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育:家校能否商量着来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学校可以开放,教育可以商量

  学校应该学会“打开自己”,主动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趋势,确立自己作为“社区一员”的地位和影响,让学校教育更开放、更包容,更有说服力。

  作为本次活动的“后台策划”,深圳市教育局对这次系列活动提出了“提升教育服务质量,提升教育服务公众满意度”的目标。从深圳教育近年发展来看,这样的活动并非偶然。

  记者了解到,深圳南山区、宝安区在推行社区教育购买服务、建设社区教育三级网络、优化社区教育课程资源等方面成效显著,2010年成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福田区、罗湖区等区统筹建设“区—街道—社区”三级家长学校、优化整合学校与社区教育资源。此外,全市还组建了家长网校,在深圳教育网推出中小学网络课堂和电视教育点播平台,实现万节优质课免费点播,点击量达140余万次。

  此次“理想学校”系列活动的策划,更是激发了深圳社会各界参与讨论教育问题的热情。参加此次进校园活动的深圳家长以及参与讨论的市民、网友都表达了对教育的期待。这些声音,其实是一个个具体的心愿,也是与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理性探讨——

  深圳家长彭女士提出,在孩子就读的小学,女老师占半壁江山,一二年级的教师,除了体育老师是男性,其余清一色“娘子军”。“小学阶段是孩子性格形成的一个较为关键的时期,应该多增加一些男性老师,别让男孩子太女性化了”。

  “为什么城市‘小眼镜’多于农村孩子?为什么统计调查孩子体质越来越差?这些都需要认真反思,教育不能因噎废食。”周先生认为,学校应该增加体育活动,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有些老师现在好像怕承担责任,只会“圈养”学生。经常听孩子说,老师不让他们课间十分钟到操场上去玩,怕发生事故,叫他们在位置上休息。

  网友王先生建议,“学校能否改变早上8点15分上学,晚上4点10分就放学的安排?对上学和放学的时间做适当调整,不要把孩子推向校外的托管班,这样也就相应减少了孩子与校外小店的垃圾食品、抽奖活动以及网吧的接触。”

  ……

  在“深圳论坛”上,此次活动的话题有3万多次点击量。参加活动的家长后来陆续把活动经历和感悟发到论坛,也引发许多网友评论。

  “这是一次打造和谐教育环境的有益尝试。”深圳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家长和网友的意见对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深化学校和家庭、社区关系,改善区域教育生态很有启发。目前,深圳正在研究制定《实施“全民素质提升计划”工作方案》,把推动家校合作、发展社区教育等列为重要内容。

  根据这项方案,深圳今后将把家长委员会建设作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突破口,发挥家委会民主监督、参与教育教学、实施家长教育等作用;将采取建立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社区教育机构,建立学分银行、试行教育培训券等多项措施,让市民拥有多元、便捷的学习渠道;学前教育实施“早期教育指导计划”,通过组织讲座、主题沙龙活动,设立在线专题网站等方式指导家长树立正确育儿观念。

  “当下学校更多的是‘国家的学校’,而非‘社区的学校’,或者说‘在社区’,但并非‘属于社区’,这样的状态很容易导致学校要么是社区中的一座‘孤岛’,要么是单向的被利用。但是,随着社会的日益开放,家长和社区中的其他组织及人士在知识传递、教育影响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是现代学校不容忽视的合作伙伴。”正在进行学校与社区关系研究的北师大教育学部副教授朱志勇建议,学校校长及其管理团队以及教师是否具有“大教育”的理念与格局,将会影响到学校与社区关系的构建。

  学校应该学会“打开自己”,主动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趋势,在承担国家所赋予的教育使命同时,也确立学校作为“社区一员”的地位和影响,让学校教育更开放、更包容,更有说服力。

  家长心中理想的教育

  我眼中的学校是不要只有“功利”,而没有“功德”。如今的学校,大门两边挂满了牌匾,初看相当震撼。有时静下来一想,学校一学期迎接好几个评估,还有精力抓教育吗?这样的学校虽然有绿色学校、健康学校、安全文明校园、教学模式改革学校等荣誉加身,但有多少荣誉就有多少座大山:有评比就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做材料、补材料,就要全体动员、一致行动创造氛围。正常的教学活动有可能中断,慢工出细活的教育就会被加快,教育的效率就会受影响。——网友“zx393”

