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教师书房的那些书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2012年12月24日 2012年3月26日 2012年9月3日 2012年7月9日 2012年6月11日 2012年3月19日

  从随性阅读到自主阅读,再到知性阅读。说到底,就是把教育的“普遍真理”与各位老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不管你是站着读还是坐着读抑或是走着读,书和书单就在那里,只要你寻找到属于自己的根本书籍,只要你自己感觉读得有趣,读得有长进,读得丰满,就可以。

  ■本报记者 郭铭 

  阅读是修养,是修炼,也是休息。阅读对教师这个行当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和价值,教师的传承、解惑、激发、唤醒、引导等“功用”,更需要教师从阅读中借鉴、汲取、对比、杂糅。回首2012这一年,教师书房期望更好地为教师服务,借助书中的那些大师、精英,为教师引导成长之路,帮助教师厘清一些理念、观点、思想,也想在教师紧张工作之余,给教师提供休憩的空间。

  教育理念、观点是实施教育的思想前提,有了正确的理念才能够产生正确的行动,才能制定出正确的原则、方法,使教师的工作更有价值,这些理念是值得我们深思和采用的。

   公平的教育 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

  公平的教育是人们改变命运的桥梁、提升境界的阶梯,是社会文明、科技进步的主要渠道。近年来,教育公平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也就成为了一种必然。对于我国教育公平存在的问题、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和方法、教育政策的抉择等等,许多人士都曾进行过不同角度的探访。而在探索教育公平的前行过程中,借鉴预测、分析拿来、融会中西、完整均衡,比较教育研究成为弥补中国教育自身不足、吸取先进经验与有效方法的必然途径之一。《传统与变革的抉择:细读法国教育》成为教育公平前行路上眺望域外教育的一部优秀之作。该书解析法国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最终旨归,牢牢指向当下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焦点——教育公平、教育均衡与教育质量。引入多维度、深层次的思考,期待更加合理、趋于完善的答案,展示域外教育兴利除弊的过程,以利于我们在探索中少走弯路,避免浪费,保持政策的相对稳定和持久。引燃中法教育的灵感之火,使之与当下的教育公平驱动,在合理的价值取向下融为一体。

  中国教育公平之路既要借鉴国外的一些有价值的做法,也应考虑中国自身的特点。从基础教育的宏观来说,国家已经以及将要采取的在政策、资金上向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倾斜的做法会对教育公平进展产生历史性的推动作用。而对城市来说,教育公平的进展更在强烈地考验和检验政府的智慧和能力。普遍存在于城市里的以升学率为主线,将学校分为重点与非重点的做法,应该被送进落满尘埃的历史的仓库中了。在中国经济实力大大提升的现实面前,下大力气、大幅度倾斜政策,改变城市学校之间、城乡学校之间的不平衡,是应该而且可能的,这也是广大人民翘首以盼的。对很多落后的学校来说,硬件配备还比较容易做到,然而更重要的是软实力——师资、管理也得跟上。

  至于大学教育公平的建设,我们不能不考虑人民对招生公平的期待,也应尊重大学在自主招生的背景下,既要有对不发达、欠发达地区进行扶持和照顾的责任,又要有自主办学、不断提升自身办学质量及影响力的权利。中国毕竟还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众多的人口在优质教育资源面前,常有泰山覆盖盆景之忧。关于怎样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这块蛋糕,《传统与变革的抉择:细读法国教育》一书的作者借用蔡元培先生兼收并蓄中西文化的做法,消化而非同化、择善而用、适我而用,用科学方法创造新意——用“十八大”的热词来说,改革才是出路。

  造成教育不公平的另一种现象是应试教育造成了学校教育的不公平。

  应试教育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学生被按分数分班。如今,不管是所谓的世界名校,还是一般的学校,大都被应试教育的理念所桎梏,把按成绩分班作为改善学校办学质量——提高分数、提高升学率的法宝。《好老师转化后进生的36记》一书记述了作者与“后进生”们相处的日子。这整整一个班都是按照分数被判定的后进生,尽管他们也可能有其他问题,作者也深刻思考了这种不公平甚至是歧视性的区分行为。这一行为对学生的伤害是实在的,在学生中和社会上导致歧视性观念也是实在的。这种贯穿于整个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歧视深深地打上了应试教育的印记,在中国固有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传统理念推动下,汹涌澎湃的功利性的狂潮在今天的社会中似乎达到了顶点。“因材施教”蜕变为追逐分数的手段,“有教无类”更成了遥远的回响。教育固然是改变人的命运前途的重要手段,但它绝不是唯一和极端的手段,在扭曲的观念引导下,分数成为教育和社会畸形的追求,分数竟成了摧残人性的帮凶,不管是对那些“后进生”,还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伤害都是令人痛心的。

