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曾子故里的靓丽名片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山东嘉祥历代人才辈出,是古圣贤曾子的故里。近年来,嘉祥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科教兴县”战略不动摇,在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同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教育事业一路高歌猛进,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美好教育成果。

  为了更好地了解山东嘉祥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我们对嘉祥教育做了一个简单的扫描。

  ——高中教育更加优质。嘉祥“高中进城”梦想成真,投资2.3亿元的嘉祥一中新校区于2011年8月30日正式启用,结束了农村高中的历史,嘉祥教育人多年的美好夙愿成为现实。《人民网》、《搜狐网》等6家国家级权威网站相继转载报道,把嘉祥高中进城的成功经验推向全国。高中进城,让嘉祥的高中学子从此不再分城区和乡镇,都在嘉祥一中这所“人才摇篮”里共同接受高中教育。目前,嘉祥一中一校两区,实行“一块牌子、一套班子、统一领导、分区管理”,教职工实行定岗定员、优化组合,平均分配师资和学生,教学设施、师资配备、生源划分实现了均衡配置,两校区协调发展,共同提高,成为目前嘉祥高中教育界的姊妹花。开展名师工程,注重教师培训,稳定师资队伍,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改革教师考核评价制度,实行动态的校内等级职务聘任,让优秀教师得到更大的实惠。开展名生工程,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开发特色课程,开展创新教育,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确保高中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高中进城不仅助推了高中教育,还强力拉动了义务教育、学前教育,构建了“高中进城、初中集中、小学提升”的教育工作格局,使全县各级各类教育步入了良性发展、跨越发展、科学发展的快车道。

  ——学前教育更加普及。该县认真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充分发挥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在农村学前教育中承上启下、示范带动、发展导向、实践创新和管理指导的职能,带动农村学前教育快速发展,推动全县学前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幼儿园238处,其中,省级示范园1处、市级一类园40处、通过省级认定乡镇中心园1处,在园幼儿30252人。严格按照“一村(社区)一园”标准做好幼儿园设置定点工作,形成以乡(镇)办中心幼儿园为骨干、村公办幼儿园为主体、个体办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体系,普及程度不断提高。高度重视幼儿教师的选拔,公开招聘幼儿教师充实到幼儿教育工作岗位。坚持“保教并重”的原则,为幼儿提供安全、健康、丰富的活动环境,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认真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11-2013),按照省试点县的项目要求,着眼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基,加快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社区和农村幼儿园建设。在2011年完成6处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40处农村幼儿园建设的基础上,2012年完成所有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94处农村幼儿园建设工程,并确保2013年完成25处农村幼儿园建设任务,积极构建以乡镇(街道)中心幼儿园为核心的农村学前教育管理体制,让嘉祥的孩子享受最优质的早期教育

  ——职业教育更具特色。2011年9月30日,首批109名新疆中职班学生来到嘉祥县职业中专,开始为期3年的学习生活,该校是济宁市唯一一所开办新疆中职班的学校。该校始建于1979年8月,1995年升格为副县级事业单位。2000年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2004年被科技部确认为国家级星火科技人才培养学校,2005年被国家教育部等七部委表彰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2010年被教育部办公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确定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第一批立项建设学校(全国首批共285所)。加强学校管理,提升教育质量,改革招生和教学模式,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重点,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敬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学校设有16个专业,其中机电技术应用为国家首批示范专业。学校按企业的需求培养学生,企业用人到学校招工。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分布在国内17个省、市、自治区的35座城市,以及印度、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巴西等国,就业毕业生每年带回资金上亿元。坚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统筹,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调整优化专业设置,积极服务嘉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

  ——民办教育蓬勃发展。嘉祥县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方针,将民办教育纳入全县教育布局总体规划,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的办学体制,探索委托管理、合作办学、集团化办学等多种办学形式,鼓励民间资本出资捐资兴办教育,形成国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互为补充、共同发展的良好格局。该县民办学校以嘉祥县萌山中学和曾子中英文学校为龙头,形成了以学前教育、小学、初中、高中、职业教育为一体的民办教育体系。嘉祥县萌山中学是由东关居委投资创办的一所民办完全中学。占地245亩,总建筑面积65704平方米,总投资近1.5亿元。学校设一校四部:高中部、初中部、职业中专部、高考补习学校。现有8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000余人,教职工428人,教学设施先进,师资力量雄厚。学校2008年被山东省教育厅命名为“山东省民办教育先进集体”,2009年被山东省民政厅命名为“山东省先进社会组织”,2010年被评为“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完善民办学校自律和社会监督机制,加强对民办学校财务、招生、学籍、教材、教学等方面的管理和指导,做到合理收支、公平招生、规范办学、健康发展。

