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女教师 带着病孩去上课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王春洁在给学生们上课。 ▲上课时,王春洁把儿子绑在轮椅上,和同学们一起听课。 冬季家中没有取暖设施,王春洁烤着火盆备课。 每天的康复训练,是一家人希望奇迹会出现的唯一办法。 ▲有时丈夫工作忙,王春洁只能一个人抱着儿子出门。 ▲王春洁骑摩托车带着儿子去上课。

  ■姜涛 刘城 杨大伟 摄影报道

  午,在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凉水河乡中学七年级组办公室里,摆放着一把轮椅,一个文弱的大男孩半躺在上面,安静地睡着,嘴角还带着微笑。

  在他身旁,该校青年教师王春洁正在备课,她不时抬起头看看男孩。

  轮椅上的男孩叫刘嘉航,今年13岁,是王春洁的儿子。出生时就被诊断患有重度脑瘫,几乎一刻也不能离开人的照顾。王春洁的丈夫在乡卫生院上班,每天工作十分繁忙,而公公、婆婆年纪已经大了,所以,王春洁几乎每天将孩子带在身边,一边上课,一边照看孩子。

  每天凌晨5点,王春洁就要起床,简单地梳洗过后,淘米、洗菜、抱柴、生火……用半个小时将早饭准备停当。把饭菜放在锅里热着,王春洁又回到屋里,“航航,快起床,咱要去上学了,不然妈妈上课要迟到了。”一边说着,一边将睡梦中的儿子扶起来。

  每天清晨为孩子穿衣服,是王春洁的一大难题。因为刘嘉航的身子不能自控,给他穿衣裤就要用去40多分钟。

  对于刘嘉航来说,吃饭并不比穿衣服轻松。一顿饭,足足吃了半个小时,而王春洁自己只是简单地往嘴里塞了两口,便准备出门了。

  王春洁骑上摩托车,丈夫将儿子抱上后座,用一条长长的围巾将母子俩紧紧地绑在一起。

  “妈妈,我怕,”每当摩托车在道路上颠簸时,刘嘉航都会挣扎,由于身体没有平衡感,他始终带有恐惧。

  “没事,妈妈慢慢骑,不会摔到航航的。”其实,在这条距学校8公里的路上,母子俩究竟摔过多少次,连王春洁都记不清了,只有刘嘉航那两颗被摔碎的门牙,记录着摔倒时的不幸和痛苦。

  8点20分,上课的铃声准时响起,王春洁推着轮椅,走进了七年级3班的教室,在教室的一个角落有刘嘉航的“固定”座位。

  自1996年大学毕业来到学校后,王春洁便一直担当毕业班的英语课,作为学校中的骨干教师,她的教学成绩十分突出。直到上个学期末,她带的毕业班英语中考成绩依然在全县名列前茅,她也获得该县“优秀教师”称号。

  近期,学校领导考虑到王春洁的家庭情况,安排她教七年级的地理和综合实践课,虽然是“特殊照顾”,但每周依然要上16节课。

  王春洁讲起课来生动、幽默,又不乏激情,还不时地与学生们互动。“王老师非常有耐心,从不批评我们,"宋旭同学说,"回答不上问题时,她总是用微笑来鼓励我们。”

  “以前,王老师是班主任,和班里同学的关系处得很好,”一位老师说。

  由于王春洁的投入,上课时往往忽略了坐在角落里的刘嘉航。“走上讲台,我就是这几十个孩子的老师,我不能因为自己的孩子,而耽误了全班学生的学习。”王春洁说。

  在上课与下课铃声的变换之间,王春洁的角色也在教师与母亲之间不断转换。

  晚饭后,王春洁拿出几样康复器械,帮着儿子做康复训练。最艰难的是行走训练,她在前面扶着刘嘉航,一点一点往前挪行。“累,好累啊。”每走几步,刘嘉航都会趴到妈妈的身上,大口地喘着粗气。每到此时,王春洁都会给他打气,“航航最大的愿望是什么啊?”“自己走路,赚钱,给妈妈买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刘嘉航认真地说。

  每当听到儿子懂事的话,王春洁的眼中总会落下酸楚的泪水。

  当孩子休息后,王春洁才能坐在书桌前批改作业,准备第二天上课的教案。

  13年来,王春洁夫妇从没有放弃过让孩子康复的希望。为了治好病,从孩子出生5个月起,他们利用假期,抱着儿子到各地的大医院诊治,但收效甚微。

  “我家原来是村里最富裕的家庭之一,可现在却欠下了十几万的债务,”王春洁说,她并不后悔,“路还要继续走下去,明天的生活一定会更美好。”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