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关系三境界

首页 > 教育新闻 > 教育杂谈/1970-01-01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成就学生的人生,才是经营校友关系的长久之道。

  ■南桥

  1月27日,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表示,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再次向该校捐款3.5亿美元,这使得他在过去40多年间对母校的捐款总额达到约11亿美元,成为美国向单一大学捐款超过10亿美元的第一人。

  布隆伯格称,霍普金斯大学改变了他的人生。这句话让我联想到2010年时,中国毕业生张磊也曾向耶鲁大学捐款888万8888美元。张磊坦言,自己的人生受到了耶鲁的极大影响,故而此捐款可谓投桃报李。

  不仅是以上两所学校,美国的许多高校,学生毕业后都愿意支持母校。倚重校友捐赠的私立学校,在校友关系上做得尤其周到。不过这关系的维护,不是看形式,而是看是否真的有心。我想,经营校友关系有三个境界: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校不可能等到要钱的时候,才去跟校友说“我爱你”。平日,我们定期都能收到母校自己所在院系以各种方式发来的联系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我们知道了母校发生的新鲜事,如学生参加的会议、发的文章、球队的胜负、谁谁谁生了孩子、做了祖母,等等。美国一些高校为了维持校友关系可谓不惜代价。几年前,我去阿肯色州一所高校开会。由于会上可能会有校友“出没”,我们学校两个负责校友关系的领导也专程赶去,举办校友招待会。招待会不过40分钟,大家不过是喝点咖啡、吃几块蛋糕,拉拉家常,来的人也不多。但两位领导为此开了六七个小时车赶过来,又连夜开车回去。会上两人只字不提钱的事,不过是向校友介绍学校近况,请大家回去看看。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学生离校,或是员工离职,要带着一种视其为未来校友的观念来处理问题。我进雪城大学的时候,读的是博士,拿学校最高的奖学金。奖学金为期三年,三年之后,系里资金不足,我又添了个孩子,负担加重,只好转成兼职。再后来工作繁忙,决定退学,系里一如既往给予支持,系主任甚至写信说“很荣幸与你共事”。这虽然是客气话,但是听得人很感动。我不是做校友管理工作的,但反观自己在国内大学离职时处处受限的经历,很深切地感受到大学是如何轰走校友的。一些学校不擅经营校友,反而擅长制造校敌。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校友管理,严格地说,是从学生进校的时候开始的。对学生人生的“投资”,应该“放长线,钓大鱼”。成就学生的人生,才是经营校友关系的长久之道。好的学校应该“宁可错爱一万,不可漏过一个”。据我观察,以前有些高校帮权贵和富豪拿学位、发文凭,将其硬生生变成校友。真希望高校能将眼光放长远一点,让校友捐款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书育人。或许不是每一个学生最后都能成为成功人士,但是只要大家带着学校给予的理念,去改良社会、改造自己的人生,就是一种成功。

  建设校友网络,在操作上是很好学的,可操作只是皮毛。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多,很多学校也都学到了国外经营校友关系的办法。然而,离开了关系的长久经营,离开了对学生真正的关怀,就是把哈佛校友会照搬过来,恐怕都白费功夫。 (作者系旅美教育工作者)

  • 最新内容
  • 相关内容
  • 网友推荐
  • 图文推荐