  作者所在学校已经改变了这样的做法,我们期望所有学校都能一视同仁地给学生以真正平等、友爱的教育,革除这一错误的做法——甚至应该用政策和法律的方式,把以分数论高低而分班分校的做法,坚决地清除出去。

  素质与应试 素质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

  素质教育是个延续千年的话题,从孔老夫子开始就有涉及,从“六艺”到“德智体美劳”,在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要求,今天则谈论得更多。综合人们的谈论,可以框定素质就是人的情感、能力、智力的总合。可是今天人们偏偏将素质“浓缩”为智力、学习成绩,将教育压缩为“升学率”——这也是一种对素质的追求,只不过显得非常偏狭。升学率绝不是单凭智力就可以实现的,学习成绩绝不是靠脑袋聪明、一天写25个小时的作业就能够实现的。素质教育不能离开考试,会应试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部分,而不是教育的全部或者主体。因为,学习态度、动机、目标、理想、兴趣、韧性、意志力、宽容、合作等因素,比智商更能促进学习。所以说,“素质教育更能提高升学率”。

  很多学校就从素质培养着手去抓学校教育

  位于九省通衢武汉太子湖畔的武汉实验外国语学校小学部是众多家长心仪的学校,每年招生时节,来自武汉三镇甚至武汉之外的鄂州、黄石、荆州、恩施等地的家长和学生都会浩浩荡荡地拥向太子湖畔这座童话般的城堡。然而,这里的招生是平静的。每年招生没有权力和关系作祟,那是因为“外小”有一个让人信服的新生入学测评体系。

  武汉外小要考学生什么?是要考察孩子的团队协作精神,考察孩子们应对危机、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在启发孩子们,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在成就自己。

  那种单纯考查文化知识水平的做法,被“武汉外小”抛弃了。在情商和智商上,他们更重情商;在能力和智力上,他们更重能力。他们更看重孩子未来情商和道德的发展。这对今天相当多的学校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来说是批判,是警醒。注重孩子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的培养、良好情感的形成以及学校和孩子良好的情感沟通,是一所真正的学校所应该具备的教育理念和行为方式。这就是萧斌臣等著的《教育唯真——黄敏与武汉外小的真教育》一书给出的答案。

  事实上,素质教育和应试并不矛盾,应试只是素质教育中的一种能力而已,素质教育完善了,应试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这是教育观念转变后的结果。转变了观念,就会产生相应的方法、策略、措施。

  最主要的方法、措施就是必须把握儿童的成长特征和教育规律。

  《幼教指南——五位世界教育大师的幼儿教育观》一书不仅强调教育环境对儿童成长和学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强调儿童成长的规律性。

  埃里克森将人的整个一生分为八个发展阶段,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包含了一个必须达成的任务,每一个阶段任务完成的质量都将会影响到下一个阶段的发展。皮亚杰则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需要经历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形式运算等四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孩子的成长都有不同的特征。

  现代教育应该讲求科学性。科学性最主要的内涵就是尊重儿童成长的规律,尊重儿童作为一个“人”的客观存在——种庄稼还要顺势顺时而为,更不要说人的成长比庄稼生长更加复杂。

  在尊重儿童、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学校、教师、家长的职责应该是发现、引导、唤醒,而不是灌输、管制,更不能用分数来打压,那不仅不人道,简直就是在虐待儿童,摧残成长。

  陶行知(《陶行知选集》三卷本)这位中国最著名的现代教育家最早在中国提倡“创造教育”,“行动是教育的开始,创造是教育的完成”,这些都是陶行知教育观念的深刻说明。针对我们今日教育被困于升学率而不能自拔、以升学率扼杀儿童创造力的弊病,陶行知提出解放儿童(“六大解放”)的主张,即“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学校教育的眼睛不能只盯着课本,课本不能只盯着知识,知识不能只盯着考试。儿童的成长是丰富多彩的,儿童的生活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它们变得简单划一,那是多么大的悲哀呀!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