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筛选教育中的“关键事件”
广大教师经常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究竟反思什么?可以明确的是,其反思的对象肯定不应是纷繁复杂的琐事——
■苏红
校本教研的困境
目前广泛开展的校本教研中有太多外界强加的痕迹,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首先,就专家引领而言,一方面,专家在引领过程中常常从自身的研究兴趣出发,经常以权威的姿态扮演着统领的角色,并没有太多关注教师的实际需求;另一方面,教师长期以来形成的对专家的膜拜和盲从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变,即使专家想要以更谦和的姿态出现,教师依然更期待得到处方式的建议或一种包医百病的灵药。然而,专家的引领如果脱离鲜活的教师生活经历和教育情景,终将显得空洞和无力。其次,同伴互助也有明显的不足。同伴在制度的刚性安排下拨冗共叙,在同事的期待中,在领导可能游离于重点之外的点评之后,在中国传统面子文化的浸淫中,可能只会说些无关痛痒的话。即使某些人想要认真参与,但是如果没有共同或类似的境遇和旨趣,同伴互助也必定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和重复,甚至会发生因不良经验而产生误导的现象。
教学反思中的迷惑
如果教师的自我反思重在批判,不加选择或计划的反思有时会导致思想的混乱,成为个体沉重的负担。如果缺少对“核心要素”的筛选,教师将陷于注满零杂琐事的泥潭,难以“呼吸”,更不用说促进自身专业上的发展。
广大教师经常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是:究竟反思什么?可以明确的是,其反思的对象肯定不应是纷繁复杂的琐事,而必须是经过筛选的生活“片段”或“事件”。这些事件可能引发了他们的困惑或者愉悦感,经由对“片段”或“事件”背后隐含的问题的反思,进而将反思的结果用于改进未来的实践,从而促进个人的发展。那么,这些关键事件是什么?有什么特征?生成机制是什么?影响因素有哪些?围绕这些问题对关键事件的研究将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教师个人反思学习的“黑匣子”,这有利于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学习,清除教师个人学习和教学反思中的一些障碍,提高其学习的效能,并为他们的专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以关键事件挖掘教师经验
笔者认为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活动中,应该重视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的特征,以关键事件为载体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研究者把关键事件分为课堂纪律困境、学生的社会适应、教学适应和课外关系问题等。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关键事件在初始状态时基本上都是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常见的“小事情”。从表面上看,教师面临的关键事件只是冰山一角,但在其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更深层次的与教师原有认知不协调的问题。因而,在面对日常的事件时,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描述、分析,找出事件的普遍意义,并加以归类,使之成为关键事件。
要充分认识到教师作为成人学习者的特征,尤其是要正确看待成人学习者的经验,不能将他们与儿童学习者等同对待。许多教师专业发展项目没有取得理想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忽视了成人学习的基本原理。其中,成人学习理论对学习特点和规律的探究,有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作为成人学习者的教师的学习特点,更好地促进他们的发展。
在此基础上,专家要以关键事件为载体,引导教师在个体和集体层面上进行反思。一方面,专家可以引导教师对自己成长经验中的关键事件进行深刻反思。通过对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挖掘,引导教师个体进行反思。引导教师在相关理论的指引下对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经验进行反思,从而帮助教师提炼经验,更新理念,提高反思水平,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从而让教师通过学习发生持续的、长久的本质变化。另一方面,对于教师的个体经验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关键事件,可以鼓励大家分享,集体反思。这样既可以对某位教师所经历的特定事件进行检测、评价,以商讨更好的替代方案;也可以是围绕同一主题或相似情境下的关键事件,通过大家的分享、比较、思考、讨论,共同提高对该主题事件的认识和行动能力。
以关键事件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事件引发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关键事件发生的主要场合是在日常教学中。因此,可以通过挖掘师生在日常教学中的关键事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事实上,学生作为教育成效的最终承载者,教师对学生的关注无论如何都不为过。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帮助教师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虽然以学生为中心对教师而言并不是陌生的概念,然而信奉理论和践行理论之间的差异并不鲜见,因此要帮助教师真正树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并将之作为指导其日常教学行为的首要原则,使教师从“拉动学生的纤夫”转变为“生命的牧者”。为此,学校要在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和实际管理过程中充分倡导、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尤其是在对教师的评价中要贯彻这一思想。
其次,可以通过挖掘师生交往过程中的关键事件,提升教师的职业满意度和专业发展水平。虽然教师日常工作中与学生有很多接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了解学生。一方面,通过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提升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研究表明,教学工作中最能打动教师的是学生。对学生的更多关注可以增加教师对职业的情感投入,提升其满意程度。教师的职业满意度越高,越有利于教师反思水平和专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应帮助教师认识自己对学生的巨大影响,增加其责任意识。班杜拉指出,教师的智能和榜样在儿童行为发展中有重要作用,儿童通过观察教师的态度、行为,内化了一些价值观念,间接学习了一些行为习惯。可见,青少年不仅受到教师有目的、有意识的直接教育影响,还受到教师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情感态度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对师生之间的交往以及自己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给予更多的思考。
(作者单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
[高考]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大作业答案 (2022-04-25) |
[家长教育]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 (2019-07-14) |
[教师分享]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伸缩门 (2018-11-07) |
[教师分享] 回家乡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是风味也是人间 (2018-11-07) |
[教师分享] 一句格言的启示 (2018-11-07) |
[教师分享] 无规矩不成方圆 (2018-11-07) |
[教师分享]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二) (2018-11-07) |
[教师分享] 贪玩的小狗 (2018-1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