  ——义务教育更加均衡。积极巩固义务教育普及成果,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资源,切实缩小校际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坚持“城乡统筹、因校制宜、分类指导、提高效益”的原则,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机制,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开创城乡一体、优质均衡、共同发展的新局面。建立局领导班子成员包保、联系乡镇制度,落实“一岗双责”。实施县域内教师、校长交流制度,选派优秀教育干部到薄弱乡镇、学校任职,鼓励优秀教师到边远乡镇、学校长期从教。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对落后乡镇的倾斜力度和薄弱学校的改造力度,率先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县二中、县三中分别设在梁宝寺镇、纸坊镇。三校合并后,县二中、县三中由高中改制为初中,接收驻地乡镇的初中学生,实施义务教育。高中进城也惠及着两个镇的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原初中学校改制为小学,小学改制为幼儿园。在高中进城这一举措的强力拉动下,两个镇的初中、小学、幼儿园在办学园舍、教学资源等方面均实现了跨越发展,在规范化办学水平方面实现了质的飞跃。

  ——校安工程突飞猛进。嘉祥县委、县政府本着对嘉祥子孙后代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县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全面加快教育发展、推进校安工程建设做出了总部署,列为全县十大民生工程之首。扎实推进校安工程五年规划(2009-2013),2009年校安工程排查鉴定表明,全县有57.7万平方米的校舍需要加固改造,规划投资3.7亿元。县委、县政府是校安工程的指挥中枢,为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县政府连续发出通知,以红头文件的方式加以强化和部署,制定了《嘉祥县中小学校安工程实施方案》,确立了总体规划和任务目标。建立了校安工程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凡涉及校安工程重点项目建设、重大活动安排的问题,都由联席会议研究解决。主要领导定期到教育一线进行专门调研,研究改进措施,解决发展难题。并责成财政、物价、教育等部门,联合发文,免除校安工程的一切事业性收费,为校安工程大开绿灯。先后多次召开全县校安工程现场会,与各乡镇党委、政府签订责任状,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形成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各界鼎力相助的良好格局,捐资建校在嘉祥大地蔚然成风。济宁欧隆置业公司董事长陆风英女士投资1300多万元建造的欧隆小学,成为农村小学中的一朵奇葩,截至目前,全县加固校舍33.96万平方米,新建校舍20.5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34186万元。校舍改造取得重大突破,城乡中小学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所所设施一流、环境幽雅的新建校舍已成为嘉祥城乡的标志性建筑。

  ——教师队伍人心思进。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该县采取有效措施,以人为本,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为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关注教师成长,5年来组织300余名中、小学校长参加了校长提高培训、网络技术基础培训,组织1000余名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和部分骨干教师参加了省市级教育教学研讨会、理论学习培训班。发挥名师效应,建立了以特级教师、模范教师、优秀教师和教学能手为主体的“名师”队伍,经常组织观摩团、报告团到乡镇学校开展示范课、观摩课等活动。开展教育活动,大力实施“连心联创”、“干部进千校”、“万名教师访万家”工程,引导广大教师进村帮扶、送教上门,推进了创先争优进程,赢得了家庭、社会对教育工作的关注和支持。广泛开展评先树优活动,组织优师优工、师德标兵、道德模范在教育系统进行巡回宣讲报告,全县上下形成了依法治教、文明执教、廉洁从教的新局面。

  ——教学质量稳中求进。坚持特色学校和名优学校发展战略,以“规范、创新、提升”为主题,以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为目的,不断优化学校管理。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协调有关部门,狠抓了学校安全管理、校车集中整治及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治理;联合县公安局交警队举办“交通安全伴我行”演讲比赛310场次;邀请学校法制副校长举办安全知识讲座360余场次;联合县法院举办“法制在我身边”法制报告会20余场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加大教改力度,开展全县中小学优质课、教学基本功、教学能手评选活动,近年来累计有900余名中小学教师参与评选,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坚持向科研要动力,完善保障机制,创新科研思路,近年来立项县、市、省、国家级课题660余个,评出创新教育实验优质课320余节。结合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因学定教实践模式的实验与研究》成果,全面推广创新教学模式,提高了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同时,引进教科研名人,聘请山师大、省教科所有关专家做专题讲座,培训教师500余名。高中教学质量连年攀升,高考成绩连续19年位居济宁市第一名,其中2012年高考文理本科一榜上线1822人,稳居全市榜首,教育工作已成为嘉祥一张靓丽的名片。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