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夜校让我走出大山”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通讯员 张新鹏 本报记者 蒋夫尔

  “如果不是在牧民夜校学习,我还没有机会走出大山!”来自新疆的塔吉克族姑娘阿瓦古丽用一口流利的汉语对记者说。24岁的阿瓦古丽来自塔什库尔干县达布达尔乡,在天津一家纺织厂工作。

  塔什库尔干地处帕米尔高原,交通通讯不便,经济模式单一,农牧民生活始终在低水平徘徊。为了加快农牧民群众增收步伐,该县广开劳务就业渠道,鼓励有志青年大胆务工。然而当地的农牧民群众早已习惯了数百年来的生活方式,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和缺少文化知识的担忧,使他们拒绝走出大山。看着群众过着穷日子,驻地的边防官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改变群众的传统观念,官兵们三天两头登门,努力讲解外出务工的好处。年轻的阿瓦古丽动心了,她走进当地的牧民夜校,学会了一两门手艺。2008年6月,喀什地区组织该县待业青年赴天津务工,阿瓦古丽因懂得刺绣和纺织技术并能双语交流,被优先录取。怀揣着官兵们捐赠的1000元钱,阿瓦古丽踏上了东去的列车。

  来到天津后,阿瓦古丽的技术水平突飞猛进。由于爱动脑、肯钻研,如今她每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还被提拔为主管。这两年,阿瓦古丽每年能给家里寄回5000元,这比全家五口人一年的种地收入还要多。如今,她的家已经有了可喜的变化:家里拆掉了原先由石头垒成的破败不堪的屋子,盖起了新房;以前家里连自行车都买不起,现在却有了农用拖拉机。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