  记得儿时我就读的小学位于乡村,校园没有围墙,无边无际。可以说大自然就是校园,我在那里度过了难忘的童年。而如今校园被圈了起来,当然圈起来自有其好处,但物质不能都被钢筋混凝土所替代,得让校园保持大自然的原生态,绿树成荫,四季有其特色,留住它往日的活力,它自身的教育功能将大大发挥作用。——网友“33爱你一万年”

  一个理想小学,它的教学宗旨必须是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以孩子的健康成长为目标。它要拥有稳定的教学团队、经验丰富的老师、成熟的教学体系、与时俱进的的教学方法。理想小学的学生不仅是家长的孩子,也是老师的孩子;理想小学的老师应该是家长的朋友、孩子的朋友。这里的老师可以接受、包容每一个孩子,不管孩子落后与否,都要认真地帮助他们,绝不让任何一个孩子掉队。——网友“伟彬”

  (以上观点来自“深圳论坛”)

  观点

学校开放重构其公共机构功能

  ■曾晓东

  学校,特别是名校的居高临下,想必许多家长曾经明显地感觉到:作为家长,经常被通知去开会或者接回犯错的孩子,被要求检查孩子作业,被要求签字确认因孩子“顽劣”而放弃对学校的要求,甚至被要求鉴定孩子的智商,以避免自己孩子的成绩拖学校统测成绩的“后腿”……

  而深圳请家长走进学校的做法,将学校置于家长的“审视”之下,学校从居高临下的地位走下来,改变了交流的方向,开始与家长平等交流,而不是工具性地看待家长,认为家长的角色只是配合教师和学校的工作。放下身段,体现了学校把自己看作公共机构的组成部分,把家长看作学校可以依靠的、独一无二的教育资源,把家长同样作为教育的基本服务对象。

  由于教育研究的专业背景,我多年在学校担任特聘专家,站在教师的角度,我也清楚地知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辛苦。一个班有40多个孩子,学校的学习和活动按点、按时进行,一不小心就跟不上学校的时间表,一个家长一个月打个电话,那就意味着每天都有家长的电话打来。有些家长还往往有“不合理”的要求,老希望老师对自己的孩子网开一面,这也是造成老师排斥家长的原因之一。而深圳育才四小的尝试使我们认识到,沟通、交流的能力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学校不仅要培训教师的沟通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作为教师的工作内容之一,用制度固定下来。

  作为教育学者,学校开放这件“小事”透露的绝不仅仅是家校合作共赢,它的意义在于公共机构的功能重构,学校是否能够倾听学生和家长的声音,其办学思想是服务公众还是体现专业权威性。发达国家在上世纪80年代,普遍经历了学校开放的过程,“parents’voice be heard”(倾听家长的声音)曾经是社会要求学校放下专业权威主义的口号,从这个意义上说,家校合作是学校专业权威主义不断向公共服务精神转变的必然。

  我国的教育机构也处于转型的过程中。经过30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成功地为每个孩子提供了义务教育的机会,实现了“办大教育”的创举。然而,机会满足后的教育机构功能塑造是一个更加艰巨的任务。孩子们在学校里,不仅要学知识,还要基本完成社会化的过程,通俗地说就是既要“成才”,又要“成人”。“成才”和“成人”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完全没有矛盾,当有矛盾的时候,哪个更重要?长期以来,教育者心中“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的理念非常强烈,缺乏与义务教育相适应的公共精神,在许多时候,当我们教育者将“成才”的重要性超越“成人”时,就会要求家长和学生按照教师的规范去做,用统一的标准去“裁剪”多样化的学生。而精英主义的人才观就应该相应进行调整,要从“争优”,变成“保底+促优”,即达到最低标准,都是合格的学生,开设多样化的通道,开发学生的潜力。家校合作,走出了第一步。

  深圳育才四小的开放,让我们看到了学校公共服务精神建立的希望。不过,虽然深圳教育局在助推学校开放方面做出了尝试,但是,如果育才四小是主动开放,而不是在教育局的推动下开放,其改革意义就更加深远。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