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骏马绘画的旗帜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刘勃舒 双骏图 刘勃舒 饮马图 刘勃舒

  ■张乐毅 李新平 

  作为一个重要的绘画题材,鞍马画自古就在中国画坛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在近现代,马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进取精神更为中华民族所崇尚,鞍马绘画这一题材也尤显重要。徐悲鸿先生将西方写实手法同中国传统写意手法巧妙结合,开辟出大写意笔法画马的新路径,对中外画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徐悲鸿任职中央美院期间,不仅创立了鞍马绘画专业,还不断发掘和培养新人,他破格录取才华横溢的刘勃舒并收其为关门弟子,视其为最得意的门生和画马事业的优秀传承人。刘勃舒先生不负大师所愿,将传承画马事业作为自己的责任。他一生悉心研究中国的鞍马绘画,苦苦探索画马途径,在笔墨技法、构图造型和艺术境界等多方面都有所突破,创立了写意画马的崭新样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勃舒马”。

  用笔独特,以书入线,以线造型

  中国绘画自古就讲究用笔,讲究一笔画,而用线造型正是“勃舒马”最突出的特点。一是他擅用长锋兼毫,画马时用墨适当,从马之骨骼处入笔,顺结构顿挫而行。以画骨为主,概括其整体,骨骼转折结构处用细密之线补之,同时顺笔皴擦,直至笔中之墨色全部用尽方收笔。此用笔之法,画山水者有之,而画马者唯刘勃舒也。用此法画出的马,浓淡干湿皴擦捻转之笔韵浑然天成,表现马之骨骼筋腱凹凸、刚柔质感丰满,耐品耐赏,难度极高。二是以书入线,骨法用笔。自古书画本同源,刘先生笔下的线讲究书法用笔。如果说徐悲鸿的笔墨可与行书相比的话,那么刘勃舒的笔墨则更多地掺入草书用笔。当然,相对于用墨画马,用线造型往往更难,而刘先生画中的线条不仅安排得当、恰到好处且具有韵律感。他那独到的富有节奏感的线条和情感性的墨色语言在现代画马大家当中一枝独秀、独领风骚。品赏1982年刘先生赠山东大学张乐毅教授的《双骏图》一画,两匹骏马以独特的构图方式出现在观者视线中,前面一匹马的角度从侧后面表现,被横置于画面中央,马的后腿和臀部置于画面前景部分,着重表现马的臀肩腹的体积结构及变化。同时注重用淡墨表现马腹的柔软部位,着重后半部的刻画。而在笔墨形式上,他着力突出了书法用笔和大写意手法,将草书用笔之法运用于画马之中,只用少量的晕染和皴擦来表现马的体积,更多采用线来塑造。这些粗细不一、灵活多变的线,一方面生动地塑造了马的体积和形态,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画的灵性和气韵。

  中国画十分讲究笔墨,讲究浓淡干湿、墨分五色。刘先生深知中国画巧在对墨的运用和把握,仅靠用线画马,画家不仅要对马的形体、骨骼结构有精准的把握,更需要具有巧妙用墨的高难度技法。他知难而进,在着重以骨写形、以书笔入画中努力探索墨的妙用。

  惜墨如金,墨线互补,灵动厚重

  刘先生曾教育学生,绘画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要勤动脑、善悟道,线面结合,要讲究技巧,每一笔都要经过深思熟虑,要做到恰到好处。他画马多线面结合,线有力度,力透纸背,用墨也独特讲究。他根据马的结构,掌控线墨之摆布,在马的腹背处常施以大块浓墨以显其厚重。经过多年研习和经验总结,他形成了一套独有的墨法技巧,例如每蘸一次墨,趁墨气最浓时,常画出马的轮廓主体部分,待墨气稍淡转而进行涂抹填充,根据笔尖墨的浓淡程度来决定对马的不同部位的塑造,直至墨气全无,再蘸墨开始新一轮的刻画。虽然刘先生惜墨如金,但已将墨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使黑、白、干、湿、浓、淡在整个画面中相得益彰,使其笔下的骏马显得潇洒灵动。通过这一短暂的蘸墨书写过程,我们还可以发现他那丰富的笔法墨法技巧,由墨气最重时的挥写到稍淡时的涂抹、渲染,直至墨气几将用尽时的皴擦、拖拽等,丰富的笔墨技巧使得画面语言、内容更加丰富多彩。由此可见,“笔墨”在刘先生笔下显然已不单单是状物传情达意的艺术技巧,更是作者抒发情怀的表现手法,笔墨在此获得了一种独立于绘画形象之外的审美价值。笔墨作为一种语言系统,在他的绘画当中得到了完美的表现,实现了主观表现和客观再现、造型和韵趣的完美统一。

