍路更艰难的是建校。这所学校的9万多块砖和10多吨水泥,都是他从山下拉来的,整个学校都是他亲手盖起来的。

  他有一匹名叫“白龙”的马,那是他最亲密的伙伴。他和白马是孩子们最可信赖的依靠。孩子们的父母大都外出打工,徐德光每天5点起床,牵着白马,挨家挨户地接送孩子。曾经为了保护孩子,徐德光摔下悬崖,断了两根肋骨,“白龙”也撞到树上,一只眼睛几乎失明。他风雨无阻,踏着亲手为孩子们开辟出来的路,牵着“白龙”,忍受着艰难的孤独,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多年来,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扇子林教学点辖区内的3个村民组,一至四年级的学生入学率达100%。他曾经的学生,也在老师的感召下,回到学校教书。徐德光老了,但大山里清脆的读书声,始终没有中断。2012年,徐德光荣获中国“最美乡村教师”荣誉称号。

  点评:他一刀一刀地砍下去,砍了5年,砍出一条上学路。他一个字一个字地教下去,教了37年,数不清教出了多少学生。刀砍的路,看得见;他给学生们铺就的走出大山的路,看不见。

  在所有的看得见与看不见之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人的一颗心。他不仅仅是中国最美的乡村教师,更是千千万万扎根基层的普通教师的代表,也是最美的中国人。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坚韧、奉献、善良、执着,在他这样一位乡村教师身上,闪闪发光。

  身高只有1米6的他,衣着朴素,体形瘦弱。他骑着“白龙”,我们一点都想象不出风度翩翩的样子。可是,当他骑着马,奔向山腰的学校,消失在丛林中时,我们突然明白,我们为什么热爱这片土地,我们为什么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充满信心。

  谢谢你,徐老师。

  (本报记者 高毅哲)

  邓飞:“微公益”产生大效益

  今年4月,在免费午餐基金成功运行一周年之时,邓飞和他的团队公开了活动账本:共募集善款2400多万元,让河南、贵州、黑龙江、西藏等16个省份137所学校的1.6万多名贫困学童吃上免费午餐。

  这项发起于民间的公益活动,交出了一份令所有人惊异的成绩单。而说到活动的起因,仅仅是一次偶然。

  2011年3月,邓飞从朋友那里得知,贵州山区的孩子没有午饭吃。他通过微博呼吁“为贫困山区孩子提供免费午餐”;之后,他以500名媒体人的名义,发起了“中国贫困山区小学生‘免费午餐’计划”。

  4月2日,贵州黔西县花溪乡沙坝小学169名学生吃到米饭、酸菜炒肉、烧土豆和白菜汤,该校成为全国第一所享受免费午餐的学校。同日,免费午餐与福基会合作发布捐款账号,社会公募正式启动。

  自去年4月始,免费午餐得到广大网友的积极响应,迅成燎原之势,善款如流,爱心如潮。10月26日,国务院决定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按每生每天3元标准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试点范围包括680个县(市)、约2600万在校生。

  这一天,距离免费午餐基金成立仅半年,舆论普遍解读为民间慈善获得了政府回应,民间探索引领了国家行动。

  点评:3元可以做什么?你可以买一瓶水,也可以为贫困山区小学生捐出一顿午饭。由邓飞等公益人士发起、众多网友参与的“免费午餐”计划,通过微博汇集起一个又一个3元,为吃不上午餐的孩子们捧出盛满爱心的免费饭。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但是孩子应该除外。民间版的“免费午餐”计划募集了大笔资金,让数万孩子受益,让无数人感动。它又一次印证,抚慰伤痛、救济困顿,是许多普通人最朴素的心愿。

  邓飞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微公益”产生了“大效益”。细微善行的汇聚,有着温暖整个社会的力量。而政府的快速出击,更让免费行动有了底气。

  (本报记者 张婷)

  刘路:“23岁研究员”的争议

  今年3月20日,中南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校长张尧学宣布,给予中南大学学生刘路100万元奖金,并破格聘任他为中南大学研究员,使今年23岁的刘路成为我国目前最年轻的研究员。

  此前,正在中南大学读大三的刘路因为破解了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而引起国内外数学界关注。

  “西塔潘猜想”是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猜想。2010年10月,酷爱数理逻辑的刘路突然想到用以前用过的一个方法稍加修改便可以证明这一结论,连夜将这一证明写出来,投给了数理逻辑国际权威杂志《符号逻辑杂志》,彻底解决了西塔潘的猜想。2011年10月,中南大学特批刘路硕博连读,并为其量身打造培养方案,还将其作为青年教师后备人才,进入数学家侯振挺教授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

  点评:英雄不问出处,也不必问年龄,年轻教授并不鲜见,但23岁大学生刘路破格晋升为研究员,还是带来了对高校人才选拔现状的反思。

  对于学校来说,破格晋升刘路是想给他更好的平台,有惜才之意,并借此提升学校声誉,吸引更多人才加盟。但也恰恰因为此,激发了人们对高校人才选拔制度的反思:破格晋升是行政推动还是校学术委员会进行的决策?

  长期以来,高校存在论资排辈现象,不少人苦苦熬上几十年方能评上教授。刘路的破格晋升,打破了这种坚冰,因而很具传播效应。但问题是,由于选拔缺乏有说服力的标准,譬如学术委员会的决议,使得这一破冰之举备受争议。

  因此,只是破格晋升一个刘路,显然难以让更多的“刘路”涌现,如何建设合理通道,让更多人才通过正常渠道上升,才是高校选拔制度变革的应有之义。

  (本报记者 阳锡叶)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