  构图打破惯性,取势求新,外形求整

  自古中国绘画讲究构图、章法布局,即谢赫“六法”里的“经营位置”。纵观刘先生的马画作品,除了善于用笔、墨、线之外,别具一格的构图方式也是其异于古今画马名家的一大特点。刘勃舒以喜画群马著称,他画群马构图取势新颖,横幅多用排列,竖幅多用叠加。他竖幅之作在构图上创造了自下而上叠加累积的经营章法,将所画之马由下而上层层叠加排列,以求整体连贯之势,不求单马之变。他善用散点透视法,不求马的大小之变化,而讲究势的统一与外形整体,让变化在马与马之间的点线面中体现出来。这些打破常规的构图方式,打破了人们视觉的习惯性经验,引导人们以一种崭新的方式去观赏作品,给人带来一种不同的视觉冲击力。在横幅作品中刘先生喜欢将马安排在同一水平线上,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依次排列画出,讲求整体之势,讲究画面中马与马之间的和谐统一。无论巨幅之作还是玲珑小品,此种构图皆可运用。刘先生有一幅扇面小品,画了十五匹奔腾向前的正面骏马,乍看一字排开,浩浩荡荡,细观则见其用浓淡干湿之巧妙手法将马分成三组,浓淡变化中既营造出了统一的气势,又显现出疏密有致的变化。这种构图造势之法古今极其少见,令人耳目一新。其代表作《奔腾急》等都能深蕴其法其意。

  古来写意画马者,多从表现马的正侧面入手,而刘先生的马则多从后侧面描绘,将马的臀部和后腿置于画面的前景和焦点位置,为笔墨的表现提供了新的空间。

  实现意象造型与写意精神的升华

  写意精神是中华民族绘画艺术的基本特性,其审美性就是流畅的书写性,其造型上的意象性和对写意精神的追求,是中华民族艺术的审美范式,也是我们民族生命精神的延续。刘先生在经历了多年的探索和笔墨锤炼后,近年来已开始将中国画的意象造型和写意精神相融合,一步步实现着意象造型和写意精神的升华。

  赏析刘先生的近年新作,可见其在意境上主要体现出了两个方面:一是个人的艺术追求,二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从意向造型上来看,刘勃舒先生近年的作品使马的形象在变形的基础上,对画面的构图安排、形象动态、线条组织运用、墨色配置变化等方面更注重承接连贯和势的动向转折,因而使得画面显得更加蓬勃灵动、生机盎然且富有节奏韵味。赏其《饮马图》,画作中一排黑白相间的马,做整齐划一的饮水状,以这种形式和构图来表现群马的作品,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古人创作群马,多以前后错落或墨的浓淡、马的黑白来加以区分。而刘先生的这张群马图,却几乎将多匹马安排在同一水平线上,其动势整齐划一,形态大同小异。在笔墨上形成一种韵律和节奏感。从画面上可以看出,此时刘先生更加注重画面的整体韵律感和气势。

  禅家有言:初看山,山即是山;后看山,山并非山;如今看山,山仍是山。纵观刘勃舒画马,也同样经历了青年、中年和晚年三个阶段的探索与创新:青年时代着重对传统的积累和挖掘,尽肖马之形;中年舍形而取意,自成一家;晚年以意还形,随心所欲,从本质观其象,实现了意象造型与写意精神的升华,开创了一位艺术家真正走向成功的艺术人生之路。

  坚守是一种人格和文化精神,自在是一种艺术人生的境界。如果说徐悲鸿在中国近代鞍马绘画上有着不可逾越的地位,而到了当代,画马大家刘勃舒不仅继承前人画马的精髓,更重要的是又向新的领域迈进了一大步,他是中国当代鞍马画界的一面旗帜。与此同时,他还同其师一样以发现和培养画坛的千里马为己任,为推动中国鞍马绘画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张乐毅:山东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李新平:美术评论家)

  刘勃舒 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国家画院名誉院长、顾问、研究员。曾任中央美院副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全国政协委员等职。作为徐悲鸿的关门弟子,刘勃舒先生深得大师真传。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到对绘画艺术的追求中,在画马方面传承大师精神,以马定志,以马写心,赋马以人格,使徐悲鸿开创的鞍马绘画发扬光大,并形成了出于悲鸿而不囿于悲鸿的艺术风格,形成了独具风格魅力的“勃舒马”。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